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藏着努力奋斗的生命,安妮之家(Anne Fra

楼主: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2016-07-06 21:34:29
图文网志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219190953
藏着努力奋斗的生命,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给朋友的明信片是一张俯瞰街区的黑白照片,也许那是在二战
年代的背景,雄伟的西教堂钟楼旁只有一栋楼房被绘上了色彩。用镜
头的高度展现历史的深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其他房屋一样,“安
妮之家”坐落在城市运河畔,但原本隐藏在这栋房子内的故事,已成
为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见证而永远流传。
【安妮之家明信片】
  ‘藏着努力奋斗的生命,那永不殒落,吸引大排长龙之瞻仰。’
写上明信片的一段文字,也说明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 总是
一直吸引无数人潮前来。傍晚时分,阿姆斯特丹的夏季天空还是好亮
,依地图指示来到安妮之家,人潮沿王子运河(Prinsengracht) 畔
已经排到西教堂(Westerlerk)后面了。(2015年七月)
【“安妮之家”入口】
  跟我们一样的许多人,宁愿大排长龙两小时也要进入安妮之家参
访,不仅是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在二次大战期间的藏身处,这
里更是她写下家喻户晓的《安妮的日记(荷兰文Het Achterhuis;英
文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的地方。
【运河畔安妮之家和西教堂钟楼】
【王子运河游船】
  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游客熙攘,运河游船穿梭,看似繁华美丽的城
市风景之中,却藏有一段悲伤的过往历史。西元1933年,希特勒开始
掌权并迫害犹太人,隔年安妮全家只好从德国逃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
住了下来。1940年五月,德军占领荷兰同时也将反犹政策带到这里。
为了逃避种族迫害,1942年七月 6日,安妮和父亲、母亲、姊姊一家
被迫躲藏在“王子运河 263号”、安妮父亲原本经营的公司大楼里,
也就是现在的“安妮之家”。后来范佩尔斯一家三口与牙医普费弗先
生也一起藏了进来,总共 8人就躲藏在这片狭小侷限的空间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观安妮之家是禁止摄影的,但反而更能让游客专心投入安妮的
世界,对有幸活在安逸时代的我们而言,曾经在日记中出现的模糊场
景终于开始有了明显轮廓。“安妮之家”一楼为当年安妮父亲公司的
仓库,仓库工人就在仓库里为公司制作果胶、磨制胡椒和丁香等香料
产品。
  继续走上二楼来到办公室, 4位职员办公于此并帮助安妮等人藏
匿,负责提供食物、衣服、书籍和报纸。这是一个日益艰难的任务,
而且庇护犹太人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但他们的勇气与作为表彰了
人类为善的最佳典范。
  三楼的储藏室作为保存香料的地方,因为香料不能被阳光照射,
所以窗户涂上了油漆,从外面就看不到房子里面了。这里设有安妮之
家的建筑模型,三楼被分成两半,前面为储藏间,后面则是密室躲藏
之处,可转动的书柜上方挂着地图,而书柜后暗藏通往密室的入口,
一个很小的入口。当亲身通过这个秘密书柜入口、走过狭窄的楼梯和
通道、依序踏入安妮和其他人躲藏的密室时,才能稍微体会安妮日记
中的真实。
  一天24小时都得躲在这里,密室窗帘总是关得死死的,不能让邻
居看到他们。白天,当楼下仓库有人在工作时,他们就必须屏声静气
,怕被揭发的恐惧始终弥漫这里。没有自由对安妮来说是难以承受之
重,透过写日记则让她获得了抒发。在安妮之家,每个房间都拓有安
妮日记中的某一段话,其中安妮这样写道:‘骑车、跳舞、吹口哨、
看世界、体验年轻的感觉、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是我的渴望所在。
’来到安妮的房间则与其他房间不一样,墙壁贴上了许多图片做装饰
,有电影明星、名人、艺术画等,虽然被拘禁在这里,安妮的心仍向
往在缤纷世界中自由飞翔。
  四楼有一个房间能通往阁楼,而阁楼的玻璃窗,是藏匿者唯一能
窥看外面世界的地方,安妮写道:‘我们两个都仰望着那蓝色的天空
,看着光秃秃的栗树树枝上闪闪发光的小水珠,还有海鸥和飞掠如银
的其他鸟类。’我们也许读过《安妮的日记》、知道一点世界史而觉
得感同身受,理所当然的自由竟变成一种奢侈及渴望。只因自己是犹
太人就必须面对纳粹的迫害与屠杀,终日躲藏、担心生命无时无刻受
到威胁的悲惨命运,我的感想虽不及当事者的万分之一却已极度哀伤
,实在不敢想像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是如何感受?
  安妮之家中展览陈列了跟每个房间相关的物品与记载,配合生还
者的口述影片,建构起日记中的每一场景。参观来到尾声,我走出四
楼密室外,空荡荡的房间只有一台电视,正播放一位生还者谈起安妮
在伯根-贝尔森集中营的最后日子。西元1944年八月 4日,纳粹党卫
队接获告密闯进了王子运河 263号的密室。九月 3日, 8名藏匿者被
押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最后被迫与父母亲分开,彼此从未再能相
见。1945年三月,安妮和姊姊病死在伯根-贝尔森集中营,离英军抵
达解救仅不到两个月前。战争结束后,一起藏匿的 8人中只有安妮的
父亲幸免,而其他人都死于集中营。
  ‘为了建立未来,必须了解过去。’在安妮的父亲积极推动之下
,“安妮之家”于西元1960年开馆,这里永远见证纳粹德国对犹太人
的暴行,以及记录安妮一家人生命中充满希望与绝望的秘密角落。
  《安妮的日记》原本,也放在这里展示,那是一本红色方格日记
簿,以及一些内页手稿。终于能亲眼看见安妮的日记,我的心情反而
平静下来,对立志成为记者的安妮来说,她终于实现了当作家的梦想
。安妮在日记中写道:‘写作,能让我进行彻底的宣泄,悲伤也随之
消失,然后我就能重新打起精神来!’她的日记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
力的书籍之一,而她的故事也将激励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人权
自由和消除歧见而继续奋斗努力。
【西教堂钟楼下的安妮雕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看了关于二战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电影《谎言迷宫》,
这部电影以西元1963年法兰克福大审判之史实,描述德国人自审奥斯
威辛集中营的纳粹战犯、从民族姑息养奸中觉醒的心路历程。电影来
到尾声,我突然想起曾经造访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的经历,或
许1960年安妮之家开馆成立,某种层面上也影响了德国人,间接促成
法兰克福大审判吧?凝视书架上收藏的《安妮的日记》,看完电影后
心中有感,谨以本篇迟来的游记记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