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una (una)》之铭言:
: 目前在蒐集国内MA的相关资讯,为了一年后做准备
: 有一本书MA宝典有介绍各家外商本土MA的两年后薪资落点与升迁
: 看起来中信的薪资和升迁都很快,问了学长姐也的确是
: 听说国泰最近也满敢给的,但是职级好听度差很多,两年可能是高专襄理的
: 中信或外商都挂经理了
: 而看米卡的书有提到MA的生活型态,感觉外商还是很吸引人
: 但是我观察一些报导,外商银在台湾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本土获利应该乐胜
: 不知道这几年大家选外商和本土的态度有没有不同了?
: 我还在想未来准备要以本土为主还是外商为主,还请大家分享看法~
: 如果表现好,在外商升的快,还是本土升得快
: PS 听说有个学长汇丰MA,八年升到资深副总,这是不是超强啊!
待过三间外商,没待过本土银行
基本上,外商"获利绝对值"不如本土大型银行是很正常的
因为外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分行家数,和员工总数普遍比本土大型银行小的多
但如果你去计算ROA和ROE的话,外商银行的ROA,ROE通常是比本土银行高的
还有一点,外商银行的许多获利是记在台北分行或甚至是直接记在海外母行帐上
至于薪资的话,外商还是比较敢给,所以猎人头跟我谈本土银行的职缺时
本土银行比较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薪资较少,年休假也较少
当然外商敢给也不是凭空给的,外商的业绩压力和精简淘汰也比较严苛
尤其如果遇到全球要缩编时,命令下来就是砍人
以你问的汇丰为例,汇丰2010年全球开始瘦身,从33万人瘦身到28万人
那时候台湾的汇丰也是跟着大瘦身,遇缺不补,两年不到,台湾汇丰就从3400人降到2400人
精简的幅度将近1/3,这样的精简幅度应该是本土银行很难见到的
如果你要钱多,外商钱确实比较多
我以前的台大同学,刚毕业时,进外商的少,进本土的多
工作几年后,几乎能跳外商的都跳外商了,留在本土的已经很少了
主要原因就是薪水.
不过,薪水领得多,外商瘦身时如果老板觉得你不值那个钱,你也是优先被砍掉的对象
各有利弊,看你自己如何权衡了
不过,坦白讲,现在是外商大瘦身的年代,新鲜人想进外商没那么容易
就算进外商,想要拿高薪也必须挤进核心部门,否则待遇和福利也没有本土银行好到哪
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