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踏入国考行列前,很认真的爬了各种上榜心得文
然后评估什么方式最适合自己
当时就决定若能顺利考取,一定也要跟各位分享读书心得,以下经验供各位参考。
一、各科分数
国文 申48 测16
法学知识 86
行政法概要 60
英文 72
经济学概要 84
平均 73.2 (录取标准:69.6)
二、补习
考量通车时间、上课舒适度、个人吸收能力等因素
我选择的是报名函授课程。
各科师资为:行政法 - 林清
经济学 - 徐乔
法绪 - 程怡
宪法 - 吕晟
国文 - 卓村
英文 - 吴狄
当时的安排是尽量一天看两堂课 (一堂行政法和一堂经济学)
如果当天状况不佳,也至少要看个半堂或是一堂
函授的好处就是可以按暂停慢慢思考,或是休息完等精神好了再继续看
最后大约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行政法和经济学的课程看完。
至于其他科目,法绪和国文用零碎的时间看 (例如吃饭时)
宪法看几堂而已,英文没有看。
三、各科准备方式
(一) 国文
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偶尔看一些考古题
看一下作文范例、把一些能写在作文里的例子列出来
虽然我买的函授国文科老师是卓村,不过到后期其实都是在看借来的林嵩老师的讲义XD
对于国文是抱持着不期不待不受伤害,只求考试时能顺顺的写出东西
然后篇幅足够就好
考前设定希望能拿到60分,实际成绩为64 (觉得赚到)
至于篇幅,作文好像写了三面半左右,36分;公文两面,12分。
(二) 行政法
虽然有人会觉得林清老师讲话太慢,不过我倒是蛮适应
可能因为我是新手,在上课前完全没接触过相关课程,所以其实认为步调慢是一件好事
在上课期间,就尽量把老师讲的话都听懂
就算听完就忘也没关系,课本那么厚,哪有可能听一次就通通记得
函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提供上课的板书
所以上课时也不太需要抄笔记,只要专心听就好
我个人的安排是:
看完课程大约花两个月
接着花一个月的时间把课本从头到尾再看一次
最后才进入做题目的阶段
最初写题目是处于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所以后来有再去添购前阵子大家很推荐的于亮老师的 "行政法核心申论题库"
有时候看林清老师的答案觉得不是很懂
就会搭配于亮老师的书,看看白话文要怎么写XD
看多了就慢慢体会答题的重点到底在哪
我有买申论题专用的答案纸来练习,这样才容易看出答题的份量够不够
四等的考试较常出现基本题
所以找了这五年来所有四等行政法概要的题目来练习,大约抓个50题
然后把答案写在申论题专用答案纸上,弄成一本自己的题库
每天就一直写一直写,练到后期,看到这些基本题不必思考就可以立刻下笔
不过其实50题还不太够,常常翻书又会看到不熟悉的东西
心里就开始很慌,只好一直安慰自己 "应该至少四题里面有三题会写了吧?"
这次考试很幸运,四题都是有准备到的
在写的当下也很开心、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都会写 XDD
结果分数为18, 18, 14, 10
也许是写得不够好、也许是普遍给低分、也许仍然搞不清楚标准到底在哪
但我还是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自己尽力做到最好,至于那些控制不了的事 (给分标准) ,就随缘了
(三) 经济学
以前从来没学过经济,小时候数学也不好
可是看到大家的心得文后信心大增,于是咬著牙踏入未知的领域
首先第一步应该是克服自己对数字的恐惧,先静下心好好上课
徐乔老师上课很有趣,也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我们这些初学者理解
但一堂课两个多小时,我通常都花三个多小时才看完
因为中途只要有听不懂的就先暂停,慢慢想、想通了再继续、或是倒带再听一次
要是真的还是不懂........就先跳过了,不要逼死自己
课程看完就是多做题目,四等、五等都尽量弄懂。
(四) 法学知识
课程上完就多做题目,注意新修的法。
以前遇到不懂的题目,就马上翻书找答案,但后来觉得这样效率太差
其实只要去google一下,就会找到阿摩试题
而比较困难的题目通常都会有好心人帮忙解答、或是提醒哪些地方已修法
这样实在是比翻书快多了
感谢好心人 (双手合十)
(五) 英文
可能就.......多背单字、注意一下关务相关的字,今年出了一些.....
考得很差,没什么好说的....
四、试题疑义
考完试的隔天就会公布选择题答案,要记得去对一下
如果觉得哪些答案有争议可以上考选部网站提试题疑义
现在用网络申请非常方便,自己的权益要自己争取
最后分享一下提试题疑义的经验,今年的法绪提了两题
第50题,因为性别工作平等法有修法,所以那题应该变成 "无答案 一律送分"
理由:把新修的法写上去
书名:性别工作平等法
作者:立法院
第44题,选项D从轻从新亦非刑法基本原则,所以后来更正为C或D都给分
理由:刑法第2条系采从旧从轻
书名:法学知识专用法典
作者:首席出版社
结论,书名和作者怎么写似乎不太重要 XD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发表心得文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动赠书、提供笔记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赠送书籍、提供笔记等不正邀约,
违者依照版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