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一. 背景
    国立科技大学 工科
二. 前言(选择国考的转捩点)
    其实从我大一一入学,生涯规划就是要唸研究所,之后进入科技业
    但在我大三那年,我在推甄及国考中犹豫
    后来毅然决然的提早毕业,回家乡投入国考的行列
    (在此很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突然的决定并没有多说什么)
    102/9/28报名志光,选择视讯班(觉得可以自己排时间,较弹性)
    考科全部都我来说都是新科目,要说有接触过的大概就是国文和英文吧
    全职考生 九个月(102/10/2~103/7/3)
三.成绩(103高考)
   国文                45  (作文20/公文11/选择14)
   法学知识与英文      62
   民法                53  (申21/选择32)
   租税各论            67  (申27/选择40)
   财政学              56  (申24/选择32)
   经济学              92  (申48/选择44)
   会计学              34.5(申8.5/选择26)
   税务法规            83  (申41/选择42)
   总成绩: 62.1 (录取标准:61.5)
四.各科学习
   1.国文 [林嵩 老师]
     照进度把课程听过一遍,考前再把公文部分重听,并记下格式且练习
     作文部分,完全没有练习,也没有记任何名言佳句,所以作文分数惨不忍睹
     选择题部分,也是完全仰赖考大学时的底子(高中背景)
   2.法学知识与英文
     只有照进度听完一遍,考前只有稍微读过宪法,其余没有多着墨
   3.民法 [赖农惟 老师]
     上课上得很仔细,课堂上会带着同学一起写申论题
     借由写申论题的练习,教学作答上的遣词用字,受益良多
     但因为以前没有读过任何法学,所以背法条很痛苦,主要以了解内容为主
     考试时,几乎没有写到法条号码,直接阐述法条内容来解题
   4.经济学 [徐乔 老师]
     很推荐的老师!上课方式很幽默,听他的课完全不会想睡觉
     解题部分会先推导过程,让你了解为什么是这样列式,最后会教速算法,加快解题速度
     可能因为我是工科背景,所以微积分对我来说很简单
     基本上只要了解定义,其他的就只剩解数学式,使经济学成为我最喜欢的一科
   5.财政学 [林泉 老师]
     因为财政学是以经济学为底的科目,所以非常建议一定要先读经济学
     财政学主要是以定义,理论模型,及画图分析所组成
     老师在介绍理论模型时,会给一段定义,最后会举生活上的例子来做说明
     在理解上会比较好懂,不用死背书本上的文字,回想例子就可以写出其定义
   6.税务法规 [郑汉 老师]
     是个不错的老师,提倡以法条学税法
     他希望学生在读税法时,手上拿的是法典而不是课本
     在上课时,也会分享一些上榜同学的经验,也会传授一些读书的方法
   7.租税各论 [蓝一鸿 老师]
     刚上他的课时,一直觉得很混乱
     因为当时税法还没有很熟,加上老师上课常常会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所以刚接触到这科时,常常一堂课要听到5,6个小时
     但在总复习时,因为整体科目都读的有一定程度,在理解能力上有大幅提升
     不仅会做租各的猜题,也会一起提到税法及财政的猜题
   8.会计 [高斯 老师]
     会计是我最不会的科目,在听课的过程上就已经使我很痛苦了
     在完全没有接触过会计的情况下,我第一个遇到的难题是:各个名词的定义
     当初完全不懂什么是资产?什么又是负债?
     在加上老师上课的方式我不太能吸收(可能本身有点排斥会计)
     所以这科我几乎是硬读的,我采取从做题目来学习的方式
     但常常读完课文要开始做题目时,却发现第一题我就做不出来
     这时我会在重看一次习题,也造成花很多时间在这科上(虽然后来分数还是很低)
五.读书方式
   我是一个很讨厌把一样的东西一读再读的人,所以我并没有一上完课就开始复习
   我喜欢一次就完整的读过一遍(也因为这样我大概从五月才开始认真读)
   经济学的部分,我读完一章就会练习此章的题目,题本的题目每题都会做过一遍
   财政学的部分,我会读课文配合上课的笔记,一样是读完一章就写一章的题目
   上述两科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一定要练习做图!
   在写申论题时,做图可以让阅卷者更快理解你想表达的东西
   税法的部分.我会先看完一遍课文,再细看一次法条,之后做选择题的练习
   基本上我并没有背下法条,而是用理解的方法
   理解他想表达什么,再转换成自己的话来做记忆
   租各的部分,则是针对老师有猜题的部分来做阅读
   透过阅读课本上的拟答,来学习如何写申论题
   会计则是以硬碰硬的方式学习,以做习题为主
   民法部分,因为时间不够没有读完,考前阅读老师上课带的例子,并练习选择题
   (因为没有读过完整一遍,采取做题目学习法)
   而共同科目的部分,只有在考前几天抽空出来快速浏览
   在一开始补习时,我每天补3个时段(中午12点-晚上9点)
   都是在补习班时读书,回到家我几乎不碰书(夜晚是我放松的时段)
   直到考前大约一个月时,开始一天去4个时段(早上9点-晚上9点)
   在考前一周时,开始不去补习班,节省掉交通时间,在家闭关
   而在读书时,我习惯边听音乐边读书
   一来可以阻隔外界的声音,二来可以在喜欢的音乐陪伴下读书比较不会这么乏味
六.用书
   我只有用补习班发的书,且已正课的课本为主
   总复习发的题本我一本都没有读过,我做的题目都是课本上收录的
七.心得
   如果是第一年参加国考的考生,绝对不要心想你要做很多题目,读很多参考书
   绝对要把课本好好读熟,其实课本上的题目已经够你练习了
   考前可以去拜个文昌帝君,有个精神支柱
   也要对自己做心理建设,就算没有考上也不要气馁
   本来我一考完试,就已经认定自己会落榜的
   [如果每个第一次去考试的人都上榜,那谁来落榜]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而且也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但是能够在榜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真的很开心也很出乎意料
   打了很多字也不晓得到底自己在讲什么,也不知道这种读书方式好不好
   只希望大家不要放弃,做好准备,机会就会是属于你的!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