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教育行政高考增额上榜心得

楼主: liian (三也)   2017-12-11 00:07:32
在备考时受到国考版许多照顾,前人的心得文和大家的情报都是我在备考之路上的良伴
虽然迟到有点久而且分数也很丑,但还是希望能带给还在奋斗的战友们一点启发
一、背景
国立大学生物系毕业,有教师证,教政所硕士班就读中
人权图:
国文 54 (测:20;作:22;公:12)
法学知识与英文 70
教育行政学 44
比较教育 45
行政法 51 (申:13;测:38)
教育心理学 55
教育哲学 73
教育测验与统计 59
二、准备过程
【历程】
从决定跳离考教甄的船后,就去补习班蹲了一年当全职考生,中途有幸考上研究所,第二
年就去研究所一边备考一边念书
104地特 第一次报名考试,当时补习班的课还没上完,加上自己根本也没准备,去考试时
感觉自己就是陪公子进京赶考的下人,而且还不是书僮,只是负责赶车的车夫
中间穿插几次考研究所当练笔,莫名其妙备取上榜,决定去念个硕士压压惊
105高考 比前一次地特好一点,已经从车夫升格为书僮了,可还是分母中的分母、砲灰中
的砲灰。拿到成绩单时,发现心理学只有一题13分其他都0分,废到笑
开始念硕一,并参加系上同学自组的读书会
105地特 被高考时心理学的成绩打击到,加上还在适应研究所,根本没怎么念,考出来的
成绩也是废到笑,书僮年资持续增加中
106高考 考完教育行政学直接心态崩溃,抱着来给便利商店贡献业绩的心撑完三天,本来
放榜前毫无期待,结果被教育哲学carry了一把,救了我一条狗命
【补习班v.s.研究所】
因为大学念的东西离教育行政有点远,所以其实补习班跟研究所对我带来的帮助都非常大
但平心而论,研究所的作用还是大于补习班的,研究所内可以接触到专家大佬们的逻辑和
想法,自己觉得这对答题结构的安排挺有用的
而且补习班的老师必须要慎选,真的真的真的要慎选,有时候别人推荐的不一定适合你,
不适合你的老师也可以轻易地毁了你好几科
但并不是补习班不好,补习班的好处是老生常谈了,它帮你把常考和业界大佬的书都整理
在一起,可以省下很多自己看书的时间。但于此同时,你所接收到的也不会是第一手资料
,而且他也会舍弃掉一些老师喜欢的东西
我自己是觉得教育系的老师很强调“脉络”,像是某些现象的前因后果、某个理论出现的
时代背景等等,但这些在补习班的教材里就比较少出现,没有相关学历背景的话,就需要
自己看专书才能补足。这也是我这次考完高考后反省的结果,就是专书、期刊、政策时事
的阅读量不足,只要考的内容一超出常考范围就会惨死
【读书会】
进研究所之后加了两个读书会,一个是所上同学组的,第一阶段一起念书做笔记,第二阶
段开始看考古题写架构再一起讨论,第三阶段则是模拟考+讨论
另一个是高考前班上同学组的战斗营,就是疯狂写考题&练统计,然后一起再一起讨论
有战友一起讨论考题帮助真的很大,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思路或是自己的盲点,而且为了
怕拖累别人会尽可能地跟上进度,对我这种没什么定力的人而言真的很有效
【时间安排】
因为是全职考生,所以除了上课的时间外,大部分都拿来念书。念书的地点也不会固定,
看当天心情和起床时间决定要在学校或家里念。念书的时间则是找每天精神最好的时候,
我自己是傍晚到凌晨三四点时注意力最集中,所以常利用这段时间看书或写报告。念书的
进度则是跟着读书会的计画走,再针对自己的弱科加强,不过常常赶不上进度,搞得焦头
烂额就是了
我认真念书的前提是心情好和情绪稳定,所以休闲娱乐上还是该吃吃该玩玩,不过还是会
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也减少了很多看电视的时间,变成在看书时听实况or
广播,帮自己集中注意力;本来有在玩的线上游戏也由手游取代了,每天吃饭&吹头时顺
手解一解任务,让自己脑袋能稍微放空一下
三、各科准备
【前言】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喜欢的不一定适合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老师/念书方法最重要
【共同科目】
1.国文
作文随缘;选择题吃老本;公文考前一天把格式&常用句背一背就裸体上战场了
2.法学知识&英文
英文吃老本;法绪和宪法只听了补习班几堂课和总复习,挺喜欢韦伯老师的上课方式,考
前只看他给的图表和总复习笔记
【教育行政学】
补习班是王濬上的,算是专业科目里挺喜欢的老师,讲义中有补充不少专书内容和时事,
准备时主要都是看他的讲义。专书只有看硕班必修老师指定的教材(而且还没看完),期刊
则都是为了做报告看的,没有针对时事或政策,所以就爆炸了
※参考书籍:
王濬的讲义、谢文全(2016)教育行政学、教育圆梦网_各国教育政策时事当前重点
【教育心理学】
补习班的课上了几堂后,老师从乔伊变成板书、讲义排版都很玄幻的思泽,觉得思泽的课
可能要有点基础会上得比较开心。在下慧根不足又没有相关背景,直接上到怀疑自己智商
。后来自己念时改看乔伊的课本,搭配小花老师的教育心理学鹰架图,也有买张春兴老师
的书来拜一下码头,结果考了我没看的章节ㄏㄏ
※参考书籍:
乔伊(2016)教育心理学、小花老师(2016)What's the 教育心理学鹰架、张春兴(2013)教育
心理学重修二版
【比较教育】
补习班的老师是萧世苍,上课极其喜欢画架构图,但用色很多而且字不大,让喜欢坐后排
的我很痛苦,而且花在画图的时间有点久,我自己是觉得有点儿浪费时间。但前排同学感
觉起来都上的挺开心的,所以我想他的上法还是有人喜欢的。这科因为变动性很高,很爱
考时事,所以后来也没怎么看专书,而是以政策时事为主
※参考书籍:
杨深坑、王秋绒、李奉儒主编(2014)比较与国际教育(只看重点章节)、教育圆梦网_各国教
育政策时事当前重点、国教院_国际教育电子报
【教育哲学】
也是以补习班欧文的讲义为底,再加入专书内容作补充,也有修硕班的课试图搞懂哲学家
们到底想干嘛。自己写考古题之后觉得有些常见的题目,比如各种伦理学、各种规准、杜
威的各种看法等,所以会针对这些常见题多做练习。另外这次运气很好,想说亚里斯多德
的德行伦理这种怪题目都考过了,再不考一下女性主义or论辩伦理学没道理吧,就被我赌
中哈伯玛斯了
※参考书籍:
欧文(2016)教育哲学、吴靖国(2009)教育理论、邱兆炜主编(2003)当代教育哲学
p.s.欧文老师的FB超有趣的,我每隔一阵子都会点进去看一下纾压ww
【行政法】
当初看板上心得很推林清和陈治宇两位老师,也有人建议没底子的人可以先林后陈,刚好
补习班两位老师都有开课就都去听了。但碍于课程安排,我是先陈后林,等到都上完之后
再回头听一遍陈神的录音党复习。刚开始上课时,因为没什么底子加上还没上法绪的关系
,上到简直怀疑人生,但后来越听越有趣,反而变成所有科目里最有兴趣的一科也最有自
信的一科。但也因为这样,把时间都拨去念其他科目,反而在考试时被行政法之神赏了一
巴掌
※参考书籍:
林清(2016)行政法总论、陈治宇(2016)行政法
【教育测验与统计】
1.教育统计
只有算完补习班吴迪的讲义,没再多买高明的书来算。吴迪讲课的速度偏慢,但对生统都
在睡觉&翘课的我来说刚好。另外,我也有去旁听硕班的教育统计,学校的统计课比较重视
原理和报表,刚好也符合最近的考题趋势,所以帮助很大
2.教育测验
测验其实没怎么念,补习班的萧世苍也讲得挺简略的,曾经有过花了三小时在讲怎么写题
(然后还画架构图),讲义内容也比较精简,所以我一直认为测验没什么要念的,直到我考
前买了高明的书才发现测验内容包山包海......。也因为这样,两题测验考的奇烂无比一
题四分一题五分,只能握著成绩单哭着感谢老师的同情分,不过这也怪不了补习班啦,毕
竟是我自己偷懒想只靠补习班讲义闯关ㄏㄏ
四、总结
废话很多,其实总结就是两点:一、多念专书、期刊、政策时事;二、多写题 & 找人一起
讨论。
在考试的路上,一定会有很多让人想放弃或怀疑自己选择正确性的时候。我认真念书的动
机就是想要打脸不看好我的人 & 超过我讨厌的人,完全就是靠负面能量在支撑。但每个
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负面能量对我的效用比正向能量还要来的大很多,找一个对自己最有
效用的动机,比较能在迷惘和沮丧时支持自己继续前进
最后希望各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念书方式 & 早日上岸!预祝各位金榜题名!
作者: blueone0913 (悠悠)   2017-12-11 00:22:00
推推~恭喜!觉得你的描述好好笑XD
作者: butmyass (洒利与爵克)   2017-12-11 00:45:00
千篇一律
作者: Frank8584 (雪介)   2017-12-11 03:47:00
恭喜上榜
作者: minahome (mina)   2017-12-11 08:38:00
公共政策平台有"公务员休假以小时计"的提案,如果您赞同恳请帮忙附议并广为宣传,感谢您 https://goo.gl/XqzKuo
作者: york1115 (Rev34)   2017-12-11 09:03:00
有上就好 成绩不重要 恭喜
作者: asas40123 (米粉)   2017-12-11 20:46:00
恭喜~
作者: alice097683   2017-12-12 00:25:00
我教育行政学地特练笔也写到怀疑人生T_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