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高天韵:党管一切 被撤档的大陆电影惹了

楼主: snowhuang99 (史诺)   2019-10-20 22:06:06
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0/20/n11600233.htm
  【大纪元2019年10月20日讯】有人说,2019年是大陆电影的“撤档年”。中
共宣传部的审查尺度在不断收紧,编剧和导演们在夹缝里尴尬地摸索——对历史
的挖掘、对现实的呈现、对人性美丑的描摹,往往被红色的剪刀绞得七零八落。
日前,BBC发表了以此为题的报导,受访的中国电影人都以化名出现,更说明业
界的紧张气氛.
  三部中国电影退出国际影展
  2019年2月12日,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因“技术原因”退出第69届柏
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展映。据说,真正的原因是影片涉及文革。
  一些90后的网友批评《一秒钟》说:“我们是大国,是强国,不需要这狗
屁伤痕文学”,“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既然衣冠已经正了,为什么还要以史
为鉴?”也有人表示,应该多涉猎当代题材,不要只拍摄往事。另一批网民不
认同这些说法。现实情况是: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针砭时弊,许多电影都难
过审查大关。在一条条清晰的红线之外,还有不少模糊的“雷区”,令人无所
适从。
  退出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还有《少年的你》,这部青春犯罪片入围了水晶熊
奖新世代单元,原定于2月11日首映,但是2月2日,片方宣布,影片因后期制
作原因无法按时参展。
  在国内,《少年的你》也遭改档,未能在6月27日如期公映。据某位大陆
圈内人士透露,该片涉及未成年犯罪、校园霸凌这两类“敏感内容”,适逢中
共建政70周年,因此在官方严格把关下受挫。
  今年5月,入围第72届戛纳电影节的中国电影《六欲天》在公映前一天宣
布,基于“技术原因”,影片不会参加电影节及相关官方活动。影展方拒绝撤
片,因此次日电影仍按原计划举行首映。据说,《六欲天》剧组其实已经到达
戛纳,但无奈不能现身。
  许多中国网友纷纷留言,批评当局的审查制度,认为这显示了“国家的怯
懦”,并质问以后“谁还敢拍片”。有人写道:“当‘技术问题’成为常态,
中国电影还会好吗?”
  《八佰》与历史真相
  今年6月15日,抗战新片《八佰》原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但是,在
上映前一晚,片方宣布由于“技术原因”取消放映,随后影片撤出暑期档。
  《八佰》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八百战士”
留守上海四行仓库,抵抗日军四天四夜的事蹟。片中有桥段展示士兵们保卫青
天白日旗。
  6月9日,左派民间组织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举办了一个研讨会,指《八佰
》违背史实、过度美化国民党的抗战功绩,认为任由此类影片泛滥,“必将剥
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部历史依据。”
  中共一向宣称它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大力抹煞国军的浴血奋战,但是
史学界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和反驳。据历史资料: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
军与日本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38,931次小型战斗。据中
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其中206位将级军官殉
国。显然,中共不愿意看到真实的战况出现在银屏、传向数以亿计的国内观众
。《八佰》被叫停的原因就在于此。
  令人不解的是,《八佰》之前已经通过审查并获得了公映许可证,这说明
官方的标准随时变换,在向左转的风向中,历史真相、制片方的投资、剧组的
付出等都可忽略不计,封杀没商量。
  大陆电影学者郝建曾就此对BBC中文网表示,“在艺术面前,权力横行无
忌。电影成为主旋律的一种宣传工具,而不是大众娱乐。”
  《天注定》与《我和我的祖国》
  说到电影撤档潮,有必要提及2013年贾樟柯编剧并导演的《天注定》。这
部分段式电影讲述了四个悲剧:胡文海杀村官案、周克华跨省抢劫案、邓玉娇
刺官案以及富士康员工跳楼。由于题材敏感,此片至今未获公映。
  当年胡、周、邓三桩刑事案轰动全国,备受争议,事件涉及贪官和淫官等
社会黑暗面,中共自然要封堵回避。贾樟柯有勇气触碰多个现实事件,手法大
胆,勇气可嘉。值得一提的是,《天注定》的英语译名为:A Touch of Sin—
—“罪过掠影”。也许,制片方想借此提问:这是谁之罪?
  “十一”之际,《我和我的祖国》高规格上映。此片也采用分段式处理,
通过7个中国人的经历赞颂党的“伟光正”,因此,它获得了党媒热捧,官方
背景的社团和企业在欧洲组织华侨包场观看。70年,中共治下的政治斗争、文
化浩劫、人权迫害、环境污染、群体抗争等血雨腥风、无尽的灾难和苦痛,全
都消失,唯凯歌高奏。
  如今,大陆电影人找不到方向,“大师”或新手都如履薄冰。只有无关痛
痒、没有主题的穿越和荒诞剧最安全。审查之下,你被迫放弃剧本、修改镜头
,甚至在完成拍摄后眼睁睁地看着整部作品被“枪毙”。这种困境,是所有中
国人深陷的精神沼泽。全方位的监控和“维稳”,正在窒息媒体、出版、文艺
,窒息试图守护良知和追寻真相的灵魂。
责任编辑:高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