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8400
(造访时间:2023年)
亚述区再往西,是一连串希腊文化的展厅,本来厅与厅间的安排是有逻辑的,从南边
Room12的“米诺安与迈锡尼”(Minoans and Mycenaeans)一路朝北,时序会跟着推移,
在尽头折转到“亚历山大”。但也不知“大英博物馆”所谓的轮休在搞什么工程,不仅是
我缘悭一面的亚述Room10,与其相邻的一大区也没开放,外加还有只开中午的,于是一趟
对希腊历史的梳理,变得像跌入时空乱流。
为了省脚程,被割离的“米诺安与迈锡尼”是我在看亚述的中途拐进的,这两文明都
比大家熟知的雅典城邦早,位处“克里特岛”的前者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当中的“克
诺索斯遗址”(Knossos)不仅因“牛头人迷宫”泛著奇幻色彩,也留下不少珍贵古物。
数量最多的自然是陶器,尽管大部分只以不规则纹彩涂抹,有些已呈现了抽象图腾,拿涡
旋章鱼为题,可能是因地处爱琴海吧。
当中被独立展放的是尊小小铜雕“跳牛”,在角上翻跃的人形虽已不太明晰,牛身仍
似模似样,乍看像斗牛,其实是源自忒修斯于迷宫杀死牛头人的传说,“艾伊娜岛的宝藏
”(Aegina Treasure)则展示那时的珠宝金工,有的把金线弯折串绕,有的将金片敲制
或压模。即便是出自在那居住或下葬的王室,以那样的年代,精细程度仍令我意外。
至于“迈锡尼”,位于本土的它,年代晚了一千多,当“米诺安”被火山爆发重创,
它伺机征服,而后壮大。或许因着这样的关联,波浪岩块植物之余,章鱼图纹仍在这区的
瓶罐醒目著。不过描绘的主题明显更为写实与多样,能见人和动物的互动、衣装的点状填
充。可惜展品不多,要认真研究还是得去“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从知名的“阿加门农
黄金面具”起始,看当时人们在日常用物灌注想像,顺道串联荷马史诗对“特洛伊战争”
的描绘。
“迈锡尼”消亡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在那之后,是长达两世纪的黑暗时代,要
到西元前九百年,文明才又绽露曙光。往北的Room13,展的就是这时期的作品,据称受到
东方文化满大的影响。而城邦的出现是另个转捩点,彼此间的竞争让艺术也百花齐放,陶
瓶开始有生动的人物彩绘,弹琴歌吟、田径赛事,形塑我们对希腊艺品的印象。Room14是
特别给这流派祖师爷“Andokides”的小室,黑红交错间,有着生动笔触。
到了Room15,“Athenes and Lycia”,击退波斯入侵的雅典已如海上帝国,位于现
今土耳其西南岸的“吕基亚”,就是其中一个被迫臣服的区域。在厅中醒目的陵墓、环墙
上挂悬的卫城浮雕,皆来自“吕基亚”的王城“克桑托斯”(Xanthos)。上头对当地英
雄与动物的刻描,显明与希腊风格不同。
隔邻的Room16是间藏于楼中楼的小室,展列“Bassai”的雕板。这地方是希腊被列入
的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偏僻,主体的阿波罗神庙仍大致完好。展示的雕板便是殿里
的额枋饰带,能见代表特洛伊的阿基里斯击败亚马逊女王、海克力斯的第九项试炼-夺取
亚马逊女王的腰带、以及婚礼中的半人马之战。
可惜这几厅都因轮休看不到啊,当时的我只能走东西向的中轴路,由亚述Room8切至
Room23。不晓得是收购少,还是把东西都挪去别馆了,明明是遗品繁多的“古罗马”,却
只用个宛如穿堂的空间带过。在这边环围的大理石裸男们,皆是罗马人以希腊铜雕为基础
,再添入当时潮流的翻制。最受欢迎的应属正中的全裸维纳斯“Crouching Venus”,沐
浴中的她蹲跪着,环抱的手遮掩私处,仿佛不堪来自各方的指指点点。略带惊怯的回首,
就算背臀也展露优雅曲线,难怪被放在大厅作焦点。
由这边向北到Room22,时间会倒推回亚历山大,属于被称为“希腊化”(
Hellenistic)的时期。因大帝那无与伦比的战功,受希腊影响的地域又更广,像在入口
迎客的“The Apollo of Cyrene”便来自利比亚,能见以七弦琴及缠蛇妆点的阿波罗。尽
管对我们平凡人而言很难看出风格差异,其中一根柱座的残遗其实挺珍稀,因为是来自古
代七大奇蹟“阿提米丝神殿”啊。位处“以弗所”的它,现在早没什么东西留存,有根残
柱,还环围着诸多神祇,真的是很难得了。
同属七大奇蹟的“摩索拉斯王陵墓”(The Mausoleum of Halikarnassos)也有展物
,在隔壁的Room21。这陵墓历经地震、建材被挪用,轮廓已无存,陪葬物亦遭劫盗。好在
尚遗留些雕板,刻绘著希腊人与亚马逊女战士的激斗,而其中一尊男性雕像推测便是“摩
索拉斯王”。但这方向的两间同样被封,只得悻悻然穿至西侧的Room17。
这间由Room15延伸过来,所属地域也同为“吕基亚”的“克桑托斯”,标志物是置于
厅末的“涅瑞伊得斯纪念碑”(Nereid Monument)。它其实是座陵墓,依波斯传统高筑
于台,却受希腊的影响,有着爱奥尼克柱,形构颇类似“雅典胜利女神庙”。年代古远,
发现时自然已崩残了,是经考古人员的推敲,才勉力拼凑回可能的样子。
由于展厅高度,山簷顶部的装饰无法摆回,只能从三角楣的刻绘看起,那儿印留着主
人“阿尔比纳斯王”(Arbinas)的模样,有王后及家人陪饰。下方的额枋是一系列狩猎
场景,而立柱间那三尊,就是纪念碑取名的来由,海洋女神“涅瑞伊得斯”。底座也没敷
衍,它缩减了原物高度,将两条饰带并贴一起。上层经学者研究,应是“阿尔比纳斯王”
的某场攻城战,有城池的示意、队列的集结冲锋。下层则像拉近了镜头,能见骑兵步兵的
奋勇搏杀。
开阔的厅间除了这座还原墓室,另摆了些相关雕物,跳水的狮子来自同地域,雕板可
能是位处墓室侧背,便干脆展于墙上。同系列的另三座女神是当中最醒目的,不仅距离亲
民,也更完整。即便失了头颅,仍迎著海风翩舞,巾袍飘飞,任浪花湿透其婀娜身姿。
会提早收摊的Room19在其北侧,原先有些困惑,绕望过才知门藏在陵墓后头,结果才
迈了几步,便见门口用绳拦著。这好怪,明明还没三点啊。问工作人员,她也不知原因,
只说常常会有突发性的关闭。这让我顿时郁闷,因为它的主题是“雅典”,展品来自卫城
的“胜利女神神庙”(The Temple of Nike)跟“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ion)。
前者位于山门旁,后者则以六根少女立柱(Caryatids)知名。我虽已在卫城看过少女柱
复制品,跟近距离比还是有差。
但也不知是否为馆方的贴心,抢来的那根刚好在厅角,没被遮墙挡住,勉强能观察其
发丝衣纹的细节,感叹她以那纤细的脖身,竟能撑过漫漫岁月。若想再近赏,便仅能期待
未来的希腊深度游了,去“卫城博物馆”看其余五根。只是该怎么走我还没个谱,毕竟希
腊穷太久,观光经费似乎都投去爱琴海,内陆铁路班次少,巴士爱开不开,偏偏遗迹多半
很偏僻。
虽与Room19失之交臂,幸好Room18没出意外,因为这边全是从“帕德嫩神庙”来的雕
刻,为重点展区。其空间仿著神庙配置,将雕板环列主厅,山墙刻凿置于两端。我先走向
北,这边的东山墙主题为“雅典娜从宙斯头颅诞生”,但很可惜,在六、七世纪神殿被改
建为教堂时,就因打算扩建后殿将中央拆除了,能凭借的只有后人的想像。从“卫城博物
馆”的复原模型看,倒没有劈头这样的惊悚场面,就是宙斯和雅典娜互望着,火神赫菲斯
托斯在旁高举斧头,旁侧有波赛顿、阿波罗跟赫拉。
而展场这些靠侧的,身份也让学者争论不休,左端浮现的手臂与马头较没争议,是太
阳神赫利俄斯驾战车随黎明而起。于隔壁悠闲坐倚的男子虽有头,缺乏辅助特征亦不好推
断身份,有人觉得像酒神持杯,也有人认为是海克力斯或打败牛头人的忒修斯。若循酒神
逻辑,隔壁靠依一起的两女,就能顺势认定为农神狄蜜特跟冥后普西芬妮,因为是妈妈和
姊妹。至于再过去略带奔姿、衣袂招展的,便没啥共识了,阿特米斯、彩虹神、青春之神
都有。
挪移脚步,在右方残留的为三人一马。似想站起看清雅典娜的,被猜测是炉灶女神,
隔壁那组因其亲暱度,被推论是母女档。少女呼应着另边的坐倚男性,娇媚斜躺于母亲怀
中,归结为爱神跟狄俄涅相当合理。而在这收尾的亦是马头,御者虽空缺,对应左端的日
升,显然是月亮女神塞勒涅的沉降。资料写着,这批雕作出自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
Pheidias”,神庙里的雅典娜巨像、身为古七大奇蹟之一的“宙斯巨像”也是他所打造。
难怪眼前塑像就算缺失了头手,却仿佛仍有灵魄,勾人怔怔盯望其姿态,端详衣袍皱褶之
细致。
赏望过,将视线旁移,展于侧墙的是神庙额枋的雕板。曾经它四面都妆点着,西缘是
跟亚马逊的争斗,北边述著特洛伊的陷落,东侧表达诸神与巨人的大战,南方带入半人马
。怎料先被基督徒刻意毁了头部,十七世纪又遇上“威尼斯共和国”的进犯。当时“鄂图
曼”将神庙当成火药库,就这么被一炮引爆,大半雕刻也毁残难辨,这也是山墙人物如此
缺损的原因之一。而此处的南侧雕板已属状况最佳的一区了,能见半人马栩栩如生的姿态
。
这故事算当时挺热门的主题,Room16“Bassai”也有相关刻绘。它主述“拉庇人”(
Lapiths)国王“皮里托斯”的婚礼,因半人马族与其都是阿波罗的血脉,便邀来作客,
哪晓得半人马却喝疯了开始闹事,甚至要掳走新娘跟女宾客,于是就有了雕板上的争战。
一开始应是半人马占上风,能见拉庇人被扯头发、锁喉,前者还挥着豹皮、酒碗得意洋洋
。但当英雄忒修斯加入,战况便有了翻转,评价最高的一幅便是半人马按著背部伤口逃跑
,被披风威扬的拉庇人补上最后一击。
在环望中走回主厅,这边墙上是内殿额枋的饰带,刻绘四年一次祝贺雅典娜的庆典“
Panathenaic”。现场顺序有调整过,若按原址,西面往两侧包绕的先是骑兵战车,或穿
甲或披袍。靠东转为庆典的准备,有长者、乐手、端持瓶盘的侍者,及即将被献祭的牛羊
。这段还挺逗趣,特别刻了牛的反抗与负责少年的努力拉扯。东正门之上很合理坐着诸神
,右侧为跟火神聊天的雅典娜,左方以宙斯领首,天后、战神、农神依序,然后是亲暱搭
肩的酒神和信使。
如此逛到另一端,就能看见西侧山墙的雕作了。相对东侧,这组的状况又更差,这都
得怪威尼斯人,据说他们进占后,贪心想把中央部份搬走,结果技术太差,雕像就这样摔
下山坡毁了。所以这边的“雅典娜和波赛顿的竞赛”,依旧得参照古画跟“卫城博物馆”
的模型。所谓的竞赛,是比谁能让雅典人选其为王,故事里波赛顿三叉戟一敲,召唤出水
浪,而雅典娜以变出代表和平的橄榄树,获得最后胜利。可惜现场就只有前者崩掉大半的
肩背、后者衣襟的纹边与胸形,“卫城博物馆”虽有些相关残块,要拼组一起应该遥遥无
期。
再朝两侧望,原本另有海后跟胜利女神驾驶的战车作延展,现在仅能看到和前者搭配
的彩虹神伊丽丝,她往前奔跃、衣衫紧贴,为当中最完整的一尊。然后是海后安菲屈蒂的
下半身,没看还原图不可能知道她在拉扯缰绳。不过比起最右仅剩裙腿的,命也算好了,
后者为被北风之神劫走的雅典公主欧丽泰亚,古绘中的她有被强暴后生下的两子相伴。
至于位处左半,展露腹肌臀线的裸男,是信使荷米斯。他本该望向驾驶战车的胜利女
神及其身后的七个人物,结果这段通通缺失,徒留尾端的雅典河神。他像在河畔休憩般,
有着慵懒的斜躺姿态,以披巾点缀裸身。即便只会以正面示人,当往后绕,这些雕像的背
侧仍被仔细雕凿,流露艺术家对完美的坚持。
此区的墙上同样有半人马大战的雕板,浏览后穿进狭长的边室,这儿一端延续方才的
游行饰带,呈现马队出发前的整装,但看来没取得原件,只是复制。另端的柜里则是些残
块,部分属于山墙雕像。较完整的是雅典娜巨像的盾牌,虽仅为古罗马时代的仿作,至少
记印了原本纹样。它以蛇发女妖为心,周边有与亚马逊的奋战。“Pheidias”还把自己刻
了进去,持斧与“Pericles”背对背。后者是当时带领雅典的政治家跟将军,不仅重建被
波斯破坏的“帕德嫩神庙”,还在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击败了斯巴达。
看过后回到大厅,在环望中想像早年雕饰们将神庙华丽妆点的模样。可惜归返原处应
该是不可能了,就连送回“卫城博物馆”也很难,毕竟牵扯太广,若它开了第一枪,其他
博物馆该怎么办呢?况且要不是当初的半买半掠夺,早就被乱民分解了。再说千百年过去
,现今哪个政权不是打来的,谁有资格说自己是正主?想想文化大革命,想想伊斯兰国,
多少古蹟文物毁于激进政党或宗教,我宁愿它们留在环境素养相对稳定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