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二战720_祝大家早日抗战成功

楼主: charweichar (far)   2016-03-17 16:19:41
(代PO)
一战 2016/01/12 640 Q51 V24 IR 5 AWA 5
二战 2016/03/09 720 Q51 V35 IR 7 AWA 5
求学背景:NCCU会计系
准备时间:2015/12~2016/1, 2016/2~2016/3
补习班课程:A2培训班,Dustin RC专班
准备教材:A2培训班讲义、Dustin RC专班讲义、Manhattan修辞、CR Bible、ChaseDream
论坛、Dustin部落格、飞腾网、OG、OV、PP、GWD、小安阅读83篇、Manhattan Prep
上A2培训班其实是去年寒假的事情,只是后来跑去准备一个比赛,就一直把考试搁著,等
到开始准备时,距离上完课也将近一年。那时又正值学校期末,还有考试、报告要准备,
准备期虽然留约一个半月,但实际上时间却被切得很零碎,只好快速的重听过SC的录音档
,听完后也没把讲义重看过,就开始总结一次OG、大量练习PP的题目。我想这是大多数的
人都走过的路: 大量做题,不是说这样的策略不好,但盲目做题效果有限,尤其对于SC而
言。
一战后寒假去实习,中间又隔了个过年,因此期间也没特别准备,就是把Manhattan修辞
、CR Bible看过,真正开始准备时距离考试约3周。准备二战时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我花了头一两天看了很多心得文,也询问考过的朋友,调整了准备方向,是我认为蛮
有效的方法,提供给各位参考。
SC
花一天重新把A2的讲义看过一次,接着拿OG重新做一次横向总结(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
Dustin的影片),重新熟悉考点,在这个过程我以回去翻阅A2的讲义为准,真的还不懂的
题目再去看飞腾网或Manhattan的网站。这个步骤做完后,是纵向总结,我参考一位也是
A2高分学员的做法,开一个Excel表格,分成两半部,一是把每一题的考点归类,看是属
于考平衡、逻辑主语等等的,二是把每一题选项的差异点抓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
地重新去看OG的正确句,去感觉他好的地方,也会不断重新看A2的讲义,渐渐地你会对A2
讲义中的整理内容很有感觉,也会发现考点真的就是A2整理的那些。第三阶段,还是重新
看过总结的内容,这次是用Excel的筛选功能,去看相同考点的句子都是怎么考得,考点
是哪一些,并把A2讲义再拿来比对。在这阶段我把A2的讲义结合Manhattan修辞的内容,
自己做一份笔记。另外对于之前有抓的选项差异点,去看错误点都出现在哪里,对于相同
错误点的写下自己的解题步骤(详细的做法在Dustin影片也有)。我认为考点归类可以帮助
你厘清GMAT想考得究竟是哪些,尤其有A2讲义的帮助节省很多时间,写得也真的很清楚;
而抓选项差异点可以帮助你迅速找spilt,并固定自己的解题步骤。在这三阶段我前前后后
就把OG看过约4次、A2讲义接近10次有,完全没再多做题,但对于SC却是异常的踏实,也
多注意到之前没注意过的句子流畅度问题。这些步骤做完距离考试不到一个礼拜,剩下时
间除了每天拿一回GWD练PACE,一天就只做20题左右的OV,做题之前把自己整理的笔记看
过。
CR
CR算是我相对有把握的科目,当时一战时虽然来不及把A2课程重听过,但在总结时也是不
断比对讲义内容,去找到CR的解题方式。我自己后来是透过大量练习,在做到PP3时找到
CR的做题感觉。因此之后准备CR的时间相对较少,但二战时还是有重新总结,再继续练题
,一天约20题左右。CR Bible这本书是很多人推荐的,我自己也在一战到二战期间看过,
但我个人认为对于有上过A2课程的人来说,其实该给的观念上课就给了,如果真的没有时
间看,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关系。
RC
RC是我相对比较弱的科目,一战时都只有把题目写过而已,速度虽然不慢,但正确率并不
高。二战时我着重在练习RC,去加强训练A2所着重的段落定位法,在看每一句时不要单纯
只是把句子看过,而是去思考这个句子的作用。这期间的练习是把OG的文章做拆解,标出
文章中的列举、转折词、矛盾等等,并用一两句话总结这个段落的内容,再画个逻辑练思
考文章间的转折。另外我也有报名Dustin的RC专班,在Dustin的指导底下会更容易抓到文
章的架构及态度转折,并预测考点。我尽量维持每天6-8篇的练习量,为了不做重复的题
目还去找了小安阅读83篇,去练习Dustin所教的方法,检讨时也着重在把文章架构想一次
。有之前OG文章的拆解过程让我在抓文章架构时容易些,只是很可惜预测考点及做笔记的
方法因为时间太赶只练就一半,但在看文章时的确会多注意到可能的考点,稍微记一下让
之后定位时快很多! 只能说在做RC时一定不能只是看过去而已,要想着文章的架构、逻辑
,并且要注意到可能的考点,才能真正提高RC的正确率及速度。
Q
一战时把KH的讲义拿来重新看过、算过,因为KH的讲义是照着单元分类的,又有观念的整
理,因此很快就能把数学的做题感觉找回来。我一直都不是数学特别好的人,因此讲义算
完以后维持每天PS跟DS分别20题的练习量,时间不够则以DS题为主,一战前把OG算完。二
战则是考前两周开始练习PP,也是各20题的练习量。我觉得数学的手感非常重要,还有会
用到的重要单字要记得,KH有整理一份常见的单字表,我自己是时常拿来对照着看。
IR
IR我觉得熟悉页面很重要,一战考前两三天我每天还会练个5题左右去熟悉IR的考法,二
战时因为有一战的经验就没有再练习了。实战时一题题的耐心去读,也能调整紧张的情绪

AWA
我自己是把讲义中的常见错误跟第一段的模板稍做修改后背下来,另外还去论坛找了考古
题,每天利用零碎的时间看过,并自己想过文章的错误点。
PACE
我觉得一战跟二战之间除了SC跟RC的总结让我有所提升外,最重要的就是Pace的改变!幸
好有A2 给的Package中那篇关于Pace总结的文章,让我导正之前的”只要写得完”的观念
,重新去调整自己的Pace。上过A2的课都知道,前21题的正确率十分重要,因此我刻意在
这次的Pace调整中,去提高前21题的做题时间,让自己能稳稳的做题,好好把题目念过,
句意弄懂,求一个最高的正确率。当然这个时间还是要控制的,我自己是在考前一个礼拜
用GWD做练习,找到自己最适应的55-30-18-0的Pace。这个Pace肯定会因人而异,因此一
定自己去试验,也相信有很多人不用刻意拉长做题时间也能有高的正确率,那很恭喜! 但
如果是和我一样,只要再多一点时间就能拉高正确率进到高分区,我认为不要怕花那个时
间。实战时我在前21题甚至索性关掉计时器,只在第10题打开过,就是为了要让自己能稳
稳做题。当然考试时还是会因为紧张而与练习时的Pace不同,实战时我用的是54-25-9-0
这样的Pace,很疯狂,但绝对不能慌。9分钟写11题看似不可能,但就是要一些果断的抉
择:SC看到一个错误点就删了;CR凭直觉做答,真的要花太多时间的,就选一个顺眼的答
案就过了;RC文章快速看过一次,就凭记忆做答。该用的技巧就要用,不是好好看句意的
时候。我也相信我后半部的正确率一定比前21题都低,但这边的错题严重性也较低。再给
我5分钟,也许我能有更高的verbal成绩,但考试就是如此,既成的局面下要做的就是降
低损失。当然我也希望大家在实战时不要碰到和我一样的情况,但真的碰到了,尤其又是
在高分区时,一定要好好稳住自己的步调和心情!
详细的PACE训练,大推A2 Package中的Pace总结,觉得大家在考试前一定要好好看过!
把这次的准备心得做个整理:
1. SC、RC用对方法比大量练习重要,好好总结是我认为蛮有效的方法,不是不用大量练
习,但重要性会在总结之后。
2. 好的Pace很重要,可能就是从600到700的关键,一定要依据自己的状态找到属于自己
最高正确率的Pace。
祝福大家都能早日拿到理想的成绩!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