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51295
观念粗叙(四):生命运动形态
作者: 陆章
【正见网2016年02月22日】
七、生命运动形态
如果以人类角度能否观察到有无生命形态为划分标准的话,那么宇宙可以分为物质世界和
生命世界两大领域。
生命领域的运动形式已具有生命和意识因素了,信息成为了最主要的研究对象,物质和能
量退而成为信息的载体和通路。生命运动之间进行的主要是思维信息的传递与更新,是高
层次的复杂运动形式。
从运动与静止的角度上来观察研究生命与物质,也只限于我们肉眼观察到的表面空间里,
如果深入到微观的粒子层面如分子、原子、电子、夸克等粒子层面的时候区别就荡然无存
了,在粒子层面里生命体和物质体所呈现出来的都是高速的粒子旋转和运动了。
从最低层次的机械运动、电磁运动、热运动、化学运动、原子运动到高层的生命运动和思
维运动所呈现的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可以相互作用,甚至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特定条件中当思维所产生的信息能够自由地穿行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时必然使物质的质量
、能量、信息基本构建因素出现变化和转化,这是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待千万年就已经存
在了的各种修炼。当然,我们并不认可这种认识方法,因为这还是一种非常局限的认识方
式。
如果说这世界是唯物的,那么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物质的终极呢?如果有人说这世界是唯
心的,那么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精神的本质呢?人们只能够肤浅地了解各种各样的生命现
象,却无法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有效实在的终极探索。
目前人们都只是在人类的感官和仪器的感知尺度内各自去建立了一些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
而已。
现代科学的基石就是一些公理,所谓公理不过是一些未经证实却被大家默认成立的规则而
已。从这个角度说,现代科学就是一个建立假设中的空中楼阁,一群美丽的海市蜃楼。
就目前现代科技所能够认识到的理论中,质量和能量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如果建立一套信
息的控制系统,使能量也能被信息所控制。超越现有科学水平去推理一下,如果信息真的
可以在某种特定系统中控制能量,能量和质量又是可能互相转化的,那么宇宙中的万物不
就是都可以被信息所控制的了吗?信息又是思维所生成的,那么在特定系统或者特定条件
中的高层次的思维不就是可以控制宇宙万物的吗?
如果有生命能够完美地掌握宇宙中各种运动形式里的信息、能量、质量三大因素时,他不
就是具有了传说中大神通了吗?当生命达到了这种完美如意的程度时这世界对他而言是唯
心的呢?还是唯物的呢?这个问题还有价值吗?
我们用肉眼观察物质,加上僵化的唯物论观点会觉得物质是很密实的,但这只是一种肉眼
的感官所看到的表现形式而已,物质从微观里往下探索到一定的时候就是高能粒子的世界
,并不存在我们肉眼观察到的静止坚实的表面物质存在状态。
在肉眼观察到的空间里物质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是静止不动的,这也是造成我们认为物质是
没有生命的主要依据之一。
肉眼给我们造成了物质只能够展现低层的运动形式的虚幻认识。
当我们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空间时发现生命与生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是分离的,以
静态的方式存在着。
石头放在山上或者木家具放在客厅里,它们与周围的环境之间会有一个空间的间隔,可是
你往微观看到了粒子层面时,世界将变成弥漫一切粒子世界,肉眼所认识到的分隔在哪里
呢?
如果我们再追查下去直到无限小无限小的粒子接近空无时,空间的存在形式还能够是我们
肉眼感受到的状态吗?
八、人的认识绝不是宇宙真相
我们头脑中的各种理论和观念总是会把我们的思考维持在表面肉眼所观察到空间中,看起
来那些关于物质的各种科学观念似乎总是能够成立的。
现代科学对人类最大的一个贡献是把我们所居住的充满了生命的声、色、香、味,充满了
爱恨情仇的情感和欲望,充满了美术、音乐、建筑、诗意、充满了美、丑、强、弱,遍处
展现出天意神恩,曾经天地人合一与无穷奥秘的多彩生命世界变成了一个冰冷、坚硬、无
色、无声的死寂世界,变成了一个可以量化的物质世界,变成了一个服从机械的运动规律
可用数学来计算运动形式的世界,使人类精神生活从原来多彩的生命领域在不断地向死寂
的物质领域里没落。
世界被我们认识成什么样子是受到感官尺度的限制的。我们在物理中、在化学中、在生物
等科技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在哲学中、在宗教中、在人生的经验中所传递和表达是人
类集体和个人认识结果的集合。
比如那个月亮,天文学家告诉我们月亮是一个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我们人能够用眼睛看
到月亮是因为月亮把阳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了,这是天文学家向我们传达了他们关于月亮
的科学认识结果。
对月亮那个摄影艺术家又是如何认识的呢?摄影艺术家会拿来一张很漂亮的以月亮为主题
的夜景拍摄照片,那么这月亮的照片就是摄影家向我们传达的艺术家所认识的结果。
中国古代老百姓又是如何认识月亮的呢?他们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说,嫦娥就住在月亮上面
呢。
我们人所居住的时空是用人体感官来观测和感知的,加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
背景、不同的民族传统、不同的科学素养、不同的社会背景的差异,我们人类就对这个空
间中的万物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观念和认识结果,这些对万物的认识结果就留住在这一
时期的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形成了人们共有的集体意识,我们人类就把这些对万物的认识结
果等同了万物本身来理解了世界。就像刚才说的摄影家拍摄的月亮的照片并不是月亮本身
,那个月亮还在天上呢?是不是?但我们在理解中就把那张月亮照片完全等同了月亮的本
体。
我们再引申说,就像那些无神者们,因为在他们观念中的宇宙是没有神存在的,那么他们
就坚持认为既然他们大脑观念中理解的宇宙是无神的,所以宇宙就是无神的了。
反过来说那些有神论也是这样的,许多有神论他们相信有神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感知到或
者真的能够认识到神佛的存在,而是因为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宇宙是有神的这么一
个认识观念,他们的根据就是他们的大脑中认识到的宇宙是有神的观念,所以他们就认为
宇宙就是有神存在的。
也就是我们人类就把自己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结果等同了宇宙的本身,可是这完全是错的,
无论是有神论者或者是无神论者,无论是唯物论者或者是唯心论者他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
结果是绝对不可以跟宇宙的真实划等号的。
把今天人类所有的知识不管是唯物的,不管是唯心的,不管是宗教的,不管是科技的,不
管是传统的,不管是艺术的,不管是历史的,不管是当今的全部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的知
识体系,那离宇宙的真相还不知道有多遥远呢?
事实上我们人真的是把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看法等同了宇宙万物本身,把我们各自的
认识等同了真实的宇宙万物的本体。
不足两岁的孩子你把月亮指给他看他是不一定能够理解月亮是什么的,可是他也同样看到
了月亮了啊!可是一个天文学家在看月亮的时候他可能会告诉你月亮在什么时间会发生月
蚀。换上另外的人看月亮他仍然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
世间的万物只有当我们能够理解和观察到它的时候才会变得有意义,可是这又带来另外的
一个后果,我们会把这种认识当成了被观察和认识到那个事物本体,我们就会对事物形成
一个固定的看法和观念,可是这种观念的形成又是受制于我们人类的人体的感官的尺度的
。
古代的时候圣人们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每个
认识者都充满了真实感的对一个被认识的对象有了局部的了解,那么每一个认识者便都把
自己认识当成了那个被认识对象了,但那怎么可能呢?每一个盲人都把自己对大象的认识
当成了大象,而同样的道理,这些科学也好,宗教中的人士也好都是把自己对宇宙万物的
认识当成了宇宙和万物本身。
想要把常人对宇宙的认识观念和宇宙本体划上一个等号,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啊!可真有
不少人是这么干的,这才是真正的无知和愚蠢。
九、肉身的感官尺度
人体感官的尺度又叫感官阀限,人在感知外部世界时有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是靠视觉感官提
供的。
人的眼睛能看得见的就叫可见光,波长为380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就是可见光谱。这个
范围的光线进入眼睛时先进入到角膜,然后通过眼前房,再通过瞳孔进入晶状体,最后通
过玻璃体投射到视网膜来成像。
眼睛利用晶状体来调节物体的远近,晶状体通过改变聚焦物体,变薄聚焦远处物体和变厚
聚焦近处物体,眼睛利用虹膜内肌肉的舒张和收缩改变瞳孔的大小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
量,眼睛基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处理可见光而使人看到景象,可见光之外是肉眼看不到的
。
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低于16赫兹的振动是次声波,高
于20000赫兹的振动是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人的耳朵不能听见的。
当声音刺激经过耳朵传达到内耳柯蒂氏器内的毛细胞时,引起毛细胞兴奋,毛细胞的兴奋
沿着听神经传达到脑的听觉中枢,这就产生了听觉。
音响是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引起的心理量。声波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听起来就响,就是大声
,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听起来就弱,就是小一些的声音,人的音响的感受范围是0~120分
贝,120分贝以上的声音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压痛觉。
人能够品尝的味觉的温度在10~40 ℃之间,其中以30℃时味觉最为敏感,味觉与颜色的
三原色相似也有四原味,即甜、酸、咸、苦,据较早期的生理学说称所有的味觉都是由四
原味混组而成的。
人体其它的感官也是一样都有一个感官的尺度和阀限值,超过了这些尺度感官就不能够感
知了,这样就造成了人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来认识世界,更浩瀚无垠的宇宙对人体器
官来说其实是隐蔽起来了的未知世界。
如果人类眼睛的观察尺度能够扩大到可以观察分子那一粒子层面,那么世界在我们的眼里
就不再是光滑的了,而是所有的分子象无数弥漫的、运动的、有间隙的细沙组成的粒子世
界了,世界将在我们眼里将弥漫成分子的铺天盖地的沙尘暴。
如果肉眼放大的倍数再大,大到能看清原子、电子的话,那么我们看一个迎面走来的少女
也会变成一袭可怕的巨大的粒子风暴铺天盖地而来,当然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情况并不是这
么真实可怕的情况,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含羞的邻家的少女,所以我们在谈论邻家的少女的
时候,我们只需要去讨论她成绩好不好,她的父母是如何的喜爱她,而不需要去讨论一股
有生命的粒子风暴了。
如果我们眼睛可见光的尺度能够扩大到红外线、紫外线、X光等光谱,那么我们眼中的世
界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那时我们还将具有透视能力。
如果我们人类耳朵的感知尺度能够扩大到超声波,那么我们人类将可以象蝙蝠一样可以靠
听觉探索世界了。
在上古时代人类的圣人和智者们就已经知道了人体的感官尺度是很有限的,老子说过:“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苏轼《题西林壁》还有一句诗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是在讲
眼睛看物体是有尺度限制的道理,太大的物体就看不见了,太远的物体也看不见了,太小
的物体同样看不见。
你再摸一下你放电脑的这张书桌,还能确定你所看到是真实不虚的吗?电脑的萤幕也是使
用许多细小的色光点来表现图象的,显示屏就是通过我们的肉眼缩放功能将这些色点综合
成像的。这种成像的原理又称为色光三原色的加色法成像原理,人的眼睛通过各种看见光
的波长来感受出无数的颜色,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都是可以由三种最基本的色光即红
(Red)、绿(Green)、 蓝(Blue)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红绿蓝这三种基本色光就
是目前公认的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同时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在眼中产生
白色视觉,三种光的强度都为零时,就是我们视觉中感受到的黑色,加色法原理目前被广
泛应用在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工业产品中。
绘画中有许多画派里也是运用小的色块、细小的线条和细小的色点来刻画要表现的物体的
,你近看时就是一些色块、色点或者是线条,稍隔远一点看,我们的眼睛缩放功能就能把
这些色彩单位点、线、色块综合成完整的图像了,而这种成像原理又称为三原色的减色法
成像原理,在印刷、油漆、打印、绘画等靠特定的介质表面的反射光线而使肉眼产生的色
彩,就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光线形成色彩,所以这种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
法原理。
减色法原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就是我们平常熟悉的青
(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有时候在一些旧制的教科书里也称为红、
黄、蓝三原色。我们的肉眼也同时是运用这种能够放大和缩小物体的功能来产生视觉的成
像原理而把我们这个空间中细小的细胞、分子等微粒看成了这个样子的。
如果我们能够极大范围地打破和扩大这个感官的尺度,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发现物质也是有
思维的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