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sduba (Ms. Duba)
2016-07-17 23:46:33图文版:
http://msduba.pixnet.net/blog/post/449559572
文字版:
这次来巴黎碰到了很不一样的风景,那就是百年洪水。
可以这么样的见证历史不知道算幸运还是不幸运((苦笑))
只能告诉自己...来唷~ 来欣赏巴黎期间限定的最新景点,塞~纳~黄~河~~~
6/5/2016
有惊无险的从圣米歇尔山回到巴黎后,原本计画要和住巴黎的亲戚去
Chateau de Chambord(香波堡)。
但堂弟说不能去了,因为香波堡已泡汤...
(图片来源:
https://weather.com/news/weather/video/drone-captures-flooded-french-chteau)
只好安慰自己....算了算了,整修中的香波堡,即使没淹水去了也是在拍鹰架啦~
据说前两天,塞纳河水位最高来到6.1米,
还好当时在圣米歇尔山没受到任何影响,否则我应该会泪如洪水。
Plan A 的香波堡去不成,那就只好拿出 Plan B,
距离亲戚家开车约一小时的莫内花园(Giverny Monet's Garden)。
没想到,大雨蹂躏了美丽的花儿,一样全泡汤,还给我连续休馆三天...
最后备案就是逛美术馆,因为今天是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很多美术馆/博物馆这天都免付入场,那就来个假文青巴黎一日游吧!
逛美术馆之前,先来跟我看看巴黎最新的期间限定景点吧。
塞纳河吞噬河堤旁的走道,呃...水好黄啊~
水位没有前两天来的高,但还是挺夸张的,这高度没有办法搭船游河。
右为艺术桥 Pont des Arts
原本从河堤可以走到左边的水上餐厅,步道也被淹掉了。
路灯已不见底
巴黎最新景点欣赏完毕后,我们来到了 Musée d'Orsay 奥塞美术馆。
咦~ 怎不见排队人潮?巴黎的文青都不文青了吗?
赫!!!我就知道!!!洪水没那么轻易挑几个景点破坏一下就草草了事。
结果好多间美术馆/博物馆都因为洪水而连续休馆三天...包含罗浮宫也是...
只好门口拍照留个念...
走到附近的另一间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 橘园。
橘园美术馆里头展示的都是印象派画家和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像是莫内、毕卡索、塞尚、雷诺瓦等,艺术史上地位崇高的大师们。
还好没有因为洪水而关门,不过大排长龙啊...
果然这个时候,洪水+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免钱的美术馆最多人~
排了两个小时后终于进场,第一个就先来看镇店之宝,莫内的“睡莲”系列作品。
馆内可拍照但勿用闪光灯喔~
“莫内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
在莫内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内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
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Wikipedia
很喜欢他“睡莲”系列的作品
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很惬意,很细腻,坐着慢慢欣赏感觉要被画给吸进去了。
The Water Lilies- Clear Morning with Willows
有杨柳树的睡莲池,晴朗的早晨
The Water Lilies - Tree Reflections
睡莲池,树的反射
如果上一张是早晨,那么这张应该是傍晚吧?
莫内的每张睡莲系列作品我都好喜欢,不过最喜欢这一幅
The Water Lilies - Setting Sun 夕阳下的睡莲池。
水池映照着天空的紫色彩霞和橘黄色夕阳,感觉起来就好温暖人心啊~
欣赏完大规模的画作后,换看一些小品。
这一系列的小品除了右上 Cézanne 塞尚的画辨识度较高(描框较粗),
其他另外三幅我觉得画风都好像...我真是没内涵 T-T
而且每次来看这种美术馆,很多时候比起看画,
更可以吸引我注意的是画框,觉得...画框怎么那么美啊~(完全放错重点)
左上:Renoir 雷诺瓦、左下:Sisley 西斯莱、右下:Monet 莫内
这一系列的肖像画是 Chaim Soutine 苏丁的作品
“苏丁是二十世纪初期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画中的形象是扭曲而粗糙的。他的特色是粗犷有力的形象,
浓重的色彩,对视觉效果近乎野蛮的渴望。
他的画作中蕴含着激情和力量,他并没有追随某个当时的画派,
而只是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
苏丁的表现主义的内涵是依靠于直觉的力量,而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
他神经质的性格使得他的画风也受到影响。
像凡高一样,他的画作中的色彩和造型都表现出他狂热的心情。”Wikipedia
人物表情生动有趣!
苏丁还有这一系列在厨房宰割野味的画
正在被扒皮的公鸡...
还有一些扭曲抽象的街景画
坦白说,来这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苏丁这个画家...(我真的是才疏学浅啊...)
但看完他这些作品后,我发现他的画可以让我看最久,觉得很有趣,我非常喜欢。
不看作者名字我完全想不到,这两幅都是毕卡索的画,
两张画相隔五年,觉得毕卡索先生的 range 好广啊~
逛完橘园后就来逛 Centre Pompidou 庞毕度,正好出了个大太阳。
不想浪费这个好天气,直接冲到最高楼先欣赏巴黎景色再来看艺术品~
虽然是逆光...
看得到远方山丘上的圣心堂,不过这空气品质怎么感觉像是细悬浮微粒超标 ^^'"
里头的艺术品大多为现代艺术 Modern Art 和 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
很多人会把这两种类别想成是同一种,但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年代和风格喔。
现代艺术指的是约 1880~1970年左右的作品,例如印象派就是现代艺术的一种。
当代艺术则是约 1970年后一直到现在的作品,我称之为看不懂,须自行脑补的艺术。
问了我堂妹对于当代艺术有什么看法,真的看得懂吗?
我堂妹的爸爸,也就是我叔叔,是巴黎的台裔画家,
虽然堂妹小我11岁,她对艺术的知识可是了解非常多。
跟她说很多 “当代艺术” 的作品我都看不懂,
甚至觉得毫无艺术可言,感觉我自己拿笔随便画也可以来参展啊。
例如去年去美国的 MOMA 看到其中一样艺术作品是一个透明柱子上面放了一颗苹果,
就这样。
艺术家对于这作品的解说是,苹果放在那里不动它会一天一天的腐烂掉,
每天变化的过程是美妙的,要继续看着它腐烂还是要换一颗新的苹果这个
决定也是相当有趣的...因此她就创作了这么样的 “艺术作品”。
对于我的评论我堂妹有点嗤之以鼻,
她说很多当代艺术的作品看似简单每个人都做得到但没有人去做。
她说当代艺术传达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
而非只是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已,所以去读每件艺术作品旁边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
被她这么一说觉得有些羞愧...觉得自己看的东西很表面 =_=
Yves Klein 克莱茵 1960年的 “Grande Anthropophagie Bleue (大人体测量)” 作品
这个作品很有趣,当时他在画廊里直接在观众面前 “作画”,
不过当时的他身穿西装打着蝴蝶结戴着白手套,完全没有碰到一丁点的蓝色油漆。
现场有几位裸女身上涂了蓝色的颜料在白色的帆布上滚了起来,
这幅就这样做出来了,人称“身体艺术”或“躯体艺术”。
而他的作品有许多都是单一颜色,深蓝色是他的创作核心。
“克莱茵蓝”甚至变成了一种名词,一种流行,
时尚界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克莱茵蓝的单品,从服饰,包包,到车子都有。
Zelehoski 2012年的 “Open House”
在平面的空间里创造视觉立体的物品
觉得今天有学到新东西~
如果你刚好在某月的第一个周日来到巴黎,
一定要安排几个美术馆参观参观,或许你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