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海龟硕
Full-time 经历:香港IBD(一年多)、台湾FA
Part-time经历:管顾(非MBB)、IBD、其他有的没的
选项1. 台湾小私募(有海外背景,LP都是境外人士,但台湾估计没人听过)
AUM USD 150M+
看投资产品以前有做PE(一级)
但因为没什么好项目可以投(台湾好项目不缺钱,烂项目没人要)
近三年改做二级市场(long only偏多)
接触的金融商品种类比较多元,台湾跟海外市场都有做
基本不用加班
选项2. 台湾券商RA(有说做得好可以优先升分析师,但本人半信半疑)
覆蓋范围做科技领域(说太白怕被认出来)
要加班 而且内部有说近年来研究所人员持续缩编
因此估计loading之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Pay的话 1>2
因为对台湾市场不熟,想请教未来职涯发展哪个比较有帮助?
1的话输在brand ,但跟台湾前几名的券商关系很好,研究资源是够的,但不知道以后跳槽
会不会受阻碍
2的话钱比较少,但以后跳自己或其他的AM可能比较顺利?只是比较操
本人因为过去经验已经被操怕了
现在有点烂草莓心态
只想躺平但又矛盾地纠结未来
其他投信投了跟面了都没什么下文
台湾有几家相对有名的PE则是没上
麻烦前辈们多指教,感谢
作者:
Hori (把辣拔八巴7)
2021-12-25 22:55:001啊
作者:
p456801 (koro)
2021-12-26 02:52:00秒选1
选1的原因是因为相对钱多事少吗?虽然这个缺也是蛮难得的(前手刚离职不久才有的缺)
作者:
aikotoba (aikotoba)
2021-12-26 04:00:00因为2就是比较烂的选择
作者:
chiz2 (chiz2)
2021-12-26 07:25:001啦
所以去1的话,其实也不会因为没什么名气,以后不太顺喔
作者:
jackyown (JACKYOWN)
2021-12-26 08:50:00选一会可能路线很难回到一般的金融机构吗?
作者:
tim8238818 (AAAAAAAAAAAAAAAAAAAAAAA)
2021-12-26 13:01:001是Q开头的那家?
作者:
cscwq (cscwq)
2021-12-26 16:35:002要先蹲后跳(外资)
作者:
Stunish (Adilraid)
2021-12-26 19:34:002很肝 钱少 (by朋友
作者:
tirple (Lynch)
2021-12-27 00:06:0012赚钱的方式不是靠写报告
以美国的业态 选项一也算小型Hedge fund 了 不过台湾人好像还是习惯说这种做二级的私募是PE
我很困惑在香港做过IBD的为什么会考虑做台湾的RA…外商IBD或Sales没机会吗…
IBD跳S&T这跨越更大吧……我主要也是投PE为主 有香港同事就跳去某外资PE 我回台湾有很多原因就是了 另外台湾外资IBD一个萝卜一个坑 通常还需要比我更资深的才有竞争力
作者:
SMIC5566 (目标是foundry厂前三名!)
2021-12-31 22:21:00对你而言,1会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进去私募学习二级市场投资其实是好的,如果你有一些积蓄,自己参与二级市场投资创造业外收入,同时也在小私募学习不同金融商品以及投资风格,锻炼出二级市场投资能力,可能可以跳本土寿险投资研究,投信主被动,银行交易室,证券自营交易,这些都是二级市场,虽然薪水不会有香港高,但是凭自己能力做到财富自由的人也是有的。如果你不是富二代,趁这个时候转型二级市场是好的,一级市场投资比较适合富二代。另外,虽然外资名称上好听,但二级市场就是比对市场的判断,不是名称好听或是薪水高低可以改变的。二级比一级透明多了,会赚的早退休了。你去2,只会不停参加法说会,研究台湾那些中上游的科技业供应商,眼光侷限在台股还有消息筹码~趁年轻多碰不同市场跟策略比较好。也没必要像本来侷限在IBD,PE这种吃背景的。香港IBD整天什么升迁合伙人,还跳PE,真在二级市场闯荡的会说,追求30多岁财富自由,自己出来开对冲基金~整个心态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