[心得] 五年七战 裸考760 终于解脱

楼主: cattac14 (Just.)   2017-07-15 17:53:56
考试成绩
一战 600 Q50 V22 2012/10 AWA4.5 IR7
二战 680 Q50 V31 2012/11 AWA5.5 IR6
三战 670 Q50 V30 2012/12 AWA4.5 IR6
四战 680 Q49 V34 2017/03 AWA5.0 IR6
五战 710 Q50/V35 2017/05 AWA5.5 IR6
六战 720 Q50/V36 2017/06 AWA6.0 IR8
七战 760 Q50/V42 2017/07 AWA6.0 IR5
求学背景: 政治大学商学院
准备时间 :2012/9-2012/12; 2017/2-2017/7
准备教材 :OG、PP、GWD、曼哈顿模考;
2012的A2培训班、2017精修班/专班(Dustin, KH, Kory ), JJ班
仔细一算,跟这个考试居然纠葛了五年才能跟他说掰掰。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状况,
2012年的时候,趁著当兵入伍前曾经奋斗过三个月。
无奈当时唸书的方法不对,虽然是全职考生,
但都是以题海战术在应付考试,最后也没能如愿在入伍前得到满意的结果,
以680左右的成绩含恨暂别GMAT。
直到今年过年时,算算时间是该动作了,于是重新开始唸书。
这次我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跟五年前不同,
因为觉得做一件事就要下定决心尽力做到完美,
所以一开始的目标就是750 up或考满五次(一年内最多只能考五次)争取最高分。
这次准备我一开始使用的教材是我五年前上A2培训班留下的讲义和笔记,
备了两个月后,在三月底重考了第一次。
老实说,考前我就知道自己的实力比五年前好,
平常做题目的正确率比以前稳定许多,想说第一次应该可以直上七百先让自己安心。
结果考试当下脑袋一片空白,发现题目怎么都看不出考点是什么(尤其是SC),
阅读虽然全部碰到JJ但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只想直接靠印象去选答案,
数学也是满多题不确定(五题以上)。
最后成绩出来,Q49 V34,
虽然V的分数跟自己考前估的程度没差太多,但考试当下的把握度是很差的。
这次也毁在了Q的手上,若是Q50V34也许就上700了,
让我回家重新正视Q这科目,我个人认为Q现在的题目比五年前难了,不能掉以轻心。
考完第一次后我发现自己离考上750还有一段实力的差距,
而且五年前的讲义有些我实在是忘了自己在写啥…。
于是我重新再找时间去A2上了各科的专班(各两堂)。
从第一次的ESR看的出来,
CR跟RC这种比较吃阅读能力的科目我反而还行,但是SC跟Q不够稳。
Q方面,重新再去精修班上课把我当年的数学脑成功重新唤了出来,
也再次补强了一些我以前薄弱的观念。
SC方面,透过专班+请教Dustin我才把自己的盲点找出来
(发现我哪些考点常常漏看)。
这次的准备我的进度是把PP全部总结完(我第一次只用了OG跟一点点PP),
但是工作有些忙,一晃眼又花了两个月才进行二战。
二战的当下老实说我写得非常的顺,几乎每题我都会写,
写到30题的时候还想说大概要750了可以解脱了,结果分数跳出来傻眼…才710。
后来买了ESR后,发现这次SC94%但是CR爆了,而且RC表现也不怎么样。
但这次考完心里平复许多,毕竟是考了这么多次第一次上700,
而且发现自己已经渐渐的进入到每题都能看出考点的境界,
再调整一下应该能够继续进步,那当然就是继续考拉。
在等待第三战的期间,我连续碰到了两次短题库(一次10天一次9天),
而我本来要考的日期都刚好在换题隔天或隔一天…。
因为自己的目标是750,实在不想浪费自己的考试次数,
所以两次我都忍痛再花了250USD改期。
意思就是说,第三战我花了750USD才考到试!
这次考试我的准备已经非常没有组织,
因为大部分的题目我都总结完了也知道考试要考什么,
剩下的反而就是阅读能力跟速度的问题。
这次我每天做的进度就是在把我每科错的题目重新挑出来再重新做总结。
但这次准备期间我另一个非常大地收获是曼哈顿的模考。
我在考试前把六回全部做完,我认为SC跟CR的难度都跟考试非常像
(RC就实在太难了考太细),非常有参考价值,很适合考试前模拟的感觉。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没换题的考试当天,前十题我却写得非常的不顺,
有两题SC不太确定加上第一篇文章不是JJ有点慌。
最后成绩出来720,仅有些微进步。
但这次考完,我心里的结论就是,剩下的考试次数就交给考运吧!
毕竟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
其实我不确定的那几题若是刚好出到我会的领域或单字,我完全是可以再进步的。
在上到这个分数以后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不全然是英文实力,更不完全是考试技巧。
既然还剩下两次机会,那就当做把500USD丢到水沟,买个机会吧。
于是考完第三战后,我就开始准备TOEFL了,
每天只留一点时间给GMAT(每科都写个几题保持手感)。
这段期间心里反而异常平静,就当作考试去赌个运气,
也许刚好那天的题目我都能完全读懂。
很巧的,考试当天刚好是7/11(新制启用),
我前一天晚上才想到隔天考试是新制…该不会刚好换题吧?!
还有特别跟Dustin咨询说上次改制有没有换题,没想到居然真的换了XD。
我当天考试的顺序是VQIRAWA,
我写到第八题的时候有一题CR是有看过故事的,我那时候还很兴奋想说应该没换,
没想到第二篇阅读…第三篇阅读….都没看过,这时候心里才觉得不太妙,
但是也没回头路了,就继续写吧。
出来休息上厕所的时候心里很干,因为换题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数学,
想说数学如果没上50根本等于白考了(难上750)。
没想到数学写着写着居然每题都会,
碰到的3题难题虽然卡了一下都还是有求出答案,
写完Q的当下居然还觉得自己会满分。
最后分数跳出来的那刹那有傻眼了一下,倒不是760,
而是V42超出自己的预估(以曼哈度的手感来抓感觉约38-39左右,
本来还以为会靠着Q终于拿到51带我上750)。
不过不管如何,7/11真是个好日子,
因为我终于可以跟这个烦人的考试say bye bye了。
以下各科的心得:
SC:
SC我用的教材是A2五年前版本的讲义,
我认为即使已经过了这么久(据说A2一直都有在更新),
但是大观念跟方向都还是非常准确,唯一差的是近年出题趋势有在变。
我个人这半年四战的感想是,真正考试的时候高分区的题目几乎都要靠语义来解。
有非常多题我都是本来把正确选项删掉了(因为长得很丑),
但是后来语意发现有误,只好含泪去选丑的答案。
而且从OG的2018新题来看,也的确出现了一些颠覆观念的题目
(譬如说有一题拿which来指代整件事的)。
总的来说,除了一些最基本的文法错误外,
大家练习的时候要习惯看语意才能真的答对高分的题目。
我个人认为我SC实力进步最大的时期是去上了Dustin的专班
+找我自己错的题目去跟他讨论。
他的专班整理出了很多高分区的考点,是本来我都没有注意到的。
但学到了这些考点还不够,必须要自己再做过题目后,
拿错的题目去跟他讨论找出是哪个考点没看出来。
这个循环重复几次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在某些考点上常常粗心。
以我自己举例,我最常漏掉的就是时态、修饰语位置与修饰语岐意。
但老实说,这几个考点高分区的题目都常常出现。
不管是A2或是Dustin的修辞课程,
其实说到头来我认为关键都是要了解这些技巧背后的原因跟修辞精神,
因为那些原因才是最根本GMAC出题的中心思想。
若是有融会贯通,SC实在是非常好把握时间的一科,
我练到后来做题时间很稳定在60-90秒,只有很少数的难题会到两分钟,
各位一定要好好把这科练到稳定。
CR:
我认为补习班其实已经把基础观念分析的很清楚,
包括各题型的逻辑走向
(weaken可能有他因,倒因为果…。Assumption可能有断桥,取非…等)。
题目出到最后就是那几种走势,当你对各种走向都熟悉了后,
剩下的就完全是阅读能力的问题了。
这也是我后来比较少琢磨这科的原因,
因为我觉得变化实在不多,
若是题目有完全读懂且时间充分的话应该是不会选错的。
我个人对于作答CR有个习惯,供大家参考:
我题目唸完的时候会自己把它翻译成中文的一句话,加深我对逻辑炼的印象。
因为做了这个动作后会让我更能把无关的修饰语去掉,留下核心资讯再去答案里找。
RC:
我个人的阅读习惯其实很糟糕,
我是那种喜欢把长长的修饰语全部读完的人。
也因此在练曼哈顿的阅读时常常被搞得很惨,
因为曼哈顿很喜欢考那种每个选项都要回去定位的题目
(害我一题就要做两分多钟)。
但好消息是,真题考试的时候几乎都是回去定位就可以选到正确答案。
老实说我最后一战的时候因为裸考四篇都不是JJ,
而且我有三篇都没看得很仔细时间太赶,但是靠着准确定位还是都能答对。
而且我RC最后一次是满分51分,证明了文章真的不用全部看懂也没关系,
只要会定位就好!
定位的功夫要怎么练呢?
我个人是在上完RC专班后才开始对一些特别的关键词有感觉,
例如态度字、线性关系等…。
本来都只有对很基本的字留下印象,
例如第一次作者出现的地方,转折词…等。
其实还有很多词汇都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
在读文章的时候就要主动注意到这些字,
因为之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回来考,这样就可以加强定位的功夫了。
Q:
我个人的数学底子其实还行,最大的问题是常常会粗心。
而且其实这个问题到最后也还是没解决,因为我从来没有拿过Q51,
而且每次都不知道是错哪题。
我在今年三月到五月两战中间有去上KH的精修班,
个人认为帮助非常的大,因为他把每种题型分得很清楚。
所以像后来遇到距离时间、列联表那些题型,
都是全部照着他的方法把图画上去数字填一填就解出来了。
做数学最需要的还是固定中心思想,
不管学的是什么方法,在碰到各种题型时就要去想那科的重点,稳定做题步骤。
JJ:
我个人一直是非常迷信JJ的,
而且因为我今年第一战的时候在即使有JJ的情况下Q还是只有拿到49,
所以后来第三战的时候才会不断花钱换题,只为了能碰到JJ。
因此,即使我最后一战是换题当天裸考拿到高分,
但如果再给我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使用JJ,因为会让我考试更安心一些。但如果有些人数学实力够稳定(裸考也能50)的话,
其实我认为Verbal不见得要用,因为没遇到文章的当下其实还是会稍微影响心情。
至于AWA跟IR就不讨论了,我个人没有特别准备这两科。
总结:
回到我一开始提到的,
其实我今年考到第二次跟第三次的时候心里就觉得准备已经到一定程度了,
最后差的就是英文实力+运气。
而事实也没错,我verbal第三战错9题,第四战错6题,
这个意思就是说:只要我当初再多赛对三题,就可以更早解脱了。
赛对三题的机率很低吗?搞不好那三题还都是删到只剩下两个选项呢!
所以说若有人也是一两次考不好,绝对不要气馁,
大不了就是五次考完没拿到更高的成绩,
重点还是回归到自己觉得自己准备的充份不充分。
若是已经问心无愧的把该做的都做了,就勇敢去考去面对自己的成绩吧!
大家加油。
作者: liu1991 (tsungyi)   2017-07-15 18:45:00
厉害
作者: arkin (我觉得你疯了~别傻啦孩子)   2017-07-21 00:22:00
推 好有毅力
作者: exr555 (ㄆㄨㄣ)   2017-08-05 23:33:00
推 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