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抽书] 家庭/两性《变身后妈》

楼主: rosebyrne (螺蛳拜恩)   2020-03-17 22:22:28
※两性/家庭《变身后妈:打破坏皇后诅咒,改写伴侣关系与母亲形象的新剧本》
一、活动办法:
1、抽奖活动页面
http://bit.ly/33n3tz4
请在本则动态下‘按赞’+‘留言’索取。
2、留言请告诉我,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希望哪位知名人物当你的父母?(包含二次
元角色),例如:
“《变身后妈》:为什么我爸不是李嘉诚?(误)”
3、完成以上步骤,即拥有抽奖资格。
二、奖品介绍:






◆抽奖名额:《变身后妈:打破坏皇后诅咒,改写伴侣关系与母亲形象的新剧本》(两名)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0/3/21(六)晚上十二点截止,届时将于粉丝团公布得奖名单
◆中奖公布:2020/3/21(六)晚上十二点
◆请正取得奖者于2020/3/22(日)晚上十二点前,回复寄件资讯,超过领奖期限未认领者
由备取递补,寄送仅限台澎金马。
三、读后心得:
“如果你已经尽力了,停止努力也没关系。”
提到“继母”这词,你会想到什么?
邪恶、阴险、恶毒、偏心、虐待继子女?
西方童话有坏皇后想方设法毒死白雪公主;东方有“芦衣顺母”,继母给亲生儿子穿棉袄
,给继子闵子骞穿塞芦花絮的假棉袄(仔细想想,这两位继母都特地“客制化”,挺用心
的);闽南语有句俗谚“春天后母面,欲变一时间”,形容春季气候多变,如喜怒无常的
继母。更别提一拖拉库电视、电影、小说中对继母之刻板印象,“继母”这位置,还真不
好坐啊~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温丝黛.马汀(Wednesday Martin)以《我是一个妈妈,我需要柏金包
!》一书闻名全球,擅长以人类学专业闯荡纽约上东区,用犀利风趣笔锋剖析社会现象的
她,也是一位“继母”,并为此所苦。
无论是耶鲁大学博士、畅销作家身分,或自豪之幽默爽朗个性,在两位正值青春期的继女
面前,都毫‧无‧用‧处!长年累积的自信在一次次对仗下土崩瓦解,温丝黛开始质疑自
己,或许她的确是个刻薄坏心肠的后母?
为了解决长存于人们心中之“继母”议题,打破母亲神性与伴侣关系迷思,温丝黛再次执
笔写作了《变身后妈:打破坏皇后诅咒,改写伴侣关系与母亲形象的新剧本》一书。
本书结合自身经历和多位继父母、继子女的真实人生故事,从童话、历史、心理学、人类
学与社会生物学观点出发,以严谨态度及活泼笔触探讨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强调“在身
为母亲之前,我们也是一个女人”,“要先爱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重心”,因为就算付
出一切,其他人可能也不会爱妳。
老天鹅哪!别说继母,就算是生母,在东方社会讲出此番言论,大概会被观念老派的人浸
猪笼水刑,贞节牌坊还没立起,便轰隆隆地像骨牌般倒塌了,被严词指责:
“孩子是最重要的,别那么自私!”
“妳不是好妈妈!”
“妳缺乏母爱!”
“当妳的小孩真可怜!”
由于多数人对母职的过度神化和过度期待,身为一位母亲若没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
好像有罪似的?女人可以扮演许多社会角色,母亲、女儿、姊姊、上班族、主管、更是独
立的个体。当母亲会牺牲很多,但不代表得牺牲做人的权利,故书中言:“如果你已经尽
全力了,停止努力也没关系,请重视自己的需求。”
除了破除束缚母职之神性枷锁,作者进一步探究男性心理,有时咎于造成孩子破碎家庭之
愧疚心态,男方习惯逃避现实,让“闯入者”女方收拾善后,导致重伤伴侣关系(先把装
死这只鞭数十,驱之别院);也有可能,男方因离婚面临沉重财务及情绪压力,恐惧再次
搞砸事情,害怕触怒子女或伴侣而不敢动作,此时顺畅沟通管道和婚姻咨商是救命索,先
厘清问题所在,再开扁也不迟(咦)。
书中亦针对不同形式、状况的“继亲家庭”提出具体可行改善建议,例如:勿将所有精力
都投注在孩子身上,被其喜怒哀乐牵着鼻子走,在关心和放手间取得平衡。且于一开始便
建立明确家庭阶层,夫妻教育方向要一致,避免孩子钻空隙,使父母左右为难。这些建议
不仅限于“继亲家庭”,对一般家庭也很实用。
由于个人目前尚未嫁给拥有广大葡萄园、宏伟古堡和世袭贵族封号的单亲爸爸,暂时毋须
烦恼如何和继子女相处(大概选择野放吧)(喂喂),所以我最喜欢本书的部分,其实是
从童话故事和历史层面探讨“继母”象征之符号。
譬如从白雪公主、灰姑娘到糖果屋,继母一再以杀人凶手、女巫、贱女人等面貌出现。实
际上,在《白雪公主》和《糖果屋》的原始版本中,痛下杀手的人皆为生母。为了让故事
不那么骇人听闻,后世用继母取而代之。
由此连结到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30年的火把杀人魔”:艾德娜‧芒布罗和丈夫罗夫共同
抚养八岁的继女希尔达,希尔达因公寓起火死亡。当社会大众发现艾德娜是“继母”而非
“生母”时,陪审员开始觉得无血缘关系的继母有可能做出丧尽天良的事。
即便无直接证据证明,且生父罗夫也有嫌疑,艾德娜依然被判有罪,因为故事里永远存在
作恶多端的继母、受骗的父亲和无辜被害者。直至如今,孩童捣乱揭发继父母真面目,促
使全家破镜重圆,永远幸福快乐美满的剧本不也常在好莱坞上演吗?

另一个有趣的章节则是从社会生物学观察鸟、蜜蜂和白额蜂虎的“动物版”继父母会怎么
做,由此对照人类行为。
从演化适应角度观之,抚养继子女,只会散布对手的基因,所以替代性伴侣不会协助抚养
,反而倾向杀婴,例如接掌狮群的公狮会杀掉小狮子(辛巴啊啊啊~)。
然而当繁殖地或交配对象稀少,为交换与对象繁衍后代的机会,继父母转而愿意投注在继
子女身上,像小丑鱼、某些狒狒或白额蜂虎。此类互惠行为亦见于人类,为了好对象和稳
固家庭,新伴侣尝试接纳与投资,对双方都有好处。
看到这里,你应该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了。无论是继父母或生父母,他们都是普通人,有
普通人的感受、普通人的负面情绪,不可能一味付出。当社会要求父母“无私”贡献时,
不妨想想所抱持之扭曲想法是多么“自私”。

首刷限量送“变身后妈”两款插画海报:“继母地狱”X“邪恶女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