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罗浮宫大部分展示品为何都可不用以玻璃展

楼主: Babbage (骄傲体现于健忘)   2016-04-19 01:51:40
※ 引述《likewind88 (你是另一个我)》之铭言:
: 最近刚从巴黎回来,逛完罗浮宫后心中有很大的震撼,并且有个疑问就是为何很多画作、挂毯、古文明的石碑等都不用玻璃展示柜隔离,跟台湾很不一样,大部分文物都会用玻璃柜隔离,观赏起来就不那么舒服,不知道有没有人可解答我的疑惑,谢谢
就历史发展来说,欧洲博物馆的缘起是基于一个信念:知识是公共财。
后来的演又结合了"艺术作为救赎"的美学理念,将博物馆视为大教堂的
替代品。从这两个信念出发,博物馆的展品就必须尽量贴近民众。
台湾的博物馆设立得较晚,可以说是帝国主义时期的产物。博物馆被视
为一种蒐藏间,其主要任务是展示而非教育或救赎。
当然这不是对所有博物馆都一体适用,只是提出一个解释的面向。
我相信技术方面(展品维护)也是主要的考量之一。
另外提一个有趣的点:参观英国的教堂要收费,但是博物馆不用收费,
历史上的原因就是一开始提到的人权与美学考量。相反地,法国大多数
博物馆都要收费,但是教堂都不收费,则是因为教堂提供的救赎不应该
收费。不过这些都是大原则,不是完全精确的,反正资本主义下的主要
考量还是使用者付费以及成本收益原则。 XD
我是觉得台湾的博物馆(例如故宫)必须反省对待艺术的方式。参观故宫
让人觉得窒息,所有的展品和呈现方式就只是为了告诉你:中华文化博
大精深。就连特展也常常是这样,例如上次看到一本手绘书的展出,就
是找个箱子盖起来,只能看固定的一页,没有其他多媒体呈现其它页面
,看完之后就只知道"有一本很重要的书在这里",但是无法亲自去体会
它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馆内工作人员成天紧张兮兮的,每次只要有
人稍微讨论一下,就好像犯了什么大罪一样被盯着,等著被劝诫。故宫
在许多方面都只以藏品为考量,并不考虑参观者的体验或艺术本身的存
在意义,我认为这一点是应该要改善的。
作者: omaha (然后各自梦游余下生命)   2016-04-19 03:03:00
但要是以故宫为例,那就是太考虑参观者想要体验(动词)而做的设定吧嘘错,等等补推,搜瑞啊坚质质材的展品或可再议,虽然看到参观者叩指敲打,还是会很想给他巴下去。纸本但凡有些年岁,都不可能开放翻阅(搞不好还是复制品咧),哪里都一样吧。
作者: Flowerho (lalajolie)   2016-04-19 12:42:00
推,本来很不能理解为何英国参观教堂和拍照要收费的
楼主: Babbage (骄傲体现于健忘)   2016-04-19 23:21:00
hi omaha, 我是说利用多媒体呈现,不是直接翻书啊 XD
作者: omaha (然后各自梦游余下生命)   2016-04-20 22:28:00
纯闲聊,我不是专业的不要战我。例如故宫(相对比较熟好举例多媒体、互动不是没有,这几年超夯的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这只明一个现实:穷(经费上的人事上的),当然也有颟顸就我薄弱所知,当前各地方数位典藏都做得不错,可惜资讯都太少,不然结合线上资源,不要说看大图没问题,关键字再加跨数据库搜寻,不使是威还超爽的咧至于不愉快观展经验,我认为游客太多跟动线狭隘是主因而且相对于你遇到紧张兮兮的馆员,我反而常常找馆员抱怨装傻不管事。说到奇葩馆员其实哪里都有一些啦
楼主: Babbage (骄傲体现于健忘)   2016-04-21 22:01:00
我也这么觉得,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