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ei2008 (Wei)
2015-07-13 02:57:50原文恕删
非商科刚出社会踏进金融业的时候,我也曾经当过几年柜员,刚去没多久就发生金融海啸,
现在约七年过去,还在银行任职,但这辈子不想也不会再回去作柜员了
当柜员的时候,
面对分行各式各样的客户,要亲切要专业之外,作帐还要快狠准,
推销信用卡基金保险是基本款,后来听说还有房贷车贷,
所以要在作帐快狠准之余采双核心运作,推销可以让分行赚钱的产品
面对分行同事,吃饭太久,叫号太慢,抓帐是大忌,跟隔壁切现金还要小心翼翼
当柜员的那几年学习到了很多事情(现在数字键跟计算机打超快XD),
看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客户,尤其是理专的大客户们,不乏政商界的名人跟他们的家人,
羡慕著别人定存是几百万几百万在作,汇款是千万千万的进出
台币柜,外币柜,放款,理专,生态都很不一样,但是都在同个屋簷下共事
第一年年薪约50万,那时候算著公股行库的13%存满还有其他福利加一加,
年薪可以到70-90万,好羡慕,
在柜员的期间,听到许多说法,慢慢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
主要是柜台是成本单位,不会帮银行赚大钱
想想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以下个人浅见,有误请见谅,也欢迎指教
台币柜收个手续费几十块几百块,对银行来说根本不赚钱
外币柜虽然手续费比较多,跟客人议价敲汇可以帮分行赚的更多
但放款才是银行真正的收入来源,然而在近几年巴塞尔相关规定下,越来越要求资本,
放款是会占资本的,资本有限,所以不需占用银行资本却可以帮银行赚钱的理专也很重要
所以,我在做一个公司不重视的工作?真的吗真的吗?
而且我还做得苦哈哈,领取著很难在大台北生活的微薄薪资,
还要这样下去过20-30年吗?发生一些事情之后,毅然决然提出离职申请
离开的时候,主管劝我好好想清楚,银行相对外面其他产业薪资不错,
而且这间公司相对其他家来说福利也相当好,但我还是离开了
经历了一段时间,因缘际会,辗转找到了其他银行核心单位,又作了几年
回首当初的决定,我更确定那是相当明智的
核心单位看到的业务更广,是这间公司相对重视的,
因为一个单位做得好或不好可能影响银行数亿甚至数十亿的获利,
薪资成长幅度也是远高于柜员(可参考下方1111银行办事员平均年资与薪资),
工作时间也较弹性,吃个一小时的饭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务,
也学习得更多,参与内部与外部的教育训练,让我觉得是持续在成长的
因为持续进修与接受新知,关注到了这几年的一些议题(如下台湾与大陆新闻)
不禁让我替还在分行的前同事们担心,
如果说,小米执行长雷军的名言:站在风口上,连猪都会飞
那位在风口下,可能老鹰都飞不起来,
如果作对产业抓好时机,前途无量,相反的情况,前途可能就无亮了
银行组织架构真的很庞大,银行没有不好,
是有些位置真的没有太大贡献但是又必须有人作,
如果哪天这个产业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
那些没有太大贡献的位置可以不需要那么多人作了,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脑海中忽然飘过了国道收费员的新闻
一样都是大学毕业进银行,柜台月薪3万,第一年年薪40-60万
有些银行有些单位,却可以月薪5-8万,第一年年薪100万
再过五年,差异可能是月薪3万5,年薪60-80万 v.s. 月薪7-10万,年薪100-300万
十年二十年之后,差异就更大了
现在的选择,现在的危机意识,现在的研究与思索,对于未来影响都是相当大的,
当然就算这辈子都领着数十万到顶多一百万上下的年薪,在分行过著朝八晚七的日子,
到底好或不好,是见仁见智,也与个人生活目标有关,
至少我不喜欢,很讨厌,也很害怕这样子的人生
以上浅见,以下新闻,供您参考,祝您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2015/7/7 台湾新闻
金管会规画/银行年底前 提数位转型计画
(网址过长,不想缩,可自行GOOGLE)
2015/3/20 大陆新闻
警惕 银行柜员失业潮:工行柜员一年减万人
http://wechat.fingerdail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698&mobile=2
1111网站 银行办事人员 之工作甘苦
http://knowledge.1111.com.tw/vote.aspx?dutyB=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