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课业] 网络概论 Layer 2 与 Layer 4 疑问

楼主: ARCHERDEVIL (开弓)   2015-02-02 22:51:59
※ 引述《fcouple (皇家典藏20年礼炮)》之铭言:
: 注:用手机看,版面会跑掉哦,不好意思,已经尽量缩小了。
: 各位公务员,大家好:
: 在 Behrouz A. Forouzan 一书里面。
: 资料链结层有谈到:
: stop and wait ARQ
: go back N ARQ
: selective repeat ARQ
: 并且有使用到 sliding window (疑点3),称资料区块为“讯框(frame)”
: ok! fine
: 看到传输层时,也有提到使用 sliding window,称资料区块为
: “封包”(疑点1)
: 更奇神的来了,当解释 sliding window 怎么做流量控制。(疑点2)
: 似乎隐约透露有用到这些机制,但没明讲
: stop and wait ARQ
: go back N ARQ
: selective repeat ARQ
: ==================分隔线===================================
: 疑点 1:他的“封包”是想指 packet 吗? 还是 segment ?
datagram
你想想看,TCP最常被跟什么拿来比较?
之所以被称为segment 只是因为他是有编号有顺序的
就像是一块蛋糕被切成第一片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第N片这样而已
所以你要认为是packet,基本上就是正确的
讯框一定是链结层
离开链结层... 基本上就不是讯框
: 我的想法:
: 自己的认知是 packet,不过我知道 TCP 是以 segment 为单位。
: 读中文书麻烦的地方来了,搞不清。
: 疑点 2:到底 Layer 4 有没有用到这三组 ARQ ?(不一定全用)
有阿...
你要依照顺序把封包也好讯框也好丢出去,然后让接收方依照顺序接收
中间路径不一定一样,会发生什么你也不能预测的状况下...
目前看起来只有sliding window 最好用啊XD
同样的原理可以放在第二层,也可以放在传输层
虽然第二层是讯框,第四层是datagram或者segment ...
但基本上精神是不变的阿
: 我的想法:
: 一些书在讲 Transport Layer 里的 Sliding Window 时,看起来很像有用到
: selective repeat ARQ,但“又不敢明讲”,windows 在传送、接收、滑动
: 的那些举动就很像 selective repeat ARQ
: 我从那些“举动、运作机制”推断“Transport Layer”有用 selective repeat ARQ
: window size = 1 时,是 stop and wait ARQ
不一定要stop&wait
go back N 也可以啦...
: 疑点3:第二层也有用 sliding window 囉?
: 因为第二层在讲解这三个 ARQ 时,确实有提到 Sliding window 啊。
对,有用到。
: 想法:该不会它的 window 只想指程式中的“buffer”吧?
: 但回头想想 sliding windows 又何尝不是一种 buffer,太牵强。
是buffer没错啊...
: 注:想法不一定对,是自己对疑问的自我解释。
: 注:祝大家都上榜。祝上榜的工作顺利,年终拿甲。谢谢。
加油啊XD
我讲的不一定对,有错的话再跟我说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