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勒索

楼主: ubuntuptt (企鹅)   2017-03-02 17:26:41
作者:周慕姿
原文网页: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114
你的人生,都在满足别人吗?试着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再问问
自己:“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愿意拿我的人生去满足别人?”
什么是“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是知名心理学家苏珊‧佛沃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情绪勒索
”常见于许多人际关系中,包含职场、亲子、夫妻、朋友等。
情绪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使用要求、威胁、施压、沉默等直接或间接的“勒
索”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这些感受就
会在被勒索者的内心发酵、造成伤害。
为了减少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顺服对方的要求,长久下来,形成了一个
恶性循环,被勒索者让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决定与行为,失去了“为
自己做主”的自由与能力;最终,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这过程中消耗殆尽,直到其心
力一滴不剩为止。
在我开始从事心理咨商实务工作后,时常遇到有情绪困扰的案主前来求助。当我陪案主一
起检视自我的情绪状况时,时常会发现,案主或许正处在一段权力相当不平等的关系中;
可能案主身边的重要他人,正好是一位情绪勒索者,而对方与案主都不知道。
一旦与案主开始讨论,对情况抽丝剥茧,使其慢慢发现自己的情绪困扰与压力,其实是来
自特定的一段关系中时,有些案主会觉得相当意外:
“怎么会这样呢?他其实也对我很好/很照顾我/很爱我,难道他不在乎我吗?为什么他
要勒索我?而为什么我们都没有发现?”
对啊,“情绪勒索”,听起来是如此不舒服的互动关系。“勒索”这种行为,不就应该是
“勒索者毫不在乎被勒索者的心情,只一味地要求被勒索者满足自己欲望”的行为吗?为
什么会出现在对我们相当重要的关系中?
当你看了“情绪勒索”的定义,检视自己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发现符合以上陈述时,或许
你会心生疑窦:难道对方不在乎我吗?不爱我吗?他是故意的吗?就是想让我痛苦吗?
实际上,有时身为一个情绪勒索者,他并非有意识地进行“情绪勒索”的行为,而是在面
对自己的需求时,他习惯使用这样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或许没有发现,这对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他在面对“需求没办法被满足”的恐惧
中,可能就会张牙舞爪,想要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无任何余裕去注意到你的感受与需求。
但相对地,之所以能够开始“情绪勒索循环”,也代表你愿意接受情绪勒索者的勒索手段
;你愿意提供你的资源,以满足他的需求,借此安抚你心中的不安、换取内心暂时的平静

不要忘记:唯有你接受勒索,这场交易才会成功。
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情绪勒索?
看清楚了“情绪勒索的样貌”,然后呢?有的时候,即使我们看懂了,却仍然无法摆脱情
绪勒索。
“我明知道他在对我情绪勒索,但我没有办法拒绝,怎么会这样呢?”当有这种感觉时,
你可能会很讨厌自己的软弱,甚至陷入什么都不能做,不能改变的无力感中。
但实际上,即使看懂了“情绪勒索”的样貌,那仍然可能让我们暂时无法动弹。
会有这样的状况,并非因为你太软弱,而可能是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可能是你根深柢固的恐惧、焦虑与害怕的情绪太强了。
其二是,太过在乎别人感受的你,被这些焦虑与害怕,引发了你“习惯性的罪恶感”。
什么叫做“习惯性的罪恶感”?
这种罪恶感,在你面对别人有所要求,而你自己的感觉与情绪跑出来,有点“不想答应”
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因为它的出现,又是这么真实的情绪,会让你以为“我真的做了不
好的事情”。所以,因为这个罪恶感,你觉得不答应的你根本就是个“自私的家伙”,于
是,你可能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一般的罪恶感,在我们做错事时,它的出现,是提醒我们可以弥补,可以让我们与其他人
的感觉变得更好,也是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情绪。但是,这种“习惯性的罪恶感
”,它让我们以为我们做错事了,但实际上我们没有。
这种罪恶感,只是我们从小到大养成的一种“习惯”。一旦我们没有符合别人期待,达成
别人要求,还有,重视自己感受的时候,它就会跑出来。
也就是,当我们没有把别人的感受需求放第一位时,对于某些人而言,就很容易跑出这种
“习惯性的罪恶感”,让自己以为:自己重视自我的感受是错的。
原本,“罪恶感”就是一种利他的情绪,因为有这个“罪恶感”,使得社会的道德秩序能
够有相当的维持,可以说,这是一种“被教导”而形成的感受。而“习惯性的罪恶感”,
是一种被教导、训练而成的、太过利他的一种情绪。
这种情绪让我们非常不舒服,而只有当我们总是以他人为主,把自己放到最小时,这种情
绪才不会出现。否则,只要我们一想要重视自己需求,甚至觉得自己是对的时候,这种罪
恶感就会被立即召唤出来,像是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告诉我们“你这样不行”:
你应该要满足别人的需求。
你应该要做到别人的期待。
你不能对不起任何人。
你应该学会自我反省,而不是责怪别人。
你一定不能拒绝别人,要让大家喜欢你,这样你才有价值。
类似这样的教条,慢慢累积训练出“习惯性的罪恶感”,让你完全不敢违抗。一旦要违抗
这种教条与情绪,就会感觉极大的焦虑,使得最后你仍屈服于别人的期待与需求中。
容易陷入情绪勒索的人,时常是因为在过程中被引发了这种“习惯性的罪恶感”。有这种
“习惯性的罪恶感”的人,当你被情绪勒索时,遇到以下情况,你可能会有这些反应:
‧当对方贬低你时:
你一方面知道对方说的并不合理,但忍不住自我怀疑,觉得“会不会我真的有错,而我不
知道”?
当别人说你“做得不够、不好”时,这种“没达到别人期待的感觉”,很容易召唤“习惯
性的罪恶感”,让你忍不住自我怀疑、自我检讨、自责,却忽略了对方的行为其实更不妥
当,甚至根本不尊重你。
‧当对方引发你的罪恶感时:
“我对你那么好,你居然这样对我?”
当对方要用一些话语引发你的罪恶感时,其实对于有“习惯性的罪恶感”的人而言,这是
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你很容易就会因为对方的一些话语而感觉到罪恶感。甚至,如果对方是有意为之
,你的感受会更强烈、更难挣脱。
面对这些话语,你可能被你内心的那些“应该”的教条困住,对于自己没有按照对方的方
式去做,会使得你产生很大的焦虑,这焦虑使得你宁愿放弃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转而迎合
对方的期待。
‧当对方威胁到你的安全感时:
当对方有意、无意地,借由一些方式威胁你的安全感,或你最重视的事物时,例如:
“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
“你继续如此,我可能不再给你这么高的评价。”
***
“习惯性的罪恶感”会使得你面对这样的威胁时,出现极大的焦虑。
当对方直接威胁你的安全感,“习惯性的罪恶感”警铃大作,你完全无力抵抗,你只能尽
力拯救你的自我价值,所以面对这种如此强大的生存焦虑,你只得按照过去你学会的唯一
方式,去拯救自己的安全感,也就是:“就按照对方的期待与要求去做吧!唯有按照别人
的要求去做,我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让自己对自我的感觉好一点,才能继续生存在这个
世界上。”
如果上述的状况,就是我无法摆脱情绪勒索的“内心小剧场”,那么,我该怎么做才好?
from 宝瓶文化《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作者: rickw6609   2017-03-07 22:35:00
我昨天才在书店看到这本书耶~~看到书名很好奇,就翻了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