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5年律师上榜心得(劳社)

楼主: chen19910731 (被太阳追着跑的孩子)   2017-01-04 21:23:15
【成绩】(2015 / 2016)
一试
刑法刑诉法伦・・・・112.4 / 113.8
宪法行政法国际法・・111.8 / 118.8
民法民诉・・・・・・109.4 / 102.4
商法法英・・・・・・92.00 / 72
2015年总分425.6(录取标准378.4,排7xx名)
2016年总分407.0(录取标准376.4,排13xx名)
二试
宪法行政法・・・・・93.00 / 92.50(30 / 21 / 14 / 27.5)
国文・・・・・・・・62.00 / 70 (申36测34)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104.5 / 111.5(19 / 14 / 20.5 / 9 / 49)
商事法・・・・・・・38.50 / 37 (8 / 8 / 8 / 12.5)
劳动社会法・・・・・53.00 / 49(4 / 15.5 / 8.5 / 21)
民法实体・・・・・・59.50 / 95.5 (25 / 35 / 35.5)
民法综合・・・・・・79.50 / 82 (13 / 16 / 53)
2015年总分490.0(录取标准496.5)未录取
2016年总分537.5(录取标准502.5)排名5X / 183
【背景】
大学非本科,研究所就读科法所。今年虽是第二年参加国考,但两年加起来
实际有在认真读国考的时间约五个月。去年全力拼考试的时间是6月初~8月初
的一试,一试考完后因为一些人生规划的因素,跑去忙别的事情,直接海放
国考。今年八月前则都在写论文拼毕业,只有一试前临时抱一下一试的佛脚,
但一试考完后则立马开始读二试,从8月初一路拼到10月底的二试。
(去年考的时候是硕三,今年考的时候已毕业。)
因为这两年准备国考的期间都相当地紧凑,身为专业守财奴,我不会砸大钱
在我没把握会有收获的地方上。所以,我从未补习,没有看过函授,也不曾
买补习班出的(复习)讲义来看。在这加总约五个月认真准备考试的过程中
,我只读教科书、参考书及解题书,并作成笔记,最后“一本书主义”多数
是自己整理的笔记,并全部带到考场(反正也不厚)。
各位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这样考得上实在很扯,我也觉得有点扯(误)。
但我要强调,在科法所三年的过程里,除了某些老师不对我的tone之外,我
都有用尽全力在跟课与读书,尤其行政法、民总、物权、亲属继承、刑诉这
几科,学校老师教得极好,我也有在跟课时一并把教科书、参考书完整读过
一遍,并整理出自己的笔记。所以,我实际在拼国考时是事半功倍的。各位
如果还在学校修课,能的话还是好好珍惜教学认真的老师(认真学习是对认
真教学的老师的最大鼓励),珍惜当下的读书时间吧,说不准这会成为让你
日后上榜的垫脚石。
以下仅分享书单、我个人使用书籍的方法,以及应考的小技巧。准备历程我
就不写了,毕竟一般人不会把5个月拆成2+3在两年内来准备吧?
【书单及个人使用方法】
打*号表示大推,解题书皆为准备二试时才开始看。
[宪法]:
宪法要义/李惠宗-跟课时使用。
*宪法题型破解(学稔)/姚明-
准备二试时我只读这本,我的读法是把这本解题书当教科书来啃,以考试时
能如法炮制本书内容为最终目标。我主要背诵的内容有:
1. 哪些基本权会引哪号释字,如平等权必引485,今年律师宪法第一题我
认为有平等权,就直接抄了这号解释跟解释文内的帅句到考卷上。
2. 应该抄什么帅句?如言论自由可以抄509“……国家应给予最大限度之
维护,俾其………之功能得以发挥”,之后可以利用无脑抄帅句加分的
时间来思考其他内容要写什么,一举两得。
3. 其他相关释字,如平等权还有释字365、618、666可以背一下字号与案例
事实,免得题目事实跟这些释字背景一样,但却面临引不出解释的窘境。
4. 熟悉一下作者怎么操作比例原则,不用背,考试时掰得出来就好。
[行政法]:
行政法要义/李惠宗-跟课时使用。
*行政法题型破解(学稔)/周董、周凌-
行政法比较庞杂,我就没像宪法那样做笔记了,这本我主要是熟读,培养对争
点的敏锐度,知道考题在考什么,争点有哪些,甲乙丙说要写什么这样。最后
再搭配我研究所跟课时自己整理的笔记本来看。
[宪法、行政法其他重要准备资料]:
近一年释字,行有余力准备到两年-
我自己是有把字号跟大致内容(是否违宪?理由?)全部背起来,考题看到一
模模一样样的案例事实时,开心的把字号写上去就对了。
近一年最高行政法院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我也是都背起来了,我自己背的有:争点、每个争点有哪些甲乙丙说、实务采
哪一说等。
去年司法官直接拿释字、决议的案例事实来考的有两题,去年律师考一题决议
,今年司法官考两题,今年律师没考(应该吧?)。整体而言,背这些东西的
投资报酬率很高。此外,以上资料最好是自己整理,有时补习班或坊间参考书
会挑“重要”的释字给你,但有时出题老师就爱考冷僻的争点,辛苦唸了半天
结果考试考的刚好漏掉,不是会当场吐血吗?
[刑法]:
*新刑法总则/林钰雄-
写的太赞了,我跟课时翻了一遍,准备一试时又翻了一遍,并顺便整理出一本
约18页b5大小的笔记,从此之后就不再翻书了。
*刑法分则新论/卢映洁-
分则就那样,每个条文都有他的争点,这本整理得极清楚,读熟就对了。我后
来直接在攻略式六法的刑法法条上做笔记,没另外写笔记本,一试后就没再翻
过任何书了,只翻法条。
*刑法经点试题精解(高点)/金律师-
算是我的解题书吧,但这本比较篇参考书性质,我主要是看解题架构而已。除
此之外,我没买其他解题书了。
*修法文章-
今年没收新制上路,有读一些没收的文章。重大修法可能需要自己找一些文章
,或是一些出版社脸书专页分享的讲座来看,这些资源都可以加减用一下,以
避免当年考出来,像今年律师就考了没收……的刑诉考题(出题老师:Surprise!)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上下/林钰雄-
因为当时来我们研究所上课的欧律师教太好了,使我对这门课充满了爱(不是
对老师充满爱,不一样欧),因此这两本书我极其认真地读,当然也有读完,
但没另外整理笔记。
*刑事诉讼法一本通(高点)/欧律师(就是我刑诉老师本人)-
刑诉没整理笔记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有这本轻薄短小但却把争点整理得非常详
尽的参考书,适合已经把刑诉读过一遍的人当考前复习的读物使用。我刑诉的
一本书主义是用这本,后来也有带上考场。
*刑事诉讼法实战解题书(高点)/黎律师(原读享艾斯)-
版上已推到翻,我就不解释了,考前我有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并把比
较不熟的内容补充到上面那本参考书里。
[刑事刑诉其他重要准备资料]
该年度的决议可以留意一下,避免被突袭。另外有些非常重要的释字跟决议,
它的字号跟内容我认为都是相当值得花脑容量来背的,像是102年第13次与
释字582。
[商事法]:
看了我的分数就知道我商事法颇厂,这是被我彻底摆烂的科目,所以我也就不
给书籍*号了。因为我没认真读过,不能不负责任乱评论……
公司法(高点)/邱律师-
先前跟课时有草草的唸过一遍,但只唸到股东会结束,后面内容因为学校没教,
我也没兴趣读,所以彻底摆烂。
公司法题型破解(学稔)/杨翰、齐轩-
今年律师二试考前一周扫过一遍。这本有点问题,有些拟答内容过少,与该
题配分显不相当。但这本好处是争点整理得很清楚、精简,是考前快速复习
公司法的好物。
保险法(高点)/邱律师-
先前跟课时有草草唸过一遍,但因为那时老师不上课(同学轮值报告),也
无期中期末考,所以唸得很糟糕。就我读起来的感觉,这是本不错的参考书。
保险法题型破解(学稔)/海青-
这本我觉得写得满好的,答题很详尽,有些复杂的题目他还会爆字数把题目
答完成XD这本解题书在某程度上可以当参考书用了,如果嫌邱律师的保险法
太厚,我觉得读这本应该也足够。
证券交易法(高点)/邱律师-
学校完全没教,我也完全没兴趣去读它,只有在准备一试时读了操纵市场、
短线交易及内线交易这三章,其他全部放生,直到二试时我的证交法还是如
野生动物般的自自冉冉。这科我有买学稔的解题书,但我心无余,力也不足
,所以翻都没翻过(摊手)
[劳动社会法]
劳动社会法题型破解(学稔)/尔毕特-
我劳动社会法只念这一本书,方法是把他当教科书+参考书+解题书在念,直
接把拟答内容整理成笔记,然后之后只看笔记应考。我用的是2015年版的解
题书,那时劳工保险条例的题目极其困乏,我是直接不看了,以致于我完全
没准备劳工保险条例,考场上就现场翻法条,找看起来比较顺眼的法条来抄
,然后瞎掰争点,再唬烂肯定说跟否定,最后采一说这样。
[民法总则]
我这科主要读学校上课讲义,把讲义读的非常熟,无另外整理笔记。
*民法总则/王泽鉴-跟课时读过一遍。
民法总则题型破解(学稔)-我没很认真读,只大概看一下如何写答案。
[民法债编]
*债法总论、债法各论/李淑明-
这是我少数用教科书在准备国考的科目之一,因为这书写得真是有够好,
而且每单元都会详解一题实例题。准备二试的时候,因为债法投资报酬
率爆低,所以我把这两本书打散成每天读一点(每天50页以内,看章节
安排),并且确实整理自己的笔记,以加深印象。书唸完,笔记也写完
了,之后就只读笔记跟解题书,不再回来翻教科书了。
*债法题型破解(学稔)/张璐-
这本最大的优点是算满薄的,很符合债法在国考投资报酬率很低的这个
现实,加上这本解题解得也不错,所以在读完教科书后,我有把这本解
题书好好的读过一遍,比较不熟的争点或学说则补进我的笔记本里。
[民法物权]
我这科主要读学校上课讲义,把讲义读的非常熟,无另外整理笔记。
*民法物权/王泽鉴-上课用书,有看完一遍。
*物权法题型破解(学稔)/唐浩-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解题书,解题解得很好。因为物权投资报酬率非常高,
在二试前我有安排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读这本书。
[亲属继承]
我这科主要读学校上课时抄的笔记。
*身分法题型破解(学稔)/大迈、雷霸龙-
虽然有几题我挺质疑拟答的正确性的,但大多数的题目都解得很好。由于
身分法亦是属于投资报酬率非常高的科目,在二试前我有安排一段完整的
时间来读这本书。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上下(读享)/乔律师-
我第一次读这两本书的时候即是我第一次认真接触民诉的时候(学校上课
我都在打混),时间点是去年准备一试前,约6月初至7月中这段时间。因
为那时对民诉不熟,这本书很多内容我都有看没有懂,所以我就想说“打
底”、速读过去有个印象就好,当时系以每天100页的速率把他们K完(这
样子也是读了整整两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二试前我也没再读过。
*这是一本民诉讼法解题书(读享)/薏伟-
神作。我把这本书当教科书+参考书+解题书在读,并且拿起来膜拜(不对)
边读边整理笔记,把所有争点分门别类通通抄下来。具体来说,像是“共同
诉讼”类型很多也很复杂,我就把每一种类型的共同诉讼都整理在不同的b5
笔记纸上,以一页为限,上面有完整的争点、不同学说内容及考试时写哪种
比较好的说明。书读完笔记也整理完,之后就只读笔记。
[民法民诉其他重要准备资料]
一样的,近期最高法院决议还是得注意,像今年司法官物权就考104年第3次
【(准备)考试技巧】
我觉得,考律师,技巧、侥幸、小确幸、充分发挥小聪明的重要性有时候比
实力来得重要。当然基本的实力还是要有啦,唬烂甲乙丙说的时候总不能抄
出师表吧。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己是要知道自己的唸书习惯、习性、弱科、强科;知彼并不是要摸清楚出
题老师的底,而是要知道各科配分、投资报酬率及答题技巧等资讯。最后两
相综合,拟定最适合自己的读书策略。这比认真唸书更重要。
举例来说,我商事法彻底摆烂其实是我经过利弊分析后“决定”这样做的。
我非常清楚知道商事法是我的弱科,因为我根本没认真上课,也从未唸完过
。我也知道我对商事法一点兴趣都没有,就像我讨厌吃芋头、蜡笔小新讨厌
吃青椒那样,硬读也是提不起劲、吸收很差。但是,逃避是可以的吗?我看
商事法总占分只有100分,但是有整整三大科要读,投资报酬率好像很低;
再加上依照我去年考试经验,完全没唸但是很会唬烂,还是可以拿到1/3的墨
水分数,再怎么强也不过进步13分拿一半分数,再烂也就是目前这样而已。
衡量我自己时间有限、读商事法的成本很高但效益很低等因素,我决定直接
放弃商法,把商法三科全部挤到律师考前一周来读解题书。结果今年有读反
而考得比去年没读更低分,还好我没花太多时间读XD。
考试技巧1:小题大作
今年律师刑法第三题虽然考了没收,但竟然考在刑事诉讼法,我相信这是大部
分考生都始料未及的。我现场翻法条翻了大概5分钟,后来有找到应该要抄的
法条(刑诉133条以下)。可是,这题只抄法条+简单涵摄应该会很惨,占分30
的题目却只能写约一格的篇幅。所以我就先花了一格半的篇幅把修法理由大书
特书一遍,我还提到旧的没收制度因为不能追征或没收那些给了第三人的东西
,这使得台湾成为“犯罪天堂”,而本次修法可谓使台湾的没收制度脱离恐龙
时代(我考卷真的这样写)。我这题拿了20.5分,看来这可能是出题或改题老
师想看到的内容。所以,如果发现题目单纯,可以试着小题大作,多写一点立
法精神(没唸过其实也可以自己乱掰立法精神)的东西在里面,会赚分数的。
考试技巧2:综合题与亲属继承先写
刑法、民诉这两张考卷可以考虑先写最后一题,因为最后一题占分最重,优先
写比较不会因为紧张或时间压力导致失误。占分比重大,失误造成的损害也就
会大,先写主要是为了避免这个。至于答题时间还是得按照分数来等比例分配
,不可恋栈。民法则可以考虑先写第三题,再写第二题,第一题最后写。因为
亲属继承题型通常会比较繁复、细节多,又需要计算,但这科的好处是不难,
先写也是为了能放松心情来写,确保答题正确、加减乘除不出错,让亲属继承
的分数能尽可能到位。物权则是涉及的法条少,争点也就固定那几个,很值得
维持愉悦的心情来好好写这题,以尽可能避免失误。去年我从一写到三,后来
因为时间迫近导致太紧张,亲属继承漏了几个争点没写,加减乘除也算错,整
个不知道在干嘛,然后分数炸裂。今年反过来写就没重蹈覆辙了。
考试技巧3:唬烂、试着抓争点、瞎掰正反两说
考试时一定会遇到完全看不出争点、没唸过的争点或不熟悉的题目。但没关系,
自己不会别人也不会,这时候就看谁比较会掰了(然后看谁运气好,乱掰还能歪
打正著)。需要乱掰的情形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实例题,但题目读起来会让人
觉得“哪里怪怪的”。如今年亲属继承那题,丁男婚前财产有房子一栋,婚后设
定抵押而且也被拍卖了,得款600万。这时候这600万到底要算婚前财产还是婚后
财产?在没读过有关学说或实务见解的情况下(我真的没读过QQ),我就掰甲说
:以婚后财产论。乙说:以婚前财产论。最后下结论:以婚前财产为当,因为我
认为这样比较公平。至于实际上这里到底有没有争议,以及实际上有没有甲乙两
说呢?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但以事后诸葛、从我这题的得分来看,我认为这个争
点是需要处理的。
至于题目有明讲争点,或采申论提问法“请问实务或学说上对此问题有哪些讨论
?”的,因为争点明确,此时先把争点明确化,然后再掰出结论相反的肯定说与
否定说,最后附理由讲自己的立场即可。我的经验是,这样写完,即使不知到自
己在写什么,多半都还能拿到将近一半的分数,若真的不幸争点整个打歪,至少
、至少、至少都还有1/3的分数,不无小补阿。
所以,平常要多练习打嘴砲,考试用得到。
以上,我觉得我今年能考上,考试技巧、逃避不愿面对的商事法、侥幸与运气真
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希望我这篇心得文对于将来要准备考试的同学也能有所助益
,把所有有用的小技巧、小聪明全部用在考试上^_____^ 当然,凭实力是更好的
啦XD
作者: ouch4102 (去你的偏见&傲慢)   2017-01-04 21:52:00
恭喜!!
作者: white74912 (一鸣惊人)   2017-01-04 22:48:00
作者: miababy (悠游)   2017-01-04 23:05:00
感谢分享!
作者: dennis1203 (ds)   2017-01-04 23:49:00
谢谢分享
作者: tiagome (tiago)   2017-01-05 02:29:00
推学长
作者: FairPrice (安南人)   2017-01-05 14:5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