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散/夹层独白》于艾君、张光琪双个展
展览日期 ▍2018/06/09-2018/08/18
开幕茶会 ▍2018/06/09 18:00-21:00
开放时间 ▍周二-周六 13:00-19:00
展览地点 ▍十方艺术空间(台北市中山区德惠街51号)
=================================================
于艾君:
我的作品通常以涂鸦、行动、绘画与装置的“中间物”和(动画)视频实现,用以探究“形式”与作为形式出处的世界的联系。至于绘画,更多时候,我是将“绘画”整体性地作为一种使用或干预工具,而不是在(传统)绘画的范畴内安全地经营某种一劳永逸的风格。因此,我一直尝试将涂鸦、素描、物与诗,甚至更多的“不动产”混搅至更广阔的领域,以期实现自洽逻辑下的“媒介虚无”和当代艺术的表达平权和思想自由。我认为自己的作品“永远关乎克制的情感现场而非视觉数理”、“关乎刹那而非永恒”,因此,我愈来愈以极大的兴趣将那些“社会主义市井形式”以
“低科技”的方式,转换、改编成绘画或其他媒介的作品,它们矛盾化地结合了自传和政治、无聊和恐惧、戏剧化和俗世荒凉。在此过程中,行动性(绘画)所带来的未知性常常使得蛛丝马迹在弱控中成为主角,我谓之“神秘的行动”。
本次展题名为“涣散”,这个具有所谓气象和意象的词汇实际是中性词,具有多重指涉,这里不仅意指具体作品的语言面貌和气质,也是我借助绘画这种手段所展开的媒介想象,当然,也提示了来自复杂的当代艺术现实和社会现实对创造力的围攻与要求,作为艺术工作者,在面临此种焦虑的时候,我的体会是,惟有开放地接纳这一切并以“去中心”的方式将进入使用考量和表达逻辑的资源进行重新编排,才可能化普遍存在的焦虑为个人表达契机。
张光琪:
《变脑(Being John Malkovich)》电影主角史瓦兹(Craig Schwartz)在婚姻失败后,任职于某大楼的七又二分之一层,并在发现且走入一扇暗门后,随即走入知名的马克维奇(Malkovich)先生脑中,并得以通过马克维奇的眼睛看事物。或许是七又二分之一的夹层特性,以及进入他人视野凸显了的交流性质,某种程度具体化了一种关于自内不可见向外进行联通交流的拓朴想像。
人类这种内外互相进行交流的欲望及揣想其来有自,多表征了原初的宇宙创生观,诸如早期道教的混沌观与饮食器物、古代的占卜、星相学,甚至是现代摄影观相术,不管是投射自身于外,还是相信具体可见形像中暗藏与人相通的抽象通则,暗示出的是人和宇宙自然相对应的思维,及从认识外在事物以定位自身的现象。渐渐地,古代具有神话色彩的宇宙自然想像语境,在文明及现代化之后,逐渐转变成将事物视为能以理性来认识把握的客体,确立了人做为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分化。但是,现代性的危机(美学或人文与社会冲突),却是再引发人对这远古的内外交流想像的欲望
的主因,产生了某种怀旧主义。正是这种怀旧主义启动了这种交流,是在时间而非空间的想像与记忆。郁伯曼(Georges Didi-Huberman)亦曾语众心常地道出“面对图像便是面对时间”的症候性图像想像。《夹层独白》便是这样一种从时间向度进行怀旧想像的实践尝试,由两片透明压克力板悬置出的以撕、黏组合形成的不规则片断纸形,或由绢布、画布重叠的层次光影形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