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33674571
JY是个道道地地的马赛人,生于斯、长于斯,大学也是念艾克斯-马赛大学(
Aix-Marseille Université),虽然曾在里昂和巴黎生活过几年,不过博班毕业后还是
回到马赛的一间高中当哲学老师。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一位高中教师,温文儒雅的样子
很吸引我(当时觉得他看起来就是个会疼爱老婆的人),交往一段时间便步入礼堂。虽说
定居在台湾,不过每年夏天都会回马赛探亲。
算一算,今年已经结婚8年了。实在是有点可怕的数字,因为我还很年轻呢!谁叫我
很早就嫁人了,怪不得别人。从第一次到马赛便问JY哪里有好喝的鱼汤可以喝,没想到他
的回答是:“一碗要50欧元,贵得要死,鬼才会去喝!”
就这样,我再也不敢问他任何有关马赛鱼汤的事,这事却也一直搁在心里。婚后的日
子,跟着JY绕着地球跑,他对学术研究发表很积极,哪里有研讨会就哪里去,怕一个人搭
机的他,也带着我一块去。斯洛文尼亚、墨西哥、中国都去了,还跟着他去印度参加朋友
的婚礼,去西西里岛寻根。嫁给他之后的日子,过得很不错。有了孩子之后,他更是辛勤
的工作,一年发十几篇论文都是家常便饭,常常早上六点多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看得
我很心疼。JY更是一个好爸爸,子台一出生就把他当宝,对子台的照顾无微不至,现在子
台上幼稚园了,接送上下学的也是他,一个多小时的捷运路程,JY总是耐心的陪伴,阅读
、画画、聊天,让孩子在捷运上一点也不无聊。
所以今年返乡前,我就打定主意,自己掏腰包请JY上馆子吃大餐。我怯怯的询问他,
可不可以“陪”我一起去喝鱼汤,他的反应果真如我预期,就是“鱼汤真的很贵,妳确定
要喝吗?”我说我们结婚那么久了,算是庆祝一下。每年情人节、结婚纪念日我都没想要
特别过,总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好,只有生日才会煮顿大餐,镐赏
一下家人。JY若有所思,后来也没了下文。直到要回台湾前一个礼拜,我再问他一次,他
才发现我是真的很想试试,而且我还说我要请客,希望可以提高他的意愿,他才缓缓的打
开网页,跟我说他找一下哪间比较好吃,然后我看着他拿起电话,打给餐厅订了“两个人
”的位子,心中有种“啊!终于!”的喜悦。
我们订的日子是8月6日的中午12点半,那天是个星期日,马赛的天气一如往常的蓝天
无垠。气温高得吓人,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风形成一股热浪,直达南欧。法国发生了好几
起森林大火,空气中弥漫着焦味。就是在这里的气味下,婆婆开车载着我们前住位于沃夫
渔港(Vallon des Auffes)的冯冯家(Chez Fonfon)。
沃夫渔港算是个马赛私房景点之一,虽然对于马赛人而言,这样的小渔港不算什么,
但是却也是当地人闲晃戏水的地方。JY的大哥就住在渔港上方的大楼,几年前他租的是高
楼层,一往窗外看就可以看见沃夫渔港全景,更远处的弗利乌群岛也能尽收眼底,黄昏时
分,景致醉人。但这样的景观公寓租金要价不斐,后来便搬到同一栋大楼的一楼房间,租
金只要原本的三分之一。
沃夫渔港的名字“Auffes”来自北非芦苇草(alfa),是一种可以利用其纤维制作粗
绳的植物,早期利用以北非芦苇草制作的绳子来系船或制成渔网,常常可以在港口见到这
样的绳子,因此沃夫渔港便以此得名。渔港的船只停在有着三座拱形的桥内,是一处传统
渔港,渔民会将部分当日渔获预留给签约的当地餐厅,让饕客们得以享用最新鲜的海味。
渔港旁原先的船屋一一改建成旅馆或餐厅,这里有家好吃的披萨餐厅-尚娜家(
Pizzeria Chez Jeannot),也有专卖马赛鱼汤的冯冯家。沿着两旁的小路走到底,又是
别有洞天。北岸有一座社会文化中心,还有另一间高价位餐厅-渔网餐厅(L'Épuisette
);南岸则是一间潜水俱乐部(Avec ou Sans Bulles),周围总是有人在此戏水、游泳
,地点十分隐密,俨然成为当地人的私房景点。
我们很准时的在十二点半抵达了沃夫渔港,我兴奋的叫JY帮我在港口旁拍了一张照片
,JY在进餐厅前还问了我一次“妳确定真的要进去?”,我笑到不行,因为是他当天第四
次这么问我了。我知道他是故事闹我的,因为事后他也很帅气付了帐,还笑笑的对我说“
怎么好意思让妳付”。其实JY真的很个很节俭的人,他对很多东西都不是那么在乎,但是
一旦是用在小孩教育上的,就很舍得花,不过对于吃他就不是那么讲究,花大钱上馆子这
事他就觉得很不值得,他的逻辑是这样的,“东西可以用很久,食物吃下肚就没了”。因
此结婚八年,还是第一次花这么多钱吃一餐。
进去餐厅的那一瞬间我就开始紧张了,那种感觉比结婚那天还要紧张。好久好久没有
这样了,两个人手牵着手上馆子,坐在预订好的靠窗位子(真不知道是服务生安排的,还
是JY有特别交代的),微微的冷气把暑意吹得全消,只留下窗外那片令人心神荡漾的景致
。时光仿佛回到第一次我来马赛找JY的那一刻,我们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无话不
说。
其实我是那种“人对了,吃什么都好”的人,所以只要当天的气氛好,东西就变美味
了。法国高级餐厅的服务自然是一流,至于餐点内容就因店而异了。冯冯家的鱼汤可是出
了名的,使用当地鲜鱼不说,店内主厨也是赫赫有名。如果问起当地人推荐的鱼汤餐厅,
冯冯家绝对是口袋名单之一。
入位坐定后,服务生为我们送上菜单,其实我们早就想要好点什么了(官网上就有菜
单了,建议不谙法文的朋友可以先上网查询,点菜时会比较有头绪),但还是做做样子、
讨论一番。我点了一道马赛鱼汤(Bouillabaisse du pêcheur,53欧),JY则点了综合
海鲜拼盘(Panier du pêcheur à la plancha,47欧),我们还点了一瓶服务生推荐的
白酒,他说这瓶酒配马赛鱼汤很对味,因为我们都不是很懂酒的人,因此就听从了他的建
议。有趣的是服务生用“干”(sec)这个词来形容这瓶酒,JY说他也搞不懂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们上网查了一下(见此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干”指的是酒中的单宁酸所造成
的酸涩感,而“干型酒(Vin sec)”指的是不含残糖的葡萄酒。我们那天喝的应该是“
干型酒”,因为入口不酸不涩也不甜,抱着爱惜食物的精神,一小瓶白酒就把不会喝酒的
我们都灌醉了。
点完菜后,服务生就会将会放入鱼汤里的鲜鱼装盘拿给客人看,并解释鱼种。对于地
中海鱼,我是完全没概念,但是连JY都不知道服务生口中说的鱼原来长那样,就有点夸张
了。后来我才知道,虽然JY是马赛人,但是要吃到一整条新鲜的鱼机会并不大,一是他不
知道怎么处理带骨带刺的鱼、二是现捞鱼货大部分都是供应餐厅,只有少部分在市场叫卖
,而且要价不斐,因此大部分的人如果想要吃海鲜,多半是去超市买处理好的,不然就是
冷冻的。对于从小都是吃“现捞仔”的我,真的很难想像。
喝马赛鱼汤能体会法国人把事情变复杂的本事。原本以为喝个汤而已,原来还有这么
大的学问。先是吃个开胃菜,接下来服务生会在桌上放上汤盘,并摆上面包和抹酱,然后
将热腾腾的鱼汤勺入汤盘中,并用另一盘子盛装在鱼汤里煮熟的鱼肉和马铃薯。
服务生会跟客人解释马赛鱼汤的吃法,正统的吃法是将抹酱涂在烤过的面包上,放入
汤中吸饱汤汁再食用,至于被捞起来放在同一盘的鱼肉和马铃薯则是要放入汤中,与汤一
起食用,鱼汤和面包都可以无限续加。服务生解释完之后,我眼白都要翻到背后去了,真
的是有够“搞工”的啦!那为什么一开始不把鱼汤和鱼肉装在一起就好了呢?
JY看到我的反应后,差点没笑死。他说法国人讲究的是“烹饪的艺术”,无论是食物
的味道、餐桌的摆盘甚至是餐具的型式都是一门艺术,因为美的东西无所不在,各种感官
若能同时接收到美的讯息,那么用餐经验不是特别愉快了吗?
于是我特意“优雅”的拿起了汤匙,勺了一口汤入口,味道不是特别喜欢,也不能说
不好吃。道地的马赛鱼汤必须使用地中海的鱼产,通常不会含有贝类和甲壳类(如果有也
只是为了招揽客人),放入汤汁(以橄榄油、洋葱、番茄、大蒜、西洋芹、茴香、百里香
、葱、桂叶、番红花和柳橙皮等食材熬煮而成)一同烹煮。马赛鱼汤就是这样的大杂烩,
它本是渔夫将卖相不好的海产通通丢入锅中与蔬菜熬煮成为的汤,没想到今日竟摇身一变
成为普罗旺斯地名最负盛名的法式料理。
JY点的综合海鲜拼盘滋味不错,以橄榄稍微油煎过的海鲜吃得出鲜甜,而那锅长得不
怎么样的黑米,更是出人意外的好吃!好吃到我都想跟JY交换了!
虽然第一口鱼汤并没有令我惊艳,但抹上吸饱汤汁的面包真的很美味!冯冯家的抹酱
真的好好吃,难怪会在柜台摆放上一罐罐装罐的抹酱,让客人掏腰包买单。非常喜欢原味
抹酱,辣味的也不错,只不过我不大吃辣,所以浅尝即止,不过多亏了面包和抹酱,本来
不觉得好吃的鱼汤却续了两次,而且愈喝愈觉得美味!喝到第三碗的时候肚子已经撑到不
行了,而且也把白酒喝干了,两个人都有点醉了,本来以为就这样了,没想到有另一个胃
的JY竟然还点了甜点!
不得不说冯冯家的冰淇淋真的太、好、吃!现打的鲜奶油大大加分,三种口味的冰淇
淋各有特色,我们点了青柠檬、甜桃和莱姆酒三种口味,青柠檬吃得出水果的原味;甜桃
味道比较不明显,适合先吃才能吃出其中淡淡的香味;莱姆酒的味道很浓厚,适合最后吃
。虽然JY不爱喝酒,但莱姆酒口味却是我们两个喜欢的,原来换了一种方式,就可以让难
以入口的烈酒变得如此美味!
虽然看到帐单的时候,我酒都醒了,但是JY还是帅气的拿卡出来刷,还告诉我说这样
久久吃一顿大餐真的不错,以后每年都要来一次,实际派的我频频摇头,急着说不如把这
笔钱拿去买菜,我煮给你吃!说完我们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这对金牛夫妻,想的都是一
样的:舍不得对方花钱,老想把最好的给对方。
走出冯冯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户外的阳光还是依旧灿烂。我们沿着阶梯走上拱桥
,俯瞰著沃夫渔港,半晌,才手牵着手,沿着旧港慢慢散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