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复委托or海外券商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03:55:43
个人看法,用复委托并不会完全逃掉遗产税的问题,请不要忘记过去兆丰银的事件被美国查
到,只是看要不要做要不要查,又或者留下一个手段以便不时之需
作者: samwu995 (ftir)   2020-01-03 05:03:00
有相干吗?
作者: z12345gtr (z12345gtr)   2020-01-03 05:22:00
但是复委托至少会协助处理吧?有的话也算是优势了
作者: youga (妖嘎)   2020-01-03 05:51:00
先问你知不知道兆丰在美国到底发生什么事.....
作者: dreamsweaver (梦想者)   2020-01-03 07:12:00
不是要避,是要简化流程、方便后人处理。
作者: jason751231 (大牛)   2020-01-03 10:17:00
搞错方向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16:21:00
回3楼,洗钱我回完整一点好了,复委托假设能避开美国遗产税.最大的可能性应该台湾的券商更改资产持有者姓名美国那边认为资产持有者不是你,而是你的券商.这样对我个人来说是有些风险的,怎么说呢?就好像你在国外买一间房子,但是房子不是登记在你名下
作者: Littlechozy (キミに100%)   2020-01-03 16:36:00
依规定复委托本来就是以券商名义持有不是?证券商受托买卖外国有价证券管理规则第23条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16:43:00
没想到那么早就有人回应,我话还没说完.使用复委托主要的目的是躲掉美国遗产税.复委托能处理的情况是,你出大事,但是你复委托的券商没出事,美国券商没出事.但如果是你没出事,你复委托的券商出大事,美国券商没y过去很多金融机构的事件证明,等金融机构出问题时,它们绝对优先牺牲掉可怜的一般百姓我会这样说是因为绝大部份人看复委托是怕自己出事时,能够躲掉美国遗产税,把钱取回给自己亲人,但是却没想到要是你复委托的券商出事呢?开海外证券是你面对美国的券商,用复委托是你面对本地券商,然后本地券商再面对美国券商。我提出一些想法,并不是要来遭受吐槽,或者以不是黑就是白的角度来看事情,而是我希望多多思考不同选择的利与弊当然如果认为我说的情况完全不可能发生,那也是个人选择,我都尊重
作者: kitune (狐)   2020-01-03 17:27:00
你用复委托是为了躲税金?可我用复委托是为了怕活着的人拿不回资产而已 方向就不一样了是要讨论啥躲税金只是附加价值 有很好 没有就算
作者: badfood (为自己加油)   2020-01-03 17:30:00
应该没有人会从复委托拿回资产后还去申报美国遗产税
作者: Delisaac (Time waits for no one.)   2020-01-03 17:31:00
搞不懂别人的问题还po一堆 鸡同鸭讲
作者: badfood (为自己加油)   2020-01-03 17:31:00
钱到手了就好 税当然是不缴
作者: protoss666   2020-01-03 17:50:00
复委托不是要逃遗产税吧? 我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17:55:00
我有说到把钱娶回给自己亲人阿...我上面推文说到,能够躲掉美国遗产税,把钱娶回给亲人
作者: kitune (狐)   2020-01-03 18:05:00
又在凹了 你自己回去好好看看 你的重点在躲税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18:07:00
你们怎么把我说,把钱取回给亲人这段话给略过了抱歉,是我在凹,那就对不起了,我的文请略过吧
作者: samwu995 (ftir)   2020-01-02 21:03:00
有相干吗?
作者: z12345gtr (z12345gtr)   2020-01-02 21:22:00
但是复委托至少会协助处理吧?有的话也算是优势了
作者: youga (妖嘎)   2020-01-02 21:51:00
先问你知不知道兆丰在美国到底发生什么事.....
作者: dreamsweaver (梦想者)   2020-01-02 23:12:00
不是要避,是要简化流程、方便后人处理。
作者: jason751231 (大牛)   2020-01-03 02:17:00
搞错方向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08:21:00
回3楼,洗钱我回完整一点好了,复委托假设能避开美国遗产税.最大的可能性应该台湾的券商更改资产持有者姓名美国那边认为资产持有者不是你,而是你的券商.这样对我个人来说是有些风险的,怎么说呢?就好像你在国外买一间房子,但是房子不是登记在你名下
作者: Littlechozy (キミに100%)   2020-01-03 08:36:00
依规定复委托本来就是以券商名义持有不是?证券商受托买卖外国有价证券管理规则第23条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08:43:00
没想到那么早就有人回应,我话还没说完.使用复委托主要的目的是躲掉美国遗产税.复委托能处理的情况是,你出大事,但是你复委托的券商没出事,美国券商没出事.但如果是你没出事,你复委托的券商出大事,美国券商没y过去很多金融机构的事件证明,等金融机构出问题时,它们绝对优先牺牲掉可怜的一般百姓我会这样说是因为绝大部份人看复委托是怕自己出事时,能够躲掉美国遗产税,把钱取回给自己亲人,但是却没想到要是你复委托的券商出事呢?开海外证券是你面对美国的券商,用复委托是你面对本地券商,然后本地券商再面对美国券商。我提出一些想法,并不是要来遭受吐槽,或者以不是黑就是白的角度来看事情,而是我希望多多思考不同选择的利与弊当然如果认为我说的情况完全不可能发生,那也是个人选择,我都尊重
作者: kitune (狐)   2020-01-03 09:27:00
你用复委托是为了躲税金?可我用复委托是为了怕活着的人拿不回资产而已 方向就不一样了是要讨论啥躲税金只是附加价值 有很好 没有就算
作者: badfood (为自己加油)   2020-01-03 09:30:00
应该没有人会从复委托拿回资产后还去申报美国遗产税
作者: Delisaac (Time waits for no one.)   2020-01-03 09:31:00
搞不懂别人的问题还po一堆 鸡同鸭讲
作者: badfood (为自己加油)   2020-01-03 09:31:00
钱到手了就好 税当然是不缴
作者: protoss666   2020-01-03 09:50:00
复委托不是要逃遗产税吧? 我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09:55:00
我有说到把钱娶回给自己亲人阿...我上面推文说到,能够躲掉美国遗产税,把钱娶回给亲人
作者: kitune (狐)   2020-01-03 10:05:00
又在凹了 你自己回去好好看看 你的重点在躲税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10:07:00
你们怎么把我说,把钱取回给亲人这段话给略过了抱歉,是我在凹,那就对不起了,我的文请略过吧
作者: rainsilver (00)   2020-01-03 14:23:00
应该不是要避开遗产税吧是遗产税的流程会比较容易处理有大部分的人说是避开遗产税?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3 19:19:00
在下一篇文的推文,我有回比较完整的想法,看你怎么想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0-01-04 04:13:00
复委托不是要逃税吧? 何况我遗产这么少干嘛要逃?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4 15:04:00
看下一篇文的推文,回复更完整,你是你,别人是别人
作者: Delisaac (Time waits for no one.)   2020-01-05 11:55:00
还在跳针,别人讲东妳扯西,别人要跟妳讨论西,妳就开始讲南北XDDD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6 00:27:00
随便你,说了下一篇文回文我已经回复完整.你觉得不符合你的想法你就略过就好,你看不懂或是你觉得跟你的想法不符,是你没去看下一篇文章的回文下一篇文的回文就已经说了,两个方法适合的人不一样.遗产税跟钱拿得回来这两件事都很重要,也不要以为遗产税20啪跟40啪差距会没有差?要多天真阿?有多少人因为美股股利30啪的税就不敢投资美股?就算我这篇文你觉得我搞错重点,不应该重点放在遗产税好了,那难道20啪跟40啪的税会没差吗?是你没差还是大家都没差?我在下一篇文的回文就有说,两个方法适合不同类型的人下一篇的回文去看看吧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0-01-06 11:37:00
其实你的点就是你没有继承人 所以都偏向海外的考量吧你下一篇还是整个偏向海外啊 应该不是说继承人 而是"没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或许你生完小孩后整个观念会改变
楼主: ayisgoodman (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2020-01-06 15:35:00
你比较有看到重点,所以我有说不同年龄层适合不一样的人,20-40岁的投资人还算年轻,甚至40出头,这族群需要担心活着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钱用,去规划过世之后的事情说真的想的太远了,50岁以上使用复委托合情合理,成家立业且小孩也大了,可以先做规划。跟有没有需要你照顾的人没关系,跟年龄有关系,因为年龄跟健康有关系很多人担心死后的事情,却不太担心活着的时候会需要大量用钱的问题,买房,养小孩,生病癌症,扶养父母,结婚,离婚,生意失败等等,人生种种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用到钱,更别说金融市场上的意外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