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8614
(造访时间:2023年)
“大英”的二楼东廊在穿过“伊朗”后,时空大幅跳跃,来到史前的英国,瞥著
Room51及50作为烘托的“巨石阵”照片、无华的瓶瓶罐罐,本以为那时的手艺就这样了,
没想到竟有些颇具作工的首饰,经过复原的串金披肩、编缠精微的项圈都让我不禁按下快
门。
快速穿过这两间,Room49出现了熟悉风格的石雕和马赛克。瞄向标牌,果真,这里是
被古罗马“克劳狄一世”率军进占,广设城镇经营的那段时年。其中一块饰了涡卷的墓碑
主人是派来的总督,曾成功维稳了当地的叛乱。由说明板看,碑石早年已解体成伦敦城墙
的一部分,也不知是如何还原成眼前这模样。
朝着对墙高悬的马赛克走去,途中被一银亮雕板勾停了步伐,这东西是在“Corbrige
”河岸被发现的,右侧裸男为阿波罗,脚边里拉琴标志了身分,于左侧呼应的两女满好猜
,依照衣装,该是阿提米丝与密涅瓦。邻近的“Mildenhall Treasure”是于那出土的一
批罗马银餐具,其中的大餐盘最醒目。心处的海神须发杂着海豚飞扬,有水精灵环围。外
圈顶端为酒神,持杖的他携著黑豹,两旁人已喝到醺醉跳着舞,还包括了被搀扶的海克力
斯。
比对几许后走至马赛克,它来自“Hemsworth”,为某接待室的地板铺面,不知是否
被刻意破坏,中央的维纳斯已几乎无存,只剩脚底开展的贝壳、及随浪圈绕的海洋元素。
而基督教主题已开始出现,“Lullingstone”别墅的壁绘里,彩柱列陈,举手人众记印了
当时的祈祷仪式。
隔壁的Room41将年代推至拜占庭,主题除了原本的多神信仰,耶稣也因着“君士坦丁
”当政,变得频繁出现。雕板及盒箱工艺显然更进阶,能见镂刻繁复的项链耳环、给维纳
斯雕像穿戴的大型黄金身炼。较有意思的是“Lycurgus Cup”,这名字来自杯面雕绘的国
王,他企图杀死酒神追随者,却反被Ambrosia变成的藤蔓定身然后被围殴。亮点在其运用
的分色玻璃工艺,若处于一般的反射光,它会偏绿,若如现场般置入透射光源,就会转红
,颇神奇。
在这段时年,罗马势力已退出不列颠,当家的是渡海过来的日耳曼支系“盎格鲁—撒
克逊”,他们建立起诸多小国,并在相互侵吞后,收敛为七国鼎立,前几年热门的《冰与
火之歌》显然就是从之取材。
被独立展示的“Franks Casket”为这期间的精品,名称来自捐赠者的它以鲸骨制成
,不仅环围着符文,盒面尚有复杂的雕镂。用途则众说纷纭,毕竟取材挺杂,正面一半勾
勒著耶稣诞生时的三贤者来朝,另半却搭了日耳曼铁匠“Wayland”的故事,他为对国王
复仇,砍其儿子头作成高脚杯反送,又奸了公主。左侧及背面是罗马历史,能见母狼哺育
双子、“提图斯”率军毁灭耶路萨冷圣殿。右侧就比较难猜,仅是动物与人相穿插,令学
者至今仍没有共识。
即便这些物事雕工精微,却非此厅主打,被置于中心的,是名为“萨顿胡”(
Sutton Hoo)的一批墓葬。考古学家在这区找到不少墓冢,最使他们动容的是其中的一号
船墓。会这么称呼,是因为它真的是从河道拖船入坑,逝者及葬物摆入,才将其覆掩。现
今尸身和板材虽无存,轮廓与金属部分俱在,综合各线索,极可能是“东盎格利亚”的国
王“Raedwald”。被醒目展示的是陪葬的头盔,附带面甲的它有精微的争斗图像与缠纹,
鼻梁眉骨浮凸著展翼奇兽。但盯了片刻,不免觉得太新了,瞥向字板,果然,是还原想像
啊,真品在旁,残留的仅少许,也黯淡许多。
不过随同的饰品应仍是原物,展现了杰出的手艺,带着菱纹跟图腾弧边的是肩扣,用
来连结盔甲的前后两半。相伴的为钱包风化后遗留的顶盖,图刻挺趣致,有老鹰对猎物的
扑袭、双狼与人的相抗,象征物主的英勇。
接续的观览路线令人有些难决,因为厅门朝各方向分歧,西是中世纪,东为伊斯兰,
往南几间将时间推至近代。后者似乎不是收藏重点,瞄了一眼觉得颇虚,就决定舍了,先
去西罗马崩解后的中世纪。
这时期欧陆依次产生了法兰克王国跟神圣罗马帝国,英国也迎来巨变,即“征服者威
廉”跨海击败“盎格鲁—撒克逊”,起始了“诺曼王朝”。随之的文化引入,亦让中世纪
那浓厚的宗教和骑士色彩在这儿渲染开。走在Room40,放眼能见基督教相关的绘板雕作,
王家的“Royal Golden Cup”是被馆方特别推荐的例子,炫亮的它以殉道者“St Agnes”
为题,将拒绝嫁入王室、被焚与葬埋的历程,清晰绘描。
骑士元素勾起年少时读过的小说,同样让人兴致盎然,像其中作为礼赠的金盾牌就让
我盯了一阵,它以求爱为情境,一侧是披戴头纱的仕女,另边为单膝屈跪的骑士,后头骷
髅人隐现,意味着若没获得青睐,他宁可死。“崔斯坦与伊索德”为题的小盒也是类似思
路,证明浪漫悲剧的深植人心,亘古不变。
被列为主打的西洋棋“Lewis Chessmen”则走了逗趣路线,它被发现于苏格兰的岛屿
“Lewis”,以象牙跟鲸齿制成。国王还算正经八百,王后瞪眼摸脸的表情却相当有趣,
仿佛在说:“糟糕,要输了吗?”代表战车的亦不遑多让,有几只咬著盾牌,说是形塑著
狂战士。
令我意外的是,都说中世纪很混乱,文明艺术倒退,居然遗留了挺精雕的乐器,它名
为“Citole”,是吉他的前身。颇具厚度的侧面以枝叶镂刻满满,除了显眼的恶龙盘踞、
弓手狩猎兔子,若仔细看,叶间尚隐著不少小动物。
华丽的工艺在隔邻的Room38跟39进一步延伸,它们是钟表的特展,好几个钟面都相当
复杂,除了日、月、黄道十二宫的位置,尚能预示日升日落和大潮时间,刻度图纹密密麻
麻很让人眼花,由于客群是贵族甚至王室,装饰自朝浮夸发展。其中一座公会成员升等考
核的作品金光烁然,花叶勾绕着各钟盘,在顶部凝为迷你的天体仪。
最奇妙的是摆在厅中的微缩镀金帆船,本还疑惑这东西怎会乱入,结果它也是钟啊。
宴席开始时它会奏乐,在餐桌穿行,然后鸣炮。密布雕纹之上的小人偶亦非虚设,瞭望手
能敲钟报时,七位选帝侯会绕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环行。图板顺道解说了里头的机构原理
,可惜现在这玩意已无法再次表演了。
至于由Room41往东拐的Room42跟43,这两间也因展示伊斯兰的艺术,显得炫惑。这宗
教随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迅速远播,“四大哈里发”时期吞掉了波斯,到“Umayyad王朝
”,已沿北非进占了伊比利半岛。而若论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当属那些勾缠华乱的
图腾吧,基于教义,无法随意使用人物,花草类便发展到极致,搭配彷若纹带的写意书法
,每个瓶壶、铜盘、香炉、灯罩皆令我驻留。就算仅是星盘,衬纹都要翻挑得像幅画。
照理说,既吞掉了波斯,应有不少作品会显著类似特色,但在我那尚待积累的数据库
里,能比对的仅有“波斯细密画”。一如其名,它相当耗工,因此多半为王家服务,当一
路浏览,不时能瞧见类似笔触在碗盘与画卷细细勾勒。感觉某些应有受东亚影响,例如描
绘穆罕默德之孙“胡笙”忌日仪典的瓷盘,上头人物细眼柳眉,明显不像西亚居民。
随着势力触及印度,细密画也于“蒙兀尔王朝”风行,一张在军士围观中以小搏大的
“Hamzanama”,便是“阿卡巴大帝”时期的作品,由于大帝喜欢这传奇故事,竟找一堆
艺术家花了十五年将其化为千余张图像。
即便阿拉伯帝国军力如此威猛,在蒙古铁骑踏来之际,仍被迫崩解,宗教领袖由埃及
的“马穆鲁克王朝”承继。但在那之前,各区的争斗早就令帝国衰颓了。伊比利独立出所
谓的“白衣大食”,北非有被称为“绿衣大食”的“法蒂玛王朝”,将当时的主干“阿拔
斯王朝”也就是“黑衣大食”切割得半残。那之后小国林立,朝代迅速更迭,读著说明板
,上头提及的名称都好陌生。毕竟我只因十字军东征,记得与其拉锯的“萨拉丁”跟他所
属的“埃宥比王朝”,这辉煌终结了“法蒂玛”,却在百余年后被“马穆鲁克”取代。
转绕间,展物由功能性器具,渐转为纯装饰的耳环、项链、花砖及镶板,这些的纹刻
自然更繁复,很令人目眩。收藏也不限于古文物,瞥过各区域衣装刺绣的比较,竟瞄到了
结合书法跟颜彩泼画的圆锥组,邻近的诗集也附着相当抽象的色彩挥洒,很显然是近代产
物。
解决了伊斯兰,算是大致将二楼逛完,虽缺了西廊的希腊罗马,从中午看到入夜的我
已非常疲累,就决定下楼了。在楼梯间遇到一对马雅“十八兔王”雕柱很使人惊喜,结果
只是从“科潘”复制来的。根据事先的调查,“大英”这方面的收藏并不多,且我已报了
年底的马雅团,会去有大量相关文物的“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可以任性将这边的删去
。
回到地面层,其被标为Room1的挑高东廊相对有装潢,嵌满书柜的廊侧点缀著雕像。
根据资料,这边是博物馆最老的一区,本是为了给“乔治三世”当图书馆,主题定调为“
启蒙”(Enlightment),应是种前菜的设计思路。但对已逛过一圈的我,展品便显得不
具吸引力且过杂,让我按下快门的,只有来自“库克群岛”的木雕娃娃,其阳具垂到膝盖
,当地男人真有如此出类拔萃?
即便如此,当走至南端的Room2a“The Waddesdon Bequest”,情境便有了转换。这
里的东西本是某男爵在其“Waddesdon”宅邸的私藏,可能觉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干脆
捐给博物馆,留个名。而富豪收藏果真不同凡响,金炫之余,也充满细节,原已打算在走
马看花中收工,脚步却越来越慢。
像其中的木雕蛋形盒不仅刻着耶稣事蹟,顶端也能像花瓣打开。“乌尔姆大教堂”祭
坛圣经的书壳亦令我讶目,它以哥德风打造,复杂挑尖的小龛室浮透圣母慈蔼,周边圈框
配衬著主教,以及代表四福音作者的图腾。字牌没提它为何流落至此,只说是宗教改革后
难得的遗物,可能是被谁抢救下来的吧。附近的小艺品展柜则仿拟剧场舞台,人偶点缀,
抽屉暗藏。它也是大马士革镶嵌技艺的精妙展现,烁亮纹路在木质间致密攀缠,或成城野
壮阔,或化为林中奇兽。
将这区探完,再跟北侧Room24的摩艾像打个招呼,就算大功告成。虽未到闭门的最后
一刻,且还有一层中国文物,又累又饿,专注力所剩无几的我决定放弃,跟自己说:“从
小看到大的东西,不稀奇。”
临走前,再去瞄了西侧的埃及与希腊,由于大多运用自然光,放眼所见显得黯淡,也
跟下午的万头钻动两样世界。如此景貌莫名有种繁华落尽,诉著无论怎样荣盛的王朝,终
将湮灭于风沙,而这些我们努力的拾集也不知能存留多久,或许哪年一个天灾人祸,同样
化为虚无。
踱出仿希腊神殿的南大门,为了慰劳自己,晚餐前先去“柯芬园”的“La Gelateria
”吃冰淇淋。会挑这家是因为它有抹茶,试过招牌的开心果觉得普通,另球就选了草莓。
很意外地,抹茶居然有过关,不是拿杂牌敷衍当地人的。
接续目标为“Bancone”,它曾被必比登推荐,就特地过来尝尝。名店果然生意好,
几乎客满,幸好一个人容易塞,就算坐到滴水的座位还有得换。另个好处是能在吧台观察
师傅制作,看起来他们是前菜一区,面一区,各自有专攻。前菜中的Burrata相当热门,
像颗Q弹的球,经过摆盘更可爱,但一道台币快五百,持着勤俭家训的我只能乖乖单点面
。
扫望片刻,“Silk handkerchiefs”手帕面上桌了,外观虽偏平实,却是店里招牌。
送入口,也的确好吃,有蛋自带的滑顺感,佐以上头碎粒携来的咸香。一边品尝,一边不
禁想再试别种,然明晚要赶着看音乐剧,后晚有锁定的店家,好像只能珍惜这样的一期一
会了。一如今日相逢的如海文物,纵使对眼的时间短暂,仍值得铭刻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