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初,就是大甲妈到新港‘绕境进香’的时候了。
据说以前到北港朝天宫是用‘谒祖进香’名词,后来镇澜宫跟朝天宫发生了‘分灵庙’的
争议。镇澜宫于是转向新港,并改称‘绕境进香’
‘谒祖进香’有小庙向大庙(祖庙)致敬的感觉,大甲不愿视为北港小弟,才决定改名。
但‘绕境进香’如果没有解释好,有可能造成两庙的误会。也因为里面有‘绕境’的字眼
,朝天宫觉得被矮化,于是和大甲决裂。
但是镇澜宫是1732年(雍正10年)建立[小祠堂],奉天宫则是1811年(嘉庆16年)落成。
镇澜宫应比奉天宫历史较早,‘绕境进香’的说法可能会变的矛盾。
‘绕境’可以解释成在大甲or新港绕境,但是‘进香’又感觉新港辈分比大甲高。
大大们有比较合理的解释吗?
作者: hcroy (roy) 2014-03-12 23:17:00
从大甲妈路径天数地点活动,都是x仔在决定!原本是去北港x祖x香,就人的因素改变了地点活动,这趟香路就变质了,大老远跑去新港办祝寿典礼,意义不知在哪!近年来起驾前的活动越来越多,什么伸展台、演唱会、代言一堆不知道跟一个香路的科仪有什么关系,只嗅到臭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