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开始接近该宫庙时,算是问了很多试探性的问题。
其中一个是人的灵魂。
对于人的灵魂,老师是说有的,这样的回答我倒是一点都不讶异。
然后他说根据他这二三十年来的经验,反复询问主神,发现人去世后有三魂七魄。
我问他为何人有 三魂七魄,他则说是经验。
到此我判断是经验累积下来的结果。
(不过很多宗教其实也是经验累积下来的,当逐一壮大时再将这些经验转换成一套理论)。
我所熟悉的佛教则是不认为人有 常住不变的灵魂,下引昭慧法师对于此一议题的看法:
有关“灵魂”与“意识”的问题如下:
“灵魂”给人一种永远不灭的实体之印象,故佛教避开此一词汇。至于“意识”,一
般将它指谓第六识,然而第六识在死亡时是断除了的。因此“意识”可指向更深层的“有
取识”——执取于生命之存有的心灵作用,后来唯识学以此为“阿陀那识”。
《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
执为我。”可见阿陀那识确实让人容易当作不灭的灵魂。但是它是“如瀑流”的种子集合
体,不断在“现行熏种,种生现行”的变化之中,因此我常譬喻它如“谷堆”,离谷无堆
,离种子无识,因此这依然可以是“因缘生灭变化”,而符应于“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
灭已,异阴相续”的阿含本义。阴(蕴)的连续,来自我爱所发展的后有爱,以及业的力
量,爱集、业集,是为集谛,依此而有生老病死种种苦,是为苦谛。爱集、业集,集于何
所?当然遍于身心,因其“执”而周遍;因此不必用虚玄的语气形容其“不在内外中间”
,而是在五蕴聚的每一处。一旦阿陀那识放舍色身,即成死尸;因此即使身上的任何部分
(如手臂),平素再怎么执著,一旦断之,则无可执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