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考二级水产技术上榜心得

楼主: megafy (megafy)   2016-12-05 21:44:39
文代po,但此文章不小心被我放在资料夹内,
最近整理档案才发现ORZ…虽然是去年心得,
还是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版友们~~~~
104年高考二级水产技术上榜心得
有幸于104年高考二级水产技术类科榜上有名,
这要感谢许多前辈、学长姊的分享以及考前常在国考版潜水,
得到许多实用的考试资讯与技巧,
但水产技术类科在板上一直没有心得文,
期望本篇能对未来要参加本考试的版友有些许的帮助。
背景:
大学: 国立大学水产相关学系毕业
研究所: 国立大学渔业科学研究所毕业
工作: 103年研究所毕业后,参加高考二级水产技术类科考试,
但第一阶段未达录取标准落榜,后在渔业管理相关工作11个月。
104年高考二级考试:
一、考试成绩:
共同科目:
国文:39
英文与宪法:25 (共同科目分数超烂,第一天考完共同科目当下真的觉得上榜已无望)
专业科目:
水产综论: 62
水产资源学:63
高等鱼类生理学:59
海洋生态学: 62
第一试笔试成绩:55.6分 (录取标准:52.50分)
第二试口试成绩:83.0分
总成绩:61.08分 (录取标准:60.56分) 排名5
二、准备方式:
共同科目:
1. 国文:只准备公文部分,其他就尽量写,尽量答。
公文基本的格式要会,基本上格式对,没有离题,公文都能得到十几分。
2.宪法与英文:英文只有考前看以往考古题的类型。
宪法如板上大众分享,看释宪,考题不确定性很高,
个人觉得很难掌握,也可能我考前一个礼拜才看,所以有看无懂。
共同科目只占笔试成绩10%,因此相对来说比较不用刻意准备,
但是当大家的专业科目成绩平均起来都差不多时,
共同科目的成绩反而变的是关键了。104年因为我宪法写太久导致英文没写完,
白白的失了好多分,考完完全绝望,虽然后来第一试录取,但口试前因笔试成绩近,
觉得很抖..因此共同科目还是要看自己的情况来评估了。
笔试专业科目:
1.水产综论
这一科每年出的方向都很不一定,结合海洋渔业和养殖渔业产业的时事状况,
但偶尔也会出基本题问这些产业近年来遇到的瓶颈与解决方法之类的,
这种题目就一定要掌握住。平时多注意渔业相关新闻,渔业推广、
国际渔业资讯或水试专讯,平时我都利用休闲时间来阅读,
很适合当调剂身心的科目来服用。如果是重要议题会常出现,
看久了自然而然就可以记得。另外渔业法规定的相关保育措施也要知道。
近年看水产概论的考古题,趋势好像都是出时事题,
但本次考试时,竟然远洋渔业、沿近海渔业、养殖渔业的瓶颈与展望以及
休闲渔业和近年常出现的HACCP认证制度的内涵都考了,
这几项几乎是台湾渔业主轴的大方向了,
我之前自己做的笔记都有整理这些考题的制式答案,103年考前一直背都没考,
今年不背了,就考出了! 我在考试时看到这些题目,实在是呕,
很紧张自己写得不好,后来冷静下来,思考平时看的产业新知
以及以前背的印象结合渔业法保育方向,才慢慢的把答案卷写满。
2.水产资源学
这科大学及研究所完全没有学过,
去年我向研究所实验室学姐借她们以前上课的笔记,
然后从头自己学,但我逻辑能力好像不是很好,一知半解的,
可是今年再重读一遍,发现很多观念都通了,
后来看庄庆达教授写的海洋资源管理理论这本书,将观念互通,
之后做考古题理解。另也去图书馆借渔业生物数学来看,
讲蛮多数学公式,需要花一点时间来理解。
3.高等鱼类生理学
大学有修过这门课,上课的笔记很实用,加上学长姐的笔记一起比较。
考古题一定要做,考试常出类似题目,我另外参读作者施瑔芳的鱼类生理学,
在考试时写的越完整越好,近年题目方向似有悄悄地在改变,
好像没有这么直接问出他想要什么答案,
感觉分数不太好拿,因此看到题目时要记得举一反三。
4.海洋生态学
本科目研读邵广昭老师写的[海洋生态学]这本书,
里面也有一些其他专业科目用的到的基础概念,所以这本书很实用,
但重点还是做考古题,及近年海洋生态保育、海洋资源的管理时事都很重要。
第二试口试:
1.依照版众及学长姐的分享,二试口试的第一题,都是自我介绍
(包含学经历及生涯规划),因此我拟了3-5分钟的自我介绍,
稿不用死背,要讲的顺,不然口试一紧张很容易忘记。
2.准备口试的方向和之前准备水产综论差不多,
看近一年的国内外渔业相关新闻政策时事,到渔业署的网站看新闻稿,
再从新闻稿延伸相关新闻及自己的结论。刚好在口试前这一个月期间,
发生了很多渔业大事,而这些大事,最后在口试时都有考。
因为我的临场反应很差,也没参加过高考口试,
所以先用自问自答、自言自语练习,然后考前两天拟一些题目,
请男友当口委我当考生,完整的把口试从自我介绍到测验题演练一次,
把觉得不顺的地方或比较不懂的地方加强,
这样至少在正式考试时,我已经不算第一次面对口试。
口试当天:
口试当天大家都穿着正式套装应考,口试是采集体口试,
依笔试录取人数按准考证分配顺序。
我在第一梯次,这一梯次三人,每次面试时间约一小时,
平均每人大约讲20分钟,进到考场,每人说上摆有铅笔及两张笔记纸可做笔记。
1.开始面试时,脑袋开始空白,心里的紧张无法言喻,
但仍要记得要面带微笑(但当下其实变成了呆笑)。
口委有三人,一位是前农委会沙副主委,一位是台大海研所孙志陆教授,
但是另一位口委我不认识,依照版上前辈的心得,应该是考选部的长官。
2.口试开始第一题自我介绍,包含学经历以及生涯规划,
限时三分钟,我当时是第三位讲,赶紧在脑海中将自我介绍减缩。
3.每个人分别自我介绍后,口委开始每个人轮流出题,
一样的题目每个人都要答,轮流答题,轮流的方式就跟板上前辈分享的一样,
几乎都会限时回答,考生就要在时间内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说出。
4.当天考的口试题目,我只大致记得考题方向而已,因口试时听口委讲题目,
为了能马上完整讲出自己要的答案,所以在关键字上才特别注意
(1)台湾观赏鱼产业...
(口委描述一大段,但大致应该就是说观赏鱼产业的过去未来及展望)
(2)台菲渔业协定…
(口试前几天才发生的大事,新闻报导了好几天,当时有猜想到应该会出这题目)
(3)台日渔业协定…
(大致问能如何修正谈判之类的,我记得这题我乱答一通)
(4)远洋渔船顺德庆888号事件…
(这也是10月发生的大事,台湾因此被欧盟列入IUU渔业黄牌警告,
当时很多新闻以及社论,我大致回答了前因后果跟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改进)
(5)放流鱼苗之争议…
(我大致往放生团体、慈悲心与生态破坏方向回答,但方向不太对,
毕竟放流和放生不一样)
(6)石斑鱼产业…
(脑海中有出现今年达产量倍增计画..然后答此产业的过去未来与展望和推广)
(7)沿近海渔业管理…(这一题能答的方向很广,我往沿近海渔业
应导入远洋渔业的管理方式,如MCS、全面实施卸鱼声明、禁渔期、
禁渔区、总量管制、食安方向等等,沿近海管理之趋势)
到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口委多会要求回答时间在两分钟内,
因此在这两分钟内就必须完整回答自己的想法,
我在考试当下真的觉得脑袋一阵空白,回答也有点错乱感。
高考二级口试成绩占20%,笔试成绩占80%,笔试差1分,口试要4分才能补回,
但口试成绩每位考生约介于区间76-84分,
所以基本上能拉高笔试成绩才是重点。
三、感想结语:
从笔试考完后,原本我对于自己的共同科目表现很差觉得不期不待,
但第一阶段放榜后看到自己录取,又燃起一丝希望。
考选部公布笔试成绩级距后,推测自己笔试成绩排名第六名,
蛮危险的,104年第一阶段录笔试录取9位最后要取6位上榜,
且我和下一名笔试录取考生的笔试分数只差1.2分,担心翻盘焦虑。
一直到口试结束放榜前,我都对自己很没信心,
也安慰自己这次的口试就当一次经验,明年继续努力…….。
甚至放榜日当下我还不敢查榜,
记得10:30时听到电话、LINE、messenger的铃声持续想起,
抱持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接电话,男友恭喜,一开始还不相信,
接着看手机,发现是朋友们的道贺,当下大哭了,
也许是两三个月来的紧张感终于能卸下来的压力释放。
内心对于支持、帮助我的家人、朋友、师长及学长姊深深的感谢。
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家人、男友在我准备国考这段期间的鼓励及督促,
也非常感谢给予我许多意见及鼓励的学长姊及我的贵人阿福大哥,
不厌其烦地分享读书方法,到口试经验谈,让我跳过许多需要自己摸索的步骤。
也一定要感谢文昌帝君及众神明的保佑,
当我在读书迷惘时心灵上有寄托,考试时赐予我不错的考运!
最后谢谢ptt国考版的版友们,每当读书读累了上来潜水,
感觉大家都一起努力着,自己并不孤单,就有了继续读书的动力!
祝福大家考试都能成功上榜,从国考版毕业!!!
作者: popo889 (鸡蛋糕)   2016-12-05 21:50:00
恭喜
作者: alvar (( ′-`)y-~)   2016-12-06 00:00:00
作者: brantya (均)   2016-12-06 00:17:00
高考二级 好厉害 恭喜你呀
作者: s0993569 (carolan)   2016-12-06 03:28:00
恭喜~
作者: leo8847 (阿宗)   2016-12-06 05:45:00
看到共同科目分数笑了XD 原po强者 推
作者: HAVEaCAT (有只猫)   2016-12-06 09:02:00
感谢分享,恭喜
作者: preed (Freedom)   2016-12-06 10:22:00
恭喜你
作者: ella9612   2016-12-06 21:06:00
恭喜恭喜~原po正妹~
作者: noshfju (辅园店长)   2016-12-06 21:53:00
作者: qzpmabba   2016-12-08 18:04:00
恭喜,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