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 成会---分批成本制

楼主: HanDynasty (虫子)   2014-11-11 22:23:50
[课业] 国考课业相关问题,历届考题的讨论,如学理观念的厘清。
===========================板规宣导,ctrl+y可删除 ============================
(三)课业文规范:
1.课业文不以标题和分类为标准,以文章内容为实质课业文审查。
2.禁止课业文问得答案后删除,除无人回应外,不论答案正确与否,均禁止删除。
3.发表课业文应附上来源、题目、自己解题想法,违者删除。
==============================================================================
备注:删除文章会进入垃圾桶并不会消失,所以自删课业文绝对能查的到!!
Answer1
预计制造费用分摊率基础之选定
1.生产单位数
2.直接材料成本
3.直接人工成本
4.直接人工小时
5.机器小时
根据不同的基础去分摊制造费用时,预计制造费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我想问为何题目很少以第二种(直接材料成本)的方式,要求我们去分摊制造费用??
是因为分摊此基础的成本过高吗,还是它与制造费用没有密切系,还是有别的因素??
Answer2
在制品成本 = 直接材料耗用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制成品成本 = 期初在制品存货 + 在制品成本 - 期末在制品存货
在第一章绪论里: 制造成本 = 直接材料耗用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我想问: 在制品成本 是不是就等同 制造成本 ??
差别只是在不同章节里用不同专有名词下定义?
Answer3
http://info.public.com.tw/pdf/B-skill-3.pdf
(不知道是否可以放网址,如有违反版规,请告诉我吧~~)
Q1为何"直接原料$13,000","直接人工$55,000", 要放在在制品的科目,
是因为它们属于制造成本,所以同answer2: 制造成本 = 在制品成本,因此才放入在
制品的科目?
Q2在(4)第三个分录有两个疑问。
1.把制成本冲掉了,转入销货成本。那怎么没有把在制品给冲掉,而直接冲制成品?
2.金额是这样算出来的吗? ↓
$48,000 = 在制品 ($13,000 + $55,000 + $60,000 - $80,000)
想在多问一个Answer3 Q1,已分摊制造费用为何也要放在在制品的科目里?
有爬很多文,没找到答案,听说国考版很恐怖。(呜呜~~~)
希望排版很赏心悦目哦,开心解题
阿最后,顺道问一下,我超超超讨厌经济的,这样财政学是不是会读得很辛苦会挂掉..?
作者: ssiimmbbaa (小均)   2014-11-11 23:02:00
讨厌经济对财政很伤,如果别科无法补上财政的分数缺口,更会演变成致命伤…与其先痛苦好一阵子,尽力抓住足够的分数,也不要在结果出来时痛苦万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