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小径的花园》联展
展览日期 ▍2019/10/15-2019/12/07
开放时间 ▍周二-周六 13:00-19:00
展览地点 ▍十方艺术空间(台北市中山区德惠街51号)
网站连结 ▍https://www.galerieovo.com/2019-the-garden-of-forking-paths
艺术家介绍
Julio Blancas 胡力欧.布兰卡斯
胡力欧.布兰卡斯(Julio Blancas)于 1967 年生于西班牙大加那利岛上的拉斯帕马斯。他在该市的造型艺术学院学习艺术,以及在特内里费岛的圣克鲁兹学习雕塑。他主要以铅笔或碳笔在纸、画布或碟形天线上作画,而他的展览经历包括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参与或举办超过四十次团体展览以及七次个展。
布兰卡斯几乎只用铅笔与碳笔创作,并且经常运用大自然作为他的灵感来源。他的方法很简单:重复使用最基本的绘画元素——线条——构成富有艺术性的面。碳笔的笔触会反光,能创造出微妙的层次,并且为深沈的黑色表面形塑出模式的变化。布兰卡斯创作的概念都来自记忆,模拟为心灵带来景观印象的自然空间。这些景观印象结合艺术家的意图与诠释,为最终的作品提供了强烈的结构感。
Monika Bravo 莫尼卡.布拉佛
莫尼卡.布拉佛(Monika Bravo,1964 年生)是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出生的跨领域艺术家,目前在纽约市生活及工作。
布拉佛最新的作品以她目前对颜色及韵律的研究为基础,将我们置于一座有着能量在其中以波状脉动的深渊,意义本身以及它的可辨识性在这里都变得难以捉摸。布拉佛引用了柏格森对于时间以及时间绵延的概念,而这种概念与我们平时所测量的物理时间以及内在时间意识大相迳庭。她试图根据这种时间概念,将我们心灵的认知结构理解为将形体及意义置于无形的现实,进而触动对时空统一性的联觉。因此,布拉佛的作品向我们呈现、我们也应该从中体验到的,便是处于这些抽象状态及其相应实体化之间的视觉堆叠与循环。
布拉佛在她的全新装置中,以缝接、编织及组合实现了概念的马赛克,进而展示了图像的收集与编辑。布拉佛也运用颜色创造有形的对比,一种由于在作品中循环的时间所获得的物理体验。在五个萤幕、三座投影机以及声音的环绕下,观看者体验到的是“超韵律”(hyper-rythm)。对于布拉佛而言,我们的肌肤就是这些感官形式的转译器。她认为,身体就是形式与内容建立交流的场所,是一场对话、是这些要素之间激荡出的一种平衡。在这个概念架构下,认识并理解表面的人就是能体验深度及虚无的人。就如同保罗·瓦勒里(Paul
Valéry)曾经说过的:“肌肤就是最深刻的东西”。然而在此同时,布拉佛也受到对未来的机械式幻想所启发:机器人可能会将世界视为一个像素化的污渍;因此她使用科技来建构片段与粒子的组合物——也就是多个现实碎片的动画拼图——,让观看者能升华到另一个境界,在那里可以看到其他可能性,也就是平行现实及发现的存在。
Manolo Gonzalez 马诺罗・冈萨雷斯
马诺罗・冈萨雷斯(Manolo González)出生于1965年在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出生于艺术世家的马诺罗在1984年就读于巴赛隆纳中央大学美术系时,就已显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马诺罗透过古典美学底蕴为基础,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当代风格。马诺罗于1982年举办他第一个艺术展览,并以年仅17岁之姿举行了第一个以使用青铜金属雕塑的创作作品展出,迅速获得众人的瞩目,接着在当地重要画廊Galerie de Saro León 举办了第一次专业艺术展览。马诺罗陆续在国际重要展会上展露光芒:ARCO马德里,MACO第七届哈瓦那双年展(2000),瓦哈卡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
2004),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2007(美国),ArtMadrid 2011年,Just Madrid 2012。
公共艺术作品方面,马诺罗的作品更是为世界各大机构以及基金会所珍藏:像是拉斯维加斯帕尔马斯,Maphre-Guanarteme(拉斯帕尔马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或者雕塑美术馆莱加内斯(马德里),美术实加那利岛学院。有相当数量的作品珍藏于基金会与大学,这些馆藏作品遍布在大加那利岛,特内里费岛,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马德里)的不同城市,以及需多是私人收藏。从作品材料的选择上,马诺罗一开始使用青铜,并认为青铜是雕塑最直觉最有力量和表现,在这几十年来,马诺罗不断研发和探索第二个他认为可以同样表现出优美线条和强而有力的耐久材料,他成ꔊ\的发展出不锈钢丝网系列作品,钢丝网本身的穿透度和轻盈的质地,使马诺罗更易于表现的古典美学比例和当代艺术所追求的力量感,质地和材质之间的虚实反差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特质,从古典的卡拉拉到大理石雕刻,马诺罗巧妙的使用钢丝网展现出当代雕塑的优雅与力量。
Michèle Magema 米谢尔.麦格玛
米谢尔.麦格玛(Michèle Magema)是一位刚果—法国的影片、表演及摄影艺术家。她在 1977 年生于金夏沙民主共和国,然后在 1984 年移民至法国巴黎,随后便于该地居住至今。在 2002 年她获得了 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的艺术硕士学位。她参与了“再现非洲展览”(Africa Remix Exhibition)。她的作品在布鲁克林博物馆、赫须宏博物馆、哈林工作室博物馆雕塑花园的全球女性主义展(Global Feminisms)中展出。她参与过一些艺廊及博物馆的展览,包括罗什舒亚当代艺术分馆(Departement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Rochechouart)、马尔默艺术中心(Malmö Konsthall)以及格拉茨美术馆(Kunsthaus Graz)。麦格玛是很多专文的主角,例如瑞秋.多纳迪欧(Rachel Donadio)在 2015 年为《纽约时报》所著的〈从刚果探索艺术世纪〉(Century of Art From Congo)。
麦格玛将自己的作品置于所谓的过渡区域之中,那是某种她所创造的心灵空间或边界,位于“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之间。对她女性身份的探索由于在时间、记忆与历史之中被剥夺了家乡,因此反映出一个其身份完全不具异国色彩的女性。对她而言,关键的重点在于培养个人的故事以及集体记忆与历史间的交流。麦格玛游走在一条界线之上,在她的两边分别是个人经验的侷限和集体焦虑所包含的宽广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