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第一次上榜,但我没想过从普考走到高考,竟然花了我快九年时间。
(扣掉写论文和当兵也还花了七年),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为了
鼓励像我一样在职准备,或者对文化行政仍九死不悔的朋友。
在这次考试之前,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了,因为考试不会是生命的全部,
庆幸有一个安慰的结局。不论普考或高考,我都是看板上前辈的书单和自己有兴
趣的书来准备。原本以为普考上后高考应该不会等太久。但进入文化单位后,
尤其是一线业务单位,频繁的自愿加班算是常态,还要应付繁浩的报表和民代需求
也曾几个月没时间回家,我妈打来问我说:你到底是去当公务员还是去开
公关公司?我还真答不出来...
但有暗的地方必定有光,好几次我都想转职系了,但接触过的人和团队就会
从记忆拉住你,例如有时我会拿出屏风表演班解散前写给馆方人员的感谢小卡,
又或者只是原住民朋友的一句:“祖灵会保佑你的”,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这次分数没有特别高,算没有偏科吧
文行60
艺概79
本国文学69
文化史56
人类学69
文资53
考不好的科目也就别说了,本国文学、艺概、人类学分享一下今年答题方式
一、本国文学
因为是本科,所以我的习惯是从先秦到后现代,每一个时代的风格都要记住
2位作家2本作品,这样才能举例,例如这次考的日治女作家或现代文学。
其次,我会稍微延伸书写,例如日治女作家我带到一些五四影响,冰心到杨千鹤
,以及杨对后来的影响,答题配置大概10(前置背景)+70(内容)+20(影响)。
版上前辈的书都足够,只是看愿不愿意花时间用自己的方式整理...
二、艺概
这不是我的本科,但大致延续上面那种写法,如现代建筑就先介绍风格派、
新造型再转入包浩斯和影响。这次比较讶异的是黄土水那题25分,我想是因为
谢里法老师的故事让这题写起来像在听书吧,包含如何是帝展雕塑第一人,
进而影响陈澄波参加帝展等等,这些小故事都立了大功。
三、人类学:
有一本台湾人类学成果回顾的书(之前前辈书单有),真心建议静下心来看看
台湾研究的成果,将很多有趣的研究纪录下来,例如民族学发展、社造、文化与
商品化等,都可以让没有边界的题目,增加不少血肉。
简短心得,感谢前辈的贡献,也希望还在准备文化行政的朋友
不论最后有没有走上这条路,都能保有对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