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werty110 (.............)
2015-09-25 04:54:42流水帐心得文
0.背景
115研究所毕业 非本科系
准备时间从退役后去年12月到今年7月高普考前
全职考生 就吃TXB函授专业科目全套 选函授的原因是可以重复观看有利复习
也不用跑现场 能自行控管进度
每天看书时间大概6小时 我一直都觉得能认真吸收才是重要 时间长短不是重点
所以我自身无法超过一定时间 头会很胀吸收不了
1.成绩
103地特4等(新北)
分数就不列了 才刚接触 连教材都没看到一半
考完第一天就觉得根本来陪榜的 没考第二天了(超级浪费钱)
104普考 104高考
国文 申43(32 11) 测18 61 申41(32 9) 测18 59
法英 48 52
环化概要 15/0/0/10/6 31 10/15/8/3/8/5 49 环化环微
污染防治概要 12/13/9/22 56 13/11/8/5 37 污染防治
环规 5/10/12/8/5 40 20/18/17/7 62 环规
环境科学概要 20/15/20/15 70 20/20/15/20 75 环境科学
19/19/10/2/8 58 环卫
6/7/9/8 30 环评
平均 51.00 排名18 录取标准 50.00 平均 52.57 排名6 录取标准 50.00
考完普考后觉得自己考得很差
因为第一天法英考的有够烂 英文完全错的一蹋糊涂
加上环化自觉也爆了
高考就由板上之前有讨论的 那个环评跟污染防治考题是一拿下来看了就傻掉的那种
所以考完实在是很没信心 (考完车上跟爸爸讲:我敢赌今年高考一定不足额)
结果还真的不足额录取(29收13) 可是我没想到普考居然也不足额这么严重 (48收18)
老实说普考应该是有准备考古题或是相关补习班教材都有的 不算很难艰涩的题目
放榜的时候整夜睡不好 早上11点爬起来准备看放榜 结果同学跟我说已经放榜了
2.各科准备心得 以及对于这次考题的心得
(1) 国文
完全吃语感 公文前一周看青草茶范例 都有写办法(乱掰)
作文就起承转合写四段 写三页而已
结果公文我觉得我高考写得比较好 但是普考分数比较高 不知道标准是啥
(2) 法英
法绪宪法只有看宪法 英文没准备 但是考完后觉得
普考英文不能放弃阿
不知道是我中邪了还是怎样 英文普考错一大堆 只有阅测全对 剩下对没几题
板上都说那是简单英文 但是我只看得懂题目看不懂选项....
高考反而法英还比普考高
而且普考是每科一样重要又比较少科 自然这科是不能太放的
(3) 环化环微
就只有看石涛的环化 环微 跟分类题库
不外乎重点就是氧化还原 酸碱 大气化学 这几个比较重要的项目
要实际动手算过 虽然我到了考场还是算不太出来.....
我觉得是不是跟环境检验共卷的关系 这次有些题目连看都没看过 (或许是我准备不够)
像普考什么:感应耦合氩气电浆原子发射光谱法 还是氢化法
根本不知道是啥阿orz
同理 这次高考环化环微我也是环微那边基本上不太会写
只能从我教材及考古题上看到的大方向去写答案
另外我的感觉这次这科的高普考评分:
普考看上去是答案对才有分 因为我第二三题都0分 第五大题COD计算也是0分 只对平衡
(第二题BOD我想太多多加了三天...)
高考倒是有部分分数的感觉
说好的考大气化学勒(? 我这次花很多时间再背那个
(4) 环科环卫
这两科很像
基本上我这次上榜根本就是靠环科救起来的 也是我考完最有把握的科目
说实在这科很广 啥都可以考
我是从考古题下手去准备的 搭配补习课本和网络资料
像温室效应相关的问题 这次高普考都有考 这相关东西应该是必要会的
另外像国际公约 环境贺尔蒙 POPs 元素循环 以上举凡不及备载
(5) 环境规划
只看TKB函授跟教材和考古题 跟网络找资料
任何类型题目都有可能出 比较大的重点我想是在风险评估 环境经济学 永续发展
我是觉得规划靠那个基本架构:
问题 => 目标 => 计画 => 分析 => 设计设置 => 追踪考核 那套很有用
但是各别小项要自己带出自己的看法跟所知和知识
像这次高考第三题 就可以扯一扯毒性物定义阿
我普考这科考差了 也无法给予更精辟的意见
高考则是有一题环评居然跑过来这科 还有第一题刚立法的温减法
所以这科侥幸考不错
(6) 污染防治概要
空水废毒噪土壤 这科应该是大家最熟的 也是教材搭配考古题服用 抓考题方向
防治流程 各流程的原理 处理方法
另外我觉得土壤方面是最近几年的考题重点 但是TXB的教材有点少跟整理的有点乱
要从网络上找土壤地下水防治的方法资讯
像这次普考最后一题 就考了30分比较方法的异同
然而我在这科的准备上是有点偷鸡的 因为我就想 最近几年这科都没有得用计算机
那我就在这科的计算题相关的部分 只记一些定义跟知道怎么算就好
(建议还是不要学)
这次的高考的1.3题对我来说也是天书籍的考题 我也是只能从定义上写
(7) 环评
就环评相关法规 民众参与 评估方法等 搭配考古题跟找法规来背
就是背背背
但是这次高考的题目看上去真的第一眼完全不会写 (余光看到大家也差不多)
如果每年都出到这么细真的不知道如何准备这科
直接用有背到的东西乱掰了四页结束这科.....
3.其他
(1) 考古题
考古题一定是个重要的准备方向 至少近几年的考古题都要看或写 整理过
(2) 写自己的笔记
我是用何明老师讲的3/2/1法则 把时间切成6份
3的时间把所有的教材看过 2的时间整理考古题跟把答案找出来
1的时间把以上的东西整理成自己的笔记 我剩下的一个月就只看那几本自己的笔记
(3) 订环境相关的电子报
例如台湾环境资讯中心的环境电子报
http://e-info.org.tw/
可以看最近台湾的发生的环保新闻 对于写答案或许会有帮助
像这次的温减法我也是看这个才知道的
(4) 相关防治的法规要看过
例如这次的蛮多题目都是法规出题的 室内空气品质 水处理的一些法规
(5) 题目不管怎么出 一定不要空白
像这次高考的环评跟污染防治 看上去完全不会
全部用自己想写的去写 只要有扯上一点边的都写
像这次污染防治第一题他问什么参数设计:
我就写了如何处理那些废水(用环化的知识)
讲了一些参数(pH值阿 温度阿 我哪知道有没有在规定参数理面 反正就写啦)
结果30分还是拿了13分XD
空白一定0分阿!
(6) 我的答题
我就用尽量通顺的方法 把题目问的东西擅自分成几个小点 有些小标
ex:定义 影响 结论 优缺点 之类的
有办法就划些表格 让自己的答案通顺跟让人看的一目了然
4.Finally
最后 我想说的是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尤其是看到这么多不足额的时候
我的字就普通 没有很好看 页数也没有写满(大概都5 6页) 一个颜色的笔写完全部
自己觉得环保技术类科 所有专业科目都是申论题(环化环微外)
环境议题的题目又如此广泛 永远准备不完
一定有运气在里面 甚至觉得运气占的比例有一部分以上
可能刚好这科你比较弱 改的比较严 大家一样低
可能刚好这科你很会 改的松 你分数高
可能刚好这个地方特别熟 而且考了
可能没准备到或不熟的 刚好没考
一切都是有运气跟刚好
有时候没上榜有时候可能不是实力不够 只是运气不够好
自己是全职考生 家中因素又很需要我这次考上给予经济支持
虽然是第一年而已 但是考试那五天 我压力这辈子没这么大过
当然跟一些落榜不只一次的考生来说 他们一定更加压力大
这次普考为什么会这么多不足额让这么多人没考上 还是想不太通
不能让更多人的上榜吗? 这普考题目我还是觉得没这么难 但是整题分数就这样低
往年也没有不足额成这样
虽然我这篇打了这么长 打完后觉得是篇无用心得文
板上以前的环保技术上榜文写得比我好多了
但是我真的衷心祝福跟为接下来还要继续考试的考生打气
今年这么多不足额 明年缺一定会很多 大家不要放弃继续加油
ps.可以的话 念书念累了就去跑跑步 可以让自己别变胖 体力也会变好
像我就没啥在动 这半年胖了不少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