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战740

楼主: chocolate101 (choco)   2016-12-09 17:56:04
@考试成绩:
一战 2016/07 660 Q49 V30 IR 3 AWA 5
二战 2016/08 650 Q50 V28 IR 7 AWA 5.5
三战 2016/09 660 Q50 V30 IR 6 AWA 5
四战 2016/12 740 Q50 V40 IR 5 AWA 5
@求学背景: 台大外文
@准备时间: 2016/03月 ~ 2016/11月 共九个月(全职考生)
@准备教材: A2培训班讲义、OG、OV、GWD、PP、CR专班、Dustin教学网站
前言:
大学时代并未计画未来会再出国进修,因此对各种出国留学考试状况一问三不知,
直到出社会后才兴起念MBA的念头,也耳闻GMAT是出国准备中会遇到的第一个大魔王,
于是计画在转职期间先把它解决。考量转职时间有限
(原本计画半年解决,结果又多奋战了三个月),希望在有限时间内及早达成目标,
最后在身旁朋友推荐下选择了A2GMAT,开启这条不归路。
SC
相信有补过A2的战友都会认同,A2的SC讲义如同葵花宝典,
把所谓”标准英文”剖析得一清二楚,只要熟读再熟读,战场上一定能无往不利。
尤其是自认为英文还不错的人更是要学习把自己原有的英文概念丢掉,
重新建立”标准英文”准则,才能在文法皆正确的选项中选出相对好的答案。
而且听后期加入A2GMAT的同学表示,A2的SC讲义还在不断更新进化,内容更加完善详尽,
A2在SC这块领域的耕耘可见一斑。A2也不断耳提面命检讨题目时要排出自己的解题顺序,
不能单以”感觉”好坏解题,才能在实战时快速又正确删除错误选项。
CR
CR是一门很妙的科目,也是让我最捉摸不定同时摔最惨的地方。
刚开始A2教横向解法时,觉得CR很直观也很简单,直到第一堂纵向总结让我完全吓傻,
回去反复听了好几次录音档才了解如何看懂纵向概念。
二战时CR遇到瓶颈,正确率只有惨澹的40%,于是报名Kory的CR专班重新导正思考顺序
与观念,印象比较深的是老师有提醒CR和RC不同,题干的叙述每一字每一句都非常重要
(等于在为题目设下逻辑范围),千万要看仔细。
我觉得CR的总结非常重要,我也是综合各个顾问的精华,
尝试好久才整理出自己总结CR的方式—把每一题CR都当成AWA来看,
看完题目后心中条列出各种可能存在逻辑缺陷的点,久而久之会发现题目爱考的逻辑点都
大同小异,只是用不同的故事包装,如此一来”预测”答案的能力确实大幅提升,
也终于让我在四战正确率提升至91%。
RC
上了A2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主动阅读,时常过目即忘(惨)。
A2的”架构语气论点”非常实用,先从基本的架构论点开始练习抓,再从重要语气表达字
眼推断文章方向,便能快速掌握文章重点和态度。
不过考试最现实的还是时间压力,所以平常就要培养阅读英文的习惯
(长期维持语感很有帮助),并搭配A2教的逻辑简图,以主动思考的方式剖析文章,
会发现RC并没有想像中可怕!
Q
我本身的数学反应比较慢,又有GMAT数学考不到50就是烂的莫名压力,
所以对数学这一科完全不敢怠慢。我觉得KH是一位非常棒的数学老师,能用很浅白的方式
将数学观念解释清楚,而且都用同一套基础观念解题,遇到类似的题目也会越做越有感。
对我而言数学也是和RC一样,每天练习一点(习惯英文出题),要拿50不是难事。
IR/AWA
上完培训班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碰过IR了(好孩子不要学)。
记得一战时因为太过生疏,时间分配没有抓好,题目都乱看几乎一路猜到最后。
基本上IR只要耐下心来仔细把题目看清楚,答案都算蛮显而易见。
AWA除了平时和CR绑在一起练习逻辑思考外,我是利用A2讲义里的七宗罪发展一套自己的模
板,考前再写几回练习打字手感。
机经
我承认我很依赖数学机经(数学机经对我也真的很有帮助)。
Verbal机经真的不能死背,我都尽量轻描淡写当休闲娱乐看看,比较有帮助的是如果遇到
不熟悉的题材,可以先了解单字/内容大纲,但是实战时要全部抛脑后,
相信当下自己的判断才是真的。
我个人非常珍惜准备GMAT这段时光,我觉得GMAT真的是一套非常有趣的考试,
能够让脑袋里很久没运用(甚至完全没被开发过)的区块活络起来。
很感谢A2GMAT顾问团队,让我能很快速、准确的认识考试。
这段过程中最煎熬的莫过于撞墙期,一二三战考得太仓促,程度没进步硬考的结果就是成
绩原地踏步,当时除了各种挫折外也会质疑自己的实力是否已达极限,
加上又是全职考生(a.k.a.米虫一条),心魔时时刻刻在催眠自己放弃。
心灰意冷的时候会看看A2的脸书社团,每次看见顾问们乐观正向的言论
(脑中浮现A2恶狠狠的脸)都会再度被激发,终于下定决心迎接四战,放慢脚步
砍掉重练,再针对自己比较弱的地方重新总结。
和顾问同样重要的是读书会战友们,大家互相牵制互相砥砺的力量在这条路上既温暖也绝
对不容小觑。GMAT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竞赛,只要能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作者: minnieyang (米妮)   2016-12-11 13:1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