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99年曾上榜过交通技术类科普考, 但同时也上榜捷运公司
后来选了捷运公司就放弃了普考资格, 本以为再也不会碰国考,
还把一些书都送人了. 但. 人生就是有无限多个 But~~~
结婚后, 老婆小孩都在南部. 自己一个留在北部.
以自己的年龄跟专业, 回南部应该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
于是又产生了考国考的念头. 于是利用在四月开始请半年的育婴假,
开始又踏上了国考的路途. 希望能在南部安身立命.
当初曾犹豫要考已经有底子的交通技术? 但是仔细看了交通技术的缺额后.
发现大部分的缺都在北部. 与自己的需求不符合.
评估过后, 决定从头开始选择测量制图. 因为缺在全台都很平均.
虽然工作会比较辛苦, 但先有了心理准备后.
为了老婆跟小孩, 想想应该还是值得拼一拼.
二、分数
高考 普考
国文 45+20 50+12
法英 56 70
测量学 65 86
地理资讯系统 75 74
地图学 52
土地法 45 34
航测 26
大地与平差 36 81
平均 51.97 67.83
排名 55 5
三、各科心得
大学虽是土木系, 但研究所念的是交通类.
所以科目除了测量在大学有修过外, 其他几乎碰都没碰过.
等于是从头开始, 从四月开始到七月考试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想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所以我选择上地籍测量学会的课. 几乎从四月开始有开的课都上.
每个周末就从屏东搭车到台中去上课.. = =
1.测量
推荐林宏麟老师的课与讲义, 我是先上过他的课后.
再购买林老师所出的测量学题解
测量学题解几乎就是历届考古题的解答.
所以我觉得务必是每题都要会做.
有了上课的观念后, 再加上不断的练习测量学题解的题目.
最后就是反复练习考古题.
2.土地法
这科实在是准备起来最没有头绪的.
所以当初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只要有30分就好
android的系统可在手机下载app, (听土地相关法)
可以勾选自己想要听的法条.
我就利用通勤时, 还有睡觉前一直放. 让自己熟悉这些法条.
最后两个礼拜.
每一章节整理重要的法条, 像地籍图重测, 市地重划等.
每天就只背自己整理的. 目标就是出到这些部分就要拿分.
若出到其他的就随便掰了.
推荐许文昌老师的书 :)
3.地理资讯系统
上地籍测量学会的课, 以及购买历年考古题解答.
只有读题解与上课的讲义
另外地理资讯系统日新月异
如果题解的答案我觉得不足, 或是看不懂.
我就会上网查看有没有其他的解释方法.
4.地图学
上地籍测量学会的课.
以及前人所写的考古题解答.
上学会的课好处是老师都知道你大部分来都是为了国考.
所以上课的时候会针对有考过的, 或是需要注意的部分特别提点.
上课专心吸收后, 考前练习考古题, 从讲义跟网络上找答案.
5.平差
上地籍测量学会的课, 以及购买历年考古题解答.
平差其实在youtube上可找到中央大学吴究老师所上的课.
但我不建议没学过的人透过上吴老师的课来学习.
唐诚老师的课我想网络上都很多人推.
不得不说我也是借由唐诚老师入门.
但.
其实现在大部分都是用矩阵来解.
唐老师好像还是比较偏重用方程式来解.
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用矩阵.
因为矩阵至少有算式与过程. 如果你只是计算过程有错.
至少还有过程分数.
另外, 不得不提唐老师的考古题解答的确有帮助.
毕竟提供了一个解题的想法.
但. 也是有些有错误的地方. 使用上请自己小心.
6.航测与大地
这两科, 说真的我没有准备.
因为考量准备时间只有三个多月.就以普考为目标.
再加上航测三月底地籍测量学会就已经开课.
那时我还在上班没有办法去听课.
所以无法给予太多的建议.
大地我有上学会开的课.
想说先上起来放著, 等考完试后再慢慢看.
很庆幸自己有去上课. 王成机老师很多观念讲得非常的清楚.
也增加了自己很多测量的观念. 大推!!!
7.国文
公文部分推荐青草茶.
作文的部分考前真的很担心.
所以买了本卓村的作文来看.
youtube可以找到卓村老师的作文课.
虽然只有一堂可以试看. 可是这堂课他有讲到开头的万用句型.
我觉得挺好用的.
另外就是抄十句名言佳句, 跟三个小故事.
尽量在写作文时, 把能用到的佳句跟小故事用上去.
这次普考作文有38分. 只能说真的意外中的意外.
选择题部分就是吃老本了
8.法英
法学绪论部分有看宪法.
英文跟其他部分就是凭运气跟吃老本.
四、建议
1.有时候不是考谁念得多, 是考谁记得多. 建议还是整理自己的笔记.
考前务求自己有做笔记的部分一定要熟练. 如果考出来一定要拿分.
2.建议可以找三四个人一起组群组讨论. 在地籍测量学会上课时.
认识了也是以高普考为目标的朋友. 大家会在Line里问问题.
也会彼此分享资料. 很开心放榜的结果大家都上了.
所以我觉得不用吝啬于分享. 因为考测量制图不是在跟别人比.
是在跟50分比.
3.测量这科其实资料真的很多. 前人的考古题解答跟笔记满天飞.
如果大家都念一样的, 写出来的东西都一样. 改题的老师或许看久了也烦了.
建议前人的考古题解答可以参考, 但是还是要自己拟答.
4.考试时尽量不要空白, 能想到的尽量写, 哪怕只有一些相关.
高考自己能上自己也很意外, 毕竟有航测跟大地是完全没准备的科目.
拿到成绩时, 发现自己好像有几题虽然不会但都有拿到笔墨分数.
最后谢谢老婆让我可以利用育婴假的前半好好念书.
也谢谢国考版, 提供了我很多资讯, 当初决定如果上榜一定要写心得文.
希望这篇能对未来想准备测量制图的朋友能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