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求功名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楼主: onesadman (一线生机)   2016-06-19 03:40:29
各位国考的朋友 大家好
小弟观察板上有在诵读文昌帝君阴骘文的风气,
但小弟觉得欲求功名,
真的要将自己的身口意"修行"到很善良的地步,
如此则天上的功名阁必有自己的名字,
再加上自身努力研读国考用书,
必能一举得名!
想来想去,就推荐给各位朋友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如果您能有些许了悟,那将是小弟的荣幸!
也顺祝各位能苦读有成、金榜题名。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明朝嘉靖年间,在江西省,有一位姓俞名都,字良臣的人,他为人博学多才,
十八岁便考上了秀才,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俞都到了壮年的时候,
家境贫困,以教书为生。在这个时候,他与十几位同学,成立了“文昌社”,
敬奉文昌帝君。实行敬字惜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口过的善行。
如是者过了几年,俞公的际遇,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命运愈来愈差,经过七次的考试,
都没考中功名。更不幸的就是,愈公妻子生了五个儿子,其中有四个夭折了,
剩下第三个仔,天资聪颖,左脚底生有两粒痣,俞公夫妇很痛锡他,当他如珠如宝,
怎料,他的儿子在八岁那年,在乡里内玩耍,竟然失踪了,遍寻不获,不知所然。
俞公妻子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只剩得一个生存。俞公共有九个儿女,
除了失踪的第三儿子之外,眼前就剩下一个女儿,俞公的妻子,因为想念死了的儿女,
及失踪的儿子,悲痛欲绝,每日以泪洗面,喊到双眼都盲了。
俞公潦倒终年,家境越来越贫困,他自问自己,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
为何上天对他惩罚,如此惨重.所以俞公内心,对上天很埋怨.
不知不觉,俞公已四十多岁,他开始在腊月三十,即是大除夕,写了一篇黄疏文,
在灶君面前祷告,请灶君将他的苦况,转达给玉皇大帝,如是者做了好几年,
始终得不到上天的感应,俞公的际遇依然很差,失踪了的儿子,亦没有找回。
在俞公四十七岁那年的大除夕,俞公与妻子和女儿在家中枯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对,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到一个头戴角巾,
身穿黑衣的人,须发半白,很有礼貌的向俞公作揖之后,就坐下来了。
并且介绍自己姓张,从远路而归,经过俞公的家门口,听到你家里各人,
有愁叹的声音,所以特别前来慰问。
俞公觉得这黑衣人张公很特别,不是一般普通的人,于是对他很恭敬,
并对张公说:自己生平读书发奋,并行善积德,至今功名不遂,妻儿子女不全,
衣食不继,俞公满腹牢骚,继续说,这几年来,每年除夕,都在灶君前,
焚烧黄疏文给上天。他所写的疏文,全部都记得,于是将疏文的意思,说给张公听。
张公说,我对你家里的事,一早已知道得很清楚,张公继续对俞公说:
你的思想意念,太多不正,你意恶太重,而你所做的善行,只是专务虚名,
不是发自真心去做的.但你并没有认真自我反省忏悔,反而埋怨上天,
你每年除夕所写的黄疏文,都是充满怨天尤人的字句,你这种亵渎上帝的行为,
恐怕上天惩罚你,是不止现在如此啊!
俞公听到张公的说话,很惊讶的说:闻说冥冥之中,上天是纤善必录,我曾发誓,
广行善事,恪奉文昌社定下之规条,敬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口过已很久了,
又怎算是尽属虚名呢.
张公回应说:即如敬惜字纸这一善行,你的学生和好朋友中,多数人,
仍用旧书及有字的纸,来抹窗或包裹东西,甚至用有字的纸来抹台,
你每日都见到他们有这种行为,但你从来没有去劝告他们,亦没有解释给他们,
敬惜字纸的重要,你只是在路上,见到字纸便拾回家焚烧,你这样做,只是你自己做,
不理会别人明不明白,所以你这种敬惜字纸的行为,不是发自真心,有什么益处呢?
讲到放生和戒杀,文昌社中每月的放生,你只是随班奔逐,别人搅放生,
你就趁热闹一齐去放生,倘若别人不做,你就不会自动的去放生,
其实,你未真正流露慈悲心的心地,不是真心的去放生.对于动物被宰杀,
你仍然是无动于中呀.你家中厨房里,依然杀虾煮蟹,杀鸡杀鸭,难道那些不是生命吗?
所以你的放生行为,只是表面的虚名,因你从未停止过杀生呢.
说到戒口过这一项,你的口才伶俐,妙语如珠,话语内有不正的意识,与你谈话的人,
常倾慕于你的口才便给,而你说话的时候,内心亦自知有伤厚道,
但当你与相熟朋友闲谈时,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已怒触鬼神,上天记过,
已数不尽,你还以笃厚自居,你欺骗到谁人,难道你欺骗得了上天吗?
关于戒邪淫这一条,你虽然没有实质犯过邪淫的事,但当你见到路过的美丽女子,
你便眼甘甘地凝望,不能自已,内心起了很多幻想,邪思淫念,只是当时没有邪缘相凑.
你自己反省,若对方女子,对你倾慕,对你有意,你能不能如鲁男子,闭门不纳呢?
你还说自己终身没有犯邪色,可对天地鬼神,你真是讲妄语呀.
以上所举出的,是你曾发誓要遵守的戒条,都尚且做得如此虚假,何况其他你没有发誓
遵守的恶行呢.
这数年来,你所焚烧给上天的黄疏文,已全部陈述给上天,上帝已经命日游使者,
每日观察你的善恶功过,数年来,找不到你一件实善可以记录,相反,
在你私居独处的时候,只有见到你内心的贪念,淫念,嫉妒念,偏心,私心,急燥心,
骄傲心,轻慢心,过去心,未来心,恩将仇报心等等,等等,记录不尽,
以上种种恶念,时常存在你心中,上天日游神,己记录得很多,因为你不知自己的错,
没有改过,所以上天对你的惩罚,已一日比一日多,你想脱离你的灾祸,
已经没有机会,还希望上天降福给你,真是大妄想呀.
俞公听到张公一番说话,震撼了他的心,因为张公连他内心的心念都知道,
俞公很惊愕惶悚,伏在地上流泪,哀求张公说:张公你能知上天的事,
你必定是一位神仙,恳求你救救我,张公说:你是一个读书人,读书明理,
亦本来是一个慕善之人,当你听到一句善言的时候,你是不胜感激,当你见到一件善行,
你内心亦会很欣慰,很鼓舞,但很快你便忘记说过的善言,见过的善行.
因为你的信根不足,恒心不固,所以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了事,做表面工夫,
这些年来,你的所作所为,何尝有一件真功实善,更且,你内心满腔恶心恶念,
邪心邪念,起伏缠绵,还责怪上天不给你好报,你对上天的要求,
正如你种了满地的荆棘,但还在痴痴地等待有好的稻米收成,是否很荒谬呢?
俞公听到张公一番开示,很感动,对张公说:我现在已明白我所犯的错过,请你慈悲,
教我日后应该如何做,才可改变我的厄运呢?张公继续说:从今以后,你的内心,
凡有贪心,淫念,嗔心,愚痴心,妄想心等等杂念,首先要用尽力量去除,
屏除一切妄心妄念,将思想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恶念邪念,脾气贪心,
都不要留在心里,内心的思想,只可存善念,不可存恶心恶念,若你能做的善事,
你便要尽力而为,做了不要要求回报,不要贪务虚名,不论大小的善事,难做的善事,
易做的善事,都要实实在在,耐心的去做,不要计较,不要半途而废,
若你做不来的善事,你亦要诚诚恳恳,告知大众,一齐协力去做.
为善之道,第一,要有忍耐心,第二,要有永远心,千万不可因懒惰而半途不做,
亦不可自欺欺人,做表面工夫,行善要由真心出发,长久永远的做下去,如此,
久而久之,自有意外的效验.张公继续对俞公说:你在家中事奉我,
非常之虔诚和干净,所以,我特来将我所知的告诉你,希望你能尽快改过,
以挽回天意.
张公讲完,即转身进入俞公的内室,俞公即刻起身,跟随着张公,行至厨房灶下,
忽然张公不见了,俞公至此,才知道张公乃司命之神,灶君.于是马上焚香叩首,
感谢灶君特来相告开示之恩.
第二天早上,正值大年初一,俞公拜祷天地,发誓痛改前非,实行善事,
为自己改了个名,叫做净意道人,意思是决志去除内心一切妄念邪思.俞公开始行持,扫
除自己的邪思恶念的时候,真是杂念纷飞,一时会怀疑,这功夫是否真的可以帮自己
改变命运,一时又会觉得,做这功夫很辛苦,想偷懒不做,如是者,过了一段日子,
依旧是妄念邪思很多,没有进步.
俞公自觉,若继续这样下去,只有浪费光阴,没有得益,于是发奋,跪在家中
的观音大士之前,叩头流血,很诚敬地发誓,自己的思想要善念清纯,努力精进,
若稍有丝毫放松自己的念头,永堕地狱,
从此之后,每日清晨,俞公便虔心读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一百遍,
以祈求观音大士暗中加庇,帮助提醒他扫除妄心邪念,更要坚持去做.
从此,俞公的一言一动,一念一时,他都当作有鬼神在监视他,不敢放肆.
举凡一切济人利物的事,不论事情之大小难易,自己有没有空闲,别人知与不知,
自己力量做不做到,俞公都以真心诚意,毫不计较地欢喜去做,纵然在行持的时候,
遇着种种困难,艰辛,甚至受人毁谤,取笑等等,俞公都不计较,不生气,
谨记灶君之教导,以一个忍耐心,永远心,去完成应做之善行.俞公对于一切应做之事,
都随缘方便去做,广植阴功,并且,到处宣化,化导人心,将一些因果报应之故事道理,
广为宣讲,并与父言慈,对做子女的,教他们要孝顺父母,对一般村民,
教导他们要守礼谦让,忍辱随和,勤力节俭等等的道理.可以说是逢人化导,
惟恐不足.
每到月尾,俞公便会将自己一个月来的所言所行,在灶君面前禀告,并写在黄疏上,
焚给灶君知.
俞公真心恳切地改过,无论是去除妄念的内功,及力行善事的外功,都实行得很纯熟,
俞公的功夫,已达到,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的境界,如是者俞公行持了三年,
俞公已五十岁了,在这一年,有一位朝廷考试官张江陵,因公事来到俞公之乡里,
欲为儿子找老师,乡里中人,都推荐俞公给张江陵,于是俞公受聘往京师任教师,
俞公携带家眷妻子女儿同行往京师,与俞公相处一段时间后,
张江陵很敬重俞公之品德,特别批准俞公入国学进修,两年后参加京师的考试,
入选了,第二年再考到进士,有一日,俞公进见朝廷内监杨公,
杨公命五个儿子拜见俞公,原来杨公的
五个儿子,全部都是从四方收养所得的,他自己是没有子女的.俞公见到,
杨公的其中一个十六岁的儿子,样貌很相熟,细问这儿子的乡下是什么地方,
他说是江西省江右人,小时候,因为不小心,上了一只运粮食的船,迷失了路,
尚依稀记得自己姓俞,及乡里的名,俞公非常惊讶,请这小儿脱去左脚的鞋,
一看,脚底的两粒痣,仍然很清楚见到,俞公大声叫道:这是我的儿子呀.
杨公亦很惊愕,即归还这儿子给俞公,跟他回家,俞公跑回家中,告知妻子,
俞公妻子本是双眼俱盲,抚摸著本来失踪了的儿子,心情大为泪恸,血泪交流,
而儿子寻回亲生父母,当然亦开心流泪,
情不自焚的捧著母亲的面,用舌头不停地舐母亲的泪眼,很奇怪,
他母亲竟然双目复明,见到自己的儿子,俞公悲喜交集,一家团聚,不愿意再做官,
于是向张江陵辞官归故里,张公亦很欣赏俞公的为人,厚赠财物给俞公回乡.
俞公回乡后,更着力为善,他的儿子娶了妻子,连续生了七个,都是儿子,
可以传宗接代,俞公亲手书写遇灶神记,并实行改过之事,以教训子孙,
俞公安享晚年,终年八十八岁,都是因为能够实行真功实善,而得到上天的美报.
作者: oo7oo71m   2016-06-19 04:31:00
感谢善心
作者: vnnb (practice makes perfect!)   2016-06-19 06:42:00
感动!谢谢分享
作者: linshuhui (橘太郎)   2016-06-19 07:52:00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6-19 08:19:00
作者: shomin5566 (小明❺❺❻❻)   2016-06-19 08:32:00
作者: ebobo (噢!)   2016-06-19 08:43:00
感谢分享,大家一起金榜题名!
作者: forget3344 (simon)   2016-06-19 09:00:00
作者: luckyvivian (lovefresh)   2016-06-19 09:00:00
作者: iwal93 (鸭鸭)   2016-06-19 09:08:00
谢谢分享
作者: petersburg   2016-06-19 09:12:00
去这故事是说,如果要上榜,要先出家,之后还要有一连串的神蹟吗?
作者: er7529 (聊天是甜蜜的习惯)   2016-06-19 09:22:00
这故事是说 做善事要发自内心 而不是为了做而做
作者: flydragon198 (Richard)   2016-06-19 09:25:00
我整天在八卦版用脏话骂国民党还不是照样上榜....
作者: A9202063 (风)   2016-06-19 09:30:00
推楼上,尽己所能即可
作者: Maw188 (无心之心)   2016-06-19 09:46:00
善哉~善哉!!!
作者: onlyu0402 (我在故我唱)   2016-06-19 09:56:00
要能发自内心必要长久自持,盼这次顺利上榜以多多益善!
作者: e75981 (e75981)   2016-06-19 10:38:00
有推有上
作者: superlawer (万物皆空,随遇而安。)   2016-06-19 11:33:00
存善心善念,勿求回报,可得喜乐。
作者: e07042000 (e07042000)   2016-06-19 11:50:00
推推 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 MYFTP   2016-06-19 13:20:00
推,我看过影片,今天再复习一次!感恩分享!
作者: careone (晴朗的天空)   2016-06-19 13:33:00
作者: ej35joaz04   2016-06-19 14:19:00
作者: t43072000 (Bigoh)   2016-06-19 14:42:00
有推有上我真是对不起爸妈……我根本是淫邪的集合体
作者: nn9701 (fddffgdsf)   2016-06-19 14:54:00
作者: Chuhar (懒洋洋)   2016-06-19 15:07:00
推推 ^^
作者: L160305024 (Ting1990)   2016-06-19 15:52:00
推 感谢分享
作者: sounanda (j w)   2016-06-19 17:52:00
阿弥陀佛
作者: mingchi (apple)   2016-06-19 18:24:00
这有影片,蛮不错的
作者: khhatc   2016-06-19 18:32:00
有推有上!!
作者: sam6304 (tt7398)   2016-06-19 19:40:00
作者: akka (嚕嚕米)   2016-06-19 20:13:00
只能说中国人真的是很爱编故事但我信就是了
作者: talenthun (我要当宇宙第一大善人)   2016-06-19 21:06:00
感恩 板主 善心人 有修有上
作者: mayday0022 (咖哩)   2016-06-19 21:37:00
心存善念
作者: ahome416   2016-06-19 22:08:00
感谢分享 把善传出去
作者: sleice   2016-06-20 00:03:00
作者: FavoriteBear   2016-06-20 13:52:00
推!
作者: qiao (fuckyou9527)   2016-06-20 21:11: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sherlockt (虾排)   2016-06-21 00:08:00
了凡四训也是不错的一本书,讲述同样的道理
作者: zxcvbnmm123 (一起打羽球)   2016-06-22 06:22:00
志光有开这类的课吗?好像比题库冲刺班有用。买书看不如印阴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