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PCE 功夫(Kung Fu, The)

楼主: conpo (狮子たちの旗)   2017-09-07 20:36:56
功夫PCE(Kung Fu, The)
https://goo.gl/hMZ9GQ
记得小时候跑去舅妈家玩时(舅妈家以前是住在松山区一带),楼下几个店面的距离外就
是一间可以当场付钱选卡带玩的游乐器专卖店。当时还是电玩被严重妖魔化的保守年代,
跑出门去玩电动铁定会被大人抓回家修理,但因为舅妈的想法比较开明,而且小屁孩不在
时大人反而比较好聊天,加上那家游乐器专卖店的老板也算是他们的邻居,所以是少数能
名正言顺跑出去玩电动的大好机会。现在的小孩可能很难想像当年想正大光明呛说要出门
去打电动是一件多么困难、多需要勇气的事情,所以去舅妈家对我的电玩人生来说就变成
是一种得到救赎般的特权,而表弟跟表妹也因为我的到来而受惠不少,因为他们也跟我一
样都是电玩爱好者,而且还有额外的零用钱可以拿,哈哈。
早期这种游乐器专卖店除了贩卖游乐器相关商品跟提供付费游玩机制外,通常也会把一些
近期主打的游戏放在门前的玻璃柜做展示(会顺便放个电视播放游戏DEMO或攻略录影
带),而‘功夫(ザ クンフー)’这款作品就是我当时在橱窗上惊鸿一瞥到的。对当时
尚称年幼的我来说,能在家用游乐器平台上看到如此惊人的画面表现真的让我非常震撼;
要知道,即使是当时的AC平台也很难得能看到如此大型的角色建构,在游乐器上更是屈
指可数的例子,只可惜当时我并没有余力去购买PCE这台游乐器、那家游乐器专卖店的
付费机制也刚好没有PCE这个选择,所以就一直无缘朝圣这款作品,久而久之也就忘了
这款游戏的存在,直到前一阵子在看《赞先生与找钱华》和《败家子》这两部早年的武打
电影时才突然想到这款游戏,因此藉这个机会好好玩过几轮并决定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
。题外话,喜欢武打电影的玩家一定要去朝圣一下这两部电影,毫无疑问的神作。
‘功夫(ザ クンフー)’这款作品发表于PCE这个家用平台上,由早期知名游戏大厂
“ハドソン(于2012年之后就被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逐步整并掉了)
”所制作,于1987年底上市,是一款带有丰富中国武术要素的横向卷轴游戏。游戏名
称虽然与1985年就发表的名作‘イー・アル・カンフー’类似,但无论是背景故事或
是进行方式都有极为明显的区别在,所以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最多只能说运用的题材很
接近而已。而为了方便玩家们辨别,所以本文的中文名称上特别加注了PCE的字样,藉
此来和‘イー・アル・カンフー’做出区别。虽然画面的呈现让‘功夫(ザ クンフー)
’这款作品得到了不少注目,但对PCE这台游乐器来说并不能算是一款具有指标性意义
的作品,发售后的评价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而已(专门志‘PC Engine FAN
’的读者投票计分满分30分中仅得到了16.68分),不过游戏还是有效成为该游乐
器上市初期行销布局上的一股助力,也让许多玩家(包括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依
然是一款值得花时间鉴赏的好作品。
游戏的背景故事很简明扼要,就是一个名字叫做“王(ワン)”的格斗家为了避免中国功
夫界沦为一个名为“暗黒魔王(中二?)”的邪恶格斗家的俎上鱼肉,便决定只身前去挑
战。其实比起复杂多变又乱搞晦暗狗血的剧情设定,我个人反而比较喜欢这种直来直往的
铺陈方式,玩个纯过关类型的动作游戏还要动脑去厘清剧情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虽
然当年的游戏画面还略显粗糙,但玩家还是可以明显看出自己所操控的主角“王”在形象
上极为神似已故的功夫电影明星“李小龙(ブルース・リー)”;无论是身形、攻击动作
或是脸部表情都致敬得非常透彻,如果玩家本身就是“李小龙”粉丝的话,应该会觉得非
常感动才对。日版的游戏封面虽然用一种比较含糊的方式去绘制(大概是为了避开肖像权
等问题),但还是能呼应到玩家所操控的角色,而美版游戏封面虽然一如往常地谜样,但
还是能勉强连结到游戏内容,比起其他莫名其妙的美版游戏封面,这款算是正常多了。
整个游戏共分为四个舞台,每个舞台又分为三个区域,而每个区域的最后都有一个格斗家
在等著玩家。通过各个区域时是采半强制性的横向卷轴动作游戏(角色会自动前进,但在
攻击、蹲下或垂直跳跃时可以停止前进动作),而后端的头目战就会转变成格斗类型的游
戏方式,玩法上跟过去知名的作品如‘成龙踢馆(スパルタンX)’或‘北斗の拳2:世
纪末救世主伝说’都非常相似。虽然说游戏融合了格斗要素,但攻略方式其实还是偏向动
作游戏的范畴,一方面是当年格斗游戏的发展还在极为草创的阶段(指标性的名作‘快打
旋风(ストリートファイター)’的上市时间也只早了本作几个月而已),另一方面是游
戏公司并没有选择大容量的HuCARD来制作这款作品(PCE早期所使用的HuCA
RD仅有2Mbit,即256KB的大小),导致卡带容量无法支撑住游戏角色的多样
化动作,玩起来的操作性跟平衡度自然就没有一般动作游戏那样细腻与流畅,更别提要去
跟后来的格斗游戏作比较了。
这个游戏有一个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如果想看到游戏真正的破关画面,玩家得发动底力
连续突破四轮才行,但游戏难度从第二轮开始就会显著提升(最明显的差异就在各种暗器
的增加与头目的攻击速度),而且关卡本身的结构跟路人布署位置都没有改变,所以后三
轮的旅程想必是既枯燥、又折磨人。更瞎的是,玩家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撑到破关了,但破
关画面也只是多了一个显示“GIVE UP!”文字讯息的画面而已,所以除非玩家真
的很闲、很有爱或对后面的难度兴致勃勃,不然我觉得破个一、两轮就可以了,没必要浪
费太多时间在重复的游戏内容上。当然,游戏其实有密技可以让玩家自己选择破关次数的
状态(例如可以选择从第四轮的状态开始),但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去试,那句“
GIVE UP!”不值得玩家耗损那么多精神。
简单说明一下角色的操作方式。 I键是出拳、II键是踢击,而方向键除了可以左右移动
还具备了蹲下与跳跃的功能。蹲下时搭配I键可以蹲姿出拳、跳跃时搭配II键可以做出垂
直跳踢的动作,但蹲下搭配II键与跳跃搭配I键就没有任何效果。斜跳时搭配II键时则可
以发动判定宽广且具有延长伤害效果的飞踢,对成列登场的敌人或暗器颇有吓阻性,可惜
头目战的时候这招就没什么用了。此外,I键和II键在头目战时还兼具了防御的效果;当
头目出拳时,同时按下I键即可抵销攻击,当头目出脚攻击时就按下II键即可发动防御。
使用方法很简单也很困难,因为要抓住瞬间的时机需要一定的反应或练习,前面几个头目
或许还勉强能应付,但从3─1开始就得看玩家个人本事了。附带一提,头目也能使用这
种防御方式,只是看到的机率并不高(因为头目大多会采用迅速后退的动作来避开攻击)
,玩家可以在较为轻松的第一大关多尝试看看。
游戏另外还导入了必杀技的设定,只是必杀技的发动是有前提条件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一个是仅能在头目战中使用、另一个就是必须先达到固定的被损伤次数。当玩家被头目连
续攻击到两次时,就可以发动“デカパンチ”来反击,“デカパンチ”则可以回敬对手3
次损伤(如果能确实命中的话)。若是连续受到3次以上损伤的话,就可以发动更厉害的
“百烈拳”来反击,“百烈拳”基本上可以回敬对手4次损伤,但如果能完全掌握住对手
动向的话(例如命中时对手刚好向前),就有机会出现4次以上的损伤,而最好的状态就
是将满血的对手给直接一击杀。虽然有一击杀这种判定,但发生机率相当地低,主要是因
为对手受到攻击后大多会选择后退,只有极少数的状态下会继续向前送死,所以非常可遇
不可求,能减少一半(5格)就算是很幸运了。必杀技的发动方式非常简单,就只要在前
提条件具备后按I键即可自动发动,而玩家若想借由必杀技来反击,在受到损害的过程中
切记绝对不能回击,不然损伤数就得重新计算,这点还满重要的。
在整个攻略流程上,玩家将会遭遇两种主要的阻碍:一个是各种迎面而来的暗器,另一个
就是位于各区域后端的头目们。那路上那些看起来像是神祕宗教信徒的人型移动物体呢?
就只是加分用的沙包路人而已(无误),不过他们也有三种型态:第一种是会直接走过来
被扁的、第二种会突然蹲下后再往前的型态、最后一种则是具有高耐久力的类型]具有
延续伤害效果的飞踢可以一次清掉一只)。不管是哪一种都很容易对付,但如果搭配暗器
的话就会让玩家觉得很碍手碍脚,所以在阻碍玩家的任务上,路人部队们虽然没有功劳但
也算有点苦劳,玩家如果掉以轻心的话一样会吃亏。
接着就来介绍一下暗器的部分,这款游戏的暗器种类相当琳瑯满目,而且有着各种飞行轨
道与攻击速度,是游戏一个很醒目、却也着实烦人的亮点(称赞意味),玩着玩着不免会
让人联想到NES的名作‘北斗の拳2:世纪末救世主伝说’这个作品。首先来看直线突
击类型的暗器,有速度慢的黄色火球、速度快的匕首和箭矢、判定长的铁铲(被棍尾碰到
一样会造成损伤)、判定范围大的双截棍、会突然出现且速度极快的蓝色火球、会突然迅
速逼近的毒蛇,以及只有最后一关才会出现的巨大岩石(整个攻略过程就只会看到一颗)
。其中比较不容易闪避的,大概就是蓝色火球跟铁铲,一个速度快、一个判定宽,攻击轨
道又刚好都在玩家的被损伤范围内,如果还搭配其他暗器或路人出现的话就会更容易造成
防守上的失误,所以不要以为直线攻击的暗器会比较好闪躲,数量或速度一提升同样会让
玩家们手忙脚乱。
曲线轨道型有轨道幅度小的麻雀、轨道幅度大的蝙蝠、距离与速度都巧妙折衷的树枝、会
朝画面底端迅速投掷过来的石块、缓慢飘落后会突然展开追击的扇子,以及轨道会微幅爬
升且速度快的铁球。麻雀跟蝙蝠都会以复数的状态登场,尤其是中、后期那种成群结队的
阵容能有效箝制住玩家的活动空间,所以碰上时还是先算好距离并待在原地等牠们经过比
较好。最好不要有将牠们全数消灭的想法,因为主角的攻击范围与出招速度都很难用来对
付判定小的复数敌方集团,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太过躁进的话就有可能会受到莫名的伤
害。此外,扇子跟铁球都会确实瞄准玩家的位置做攻击,有时候甚至会趁玩家在处理路人
时袭击而来,防守上要多加留意。
弹跳附加型则有低弹跳轨道的岩石、一次弹跳就会接近我方的球(有时候一次会出现一整
排)、落下后会产生附加损伤的瓷盘(击破时所产生的四散状态不会造成损伤)、以及明
明显示“POWER UP!”字样让人误以为能提升威力,结果却只能回复体力的道具
。这一类别比较需要注意的反而是回复道具,因为回复道具的后头往往会搭配一些暗器或
路人,所以取得前最好先设法净空场地,不然可能会在回复体力前就先被削减体力(回复
道具得透过攻击的动作才能取得)。另外还有一个重点要提醒大家,就是关卡中的暗器也
隐藏着许多回复道具,所以个人技术许可的话,建议可以试着去击坠暗器来取得大量的回
复道具,体力一旦增加,头目战自然就能轻松应对。
顺便说明一下加分关卡与残余体力的判断方式。首先是加分关卡,每攻略完一整个大关卡
之后,玩家便可以进入游戏设计的加分关卡来取得额外的分数。除了第四关会直接迎向破
关画面外,玩家等于有三次的机会可以挑战,对于想取得高分的玩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
攻略点。加分关卡的玩法很简单,只要准确押入左侧的力道计量条,就能看到主角用双截
棍去破坏右侧的大水缸(共有三种颜色),计量条的押入位置越接近MAX状态,玩家就
越有机会取得高分(分数有30000、20000、10000及最糟糕的0分)。想
取得满分30000分就得准确押到MAX状态的位置上,但难度不低,所以玩家大多只
能拿到20000分而已。反过来说,想确实取得0分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兴
趣的玩家可以自己挑战看看。
体力则会直接显示在画面上端,头目战时会同步显示头目的体力值,头目的体力则都是固
定的10格。取得道具后就可以持续累积,一个回复道具可以回复5格体力,最多可以储
存到9排(90格),但画面显示上只会从银色血格转变成金色血格(进入第11格),
而且从第三排(第21格)开始依然还是金色的状态(并没有任何数字来辅助计算),所
以玩家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温存了多少体力。反正体力也很难存到9排去(我的经验是能存
到3排以上就算是高手级别了,不靠SL大法作弊的话),玩家只要记得当颜色回复到银
色的状态时就表示只剩下最后的10格,存多存少就看个人造化了。附带一提,角色不慎
挂点的话,重生的地方将会是在该区域的起点位置,即使在头目战中阵亡也一样,这一点
实在满讨人厌的,有时候会因为这样而玩到想摔手把(囧)。
接着来看头目战的部分。前面有提到过,游戏在每一个区域都安排了一个头目角色让玩家
来攻略,让游戏不会沦为只是闪避暗器与修理路人的单调作业程序而已,这些头目也都是
别具个人特色的格斗家,虽然因为卡带容量的限制而迫使制作小组必须利用相同角色换个
颜色再登场的方式来混充,但性能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存在,而且光是大型角色对战的画面
表现就能让玩家惊呼连连了,所以进行时依然能感受到其魄力,换汤不换药式的内容就不
是那么严重了。
头目分为五个种类(五个主要的角色),而且每个头目都有专属的名字设定,不过他们的
名字却只能在破关画面时才看得到,安排上让人觉得满诡异的,也让破关画面看起来有点
莫名其妙。首先是第一大关就会接连登场的“陈大家(1─1)”、“郭良达(1─2)
”跟“星观(1─3)”。这位穿着迷彩裤的秃头大叔除了基本的拳脚攻击外,1─3的
“星观”甚至还能使用头球,只是头船的判定距离跟拳脚差不多,而且威力也跟拳脚相同
,根本不足为惧。三位迷彩裤大叔的速度与反应上都显得相当平庸,而且一旦被我方进逼
角落后都有机会出现跳针性的破绽,所以三者只是动作、肤色与服装颜色上有其区别而已
,性能上则几乎无异,相当容易攻略。
接着是第二大关登场的两位女性格斗家“娘娘(2─1)”与“扬清华(2─3)”。两
人的移动速度快、踢击判定也很长,也都会使用不易防御的上段踢与专属必杀技“旋风脚
”。可惜跟前面的迷彩裤大叔三人组一样都会在角落出现严重的跳针破绽,而且华而不实
的“旋风脚”也无法对玩家造成连续性质的损伤,所以性能并没有比迷彩裤大叔突出到哪
去,一样是可以轻松攻略的角色。
“吴达龙(2─2)”、“洪小良(3─2)”和“饮乌龙(4─1)”都是主角“王”
的分身,所以性能与判定也都与“王”一致,不过“洪小良”跟“饮乌龙”的速度跟出招
反应都明显优化过,所以玩家很难用正攻法与之抗衡。最省时省力的迎战方式当然还是靠
两种必杀技来以血换血,但如果血不够的话就只好利用对方出招后的瞬间反击(例如对手
踢击后的瞬间用拳头反击),这招对这三只都很有用,只是要抓住那个反击时机可能就需
要多加练习才有可能办到就是了。
“李欧扇(3─1)”、“清沙罗(3─3)”和“沙罗季曼(4─1)”这系列人物是
游戏中的强敌,我个人觉得比最终头目还难对付。这三位的外表很像是早期功夫电影中“
成龙(ジャッキー・チェン)”的形象,就连攻击的动作也有致敬到,而且速度与出招时
机都相当迅速,瞬间发动的前掌击的判定也很长,玩家即使站远远地用脚去踢也还是会被
这招给反击到(可是脚不见得踢得中),所以在攻略初期有不少玩家会栽在他们的手上。
攻略方式除了靠必杀技疯狂换血外,不然就得跟对付“洪小良”与“饮乌龙”一样,试着
引诱对手出招后瞬间反击,只是对付“清沙罗”和“沙罗季曼”最好还是试着用踢击反击
,因为出拳可能会打不中他,不然就只能靠着防御后的反击来慢慢击倒他。与此三人对战
时,玩家可以看到一幕有趣的画面,就是游戏巧妙地实现“李小龙”对决“成龙”的梦幻
场面,尤其是3─1的视觉呈现更是贴近,玩家在抵达3─1的头目战时或许可以好好见
证一下这难得的梦幻一瞬间。
最终头目战的角色名为“星岩吴(4─3)”,形象上与早期功夫电影中由已故武术指导
兼演员的“袁小田(ユエン・シャオティエン)”所饰演的“苏乞儿(‘蛇行刁手’及‘
醉拳’等电影中的角色)”颇为类似,就连动作设计上也参照了醉拳的招式,是一个非常
有辨识度的角色。在攻击速度与出招反应上,“星岩吴”其实没有前面的“饮乌龙”或“
沙罗季曼”那么强势,但他是游戏中唯一能造成我方强力损伤(被打到一次会扣两个血格
)以及唯一能回复体力(透过喝酒的动作)的角色,所以玩家绝对不能抱有打持久战的心
理,因为光是看到他悠哉地补血可能就会让玩家们瞬间丧失战意(苦笑)。不过“星岩吴
”并不算是强敌,除了很容易被玩家诱导外,连对头目战时不太实用的飞踢都能对他造成
不错的牵制效果,基本上只要小心他的回复能力就能稳稳获胜,比起攻略前面的“沙罗季
曼”还要简单许多。“星岩吴”是第一个将醉拳要素融入游戏中的角色,比起后来‘拳皇
(ザ・キング・オブ・ファイターズ)’系列的“镇元斋(チン・ゲンサイ)”更是早了
好几年,可惜“星岩吴”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实在太过于薄弱,即使是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
也常常会忘记他的存在,后来慢慢被世人遗忘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
游戏除了唯一的回复道具外,就没有其他道具可以使用,玩家也无法取得武器或增加招式
来变换出不一样的攻击模式,一切都得靠基本的拳脚来分出胜负,对于攻略的过程来说其
实还满严苛的。不过游戏还是勉为其难地提供了分数达标就会增加生命数的奖励机制,玩
家只要达成20000分、50000分与100000分这三个分数的标准就能各取得
一次生命数。但取得的方式也就仅止于此,100000分之后就没有任何奖励,路上也
不会再出现任何取得1UP的机会,所以一场游戏下来等于只有六次的攻略机会,全灭之
后还无法接关(但有接关密技可以使用),技术如果不构熟练的话,一场要破关其实并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
诚如前述,这款游戏的难度着实不低,想要一场破关都得费一番心思了,单机突破更是要
有水准以上的实力才办得到,而像我这种技术拙劣的玩家就只能透过老马苦练或无耻开启
密技的方式才有可能达标,这就是实力上的不平等。玩家感受到难度明显变高的地方通常
是在3─1第一次对上“李欧扇”跟3─2之后的一堆暗器布阵,大多数的玩家几乎会在
这一带卡上好阵子,没躺平个几次实在很难再往后走下去,想要顺利突破就得熟记暗器的
布署情况与抓到头目对战的诀窍才行。如果众所皆知的‘成龙踢馆’难度算是满分10分
里的5分的话,那么这款游戏的难度大概可以算是6分到7分左右(应该不少人会觉得‘
成龙踢馆’其实还满容易的),对于我这种总是喜欢强调游戏挑战性的抖M来说是一个很
不错的选择,只是需要耗费的心力也会比其他游戏来得多一点就是了。
作者: dbjdx (至心皈依阿弥陀佛)   2017-09-07 20:42:00
以为是konami那款
作者: sakuraha (山积是人类的天性...)   2017-09-07 21:14:00
因为邻居有买.这片的确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PCE威力的游戏
作者: oginome (荻野目洋子)   2017-09-07 22:24:00
推板主好文~PC-E初期最多人买的就是THE 功夫和冒险世界不过功夫真的让人瞬间感受到FC和PC-E的差距,那人物大小整体的发色数、物体多也不会闪烁,画面大魄力,破关音乐又好听,那时候练到不管从哪边开始接手,就算只剩一滴血我都有办法玩到破关,这片太赞了,然后八卦是,这片连二代的风声都没有过,至少邪圣剑还有过谣传....目前只有看过手机有移植~另外推败家子这部片,我觉得对咏春诠释的非常好的就是这部,其中不只元彪,他的师父梁二悌所演示的是更正统的咏春,是林正英武打最棒的一部,对咏春的马步二字箝羊马的演示,大小念头等充分说明五枚师太女人拳的特色,至于洪金宝的黄华宝则说明了体裁优势,不讲究步法口诀,纯粹要赢的灵活思路,我很喜爱的钟发也有登场,可惜的是陈龙在武打片一直没闯出天下,饰演最终坏蛋的陈勋奇这片也打的非常好,钟发后来在2013僵尸演出九叔一角,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务必看看败家子,还有洪金宝、钟发、陈龙和黄虾还有午马、林正英合演的鬼打鬼,个人认为是钟发生涯最高的作品~还有1-2和2-2的BOSS似乎是郭良远和吴远龙,3-1是季欧扇为了确认我刚刚叫出存盘破关有再去认了一下,远或达看起来不好分辨,但是季欧扇的"季"倒是对的~另外震天拳或百烈拳按"前+II"有机会直接使出哦~错了,是"前+I"另外名字我有截图:https://imgur.com/CY9emQH他的字满糊的,远和达不容易分清楚,不过可以依稀看见下方是"衣"字,至于季欧扇就很清楚了令人意外的是,好像连日文网站在介绍时都没弄对说几乎都写李欧扇顺便附上密技:刚开机出现HUDSON时按住"选择钮"不放,直到标题画面看到王飞踢时按一下"上"后放开"选择钮",接着按:上*3次、右*6次、下*2次、左*3次就可进入Debug模式可以选择关卡、敌我的生命力等,你如果把敌我都调成无敌
作者: aton602 (南方堂果)   2017-09-07 23:19:00
星岩吴的名字哽来自C言语(C语言)
作者: oginome (荻野目洋子)   2017-09-07 23:19:00
可以到BOSS的时候尽情的打,反正他也不会死,还可以摸索BOSS的动作模式,若再搭配只出百烈拳的金手指,嘻嘻...会打到爽~
作者: kashin (小户长日记)   2017-09-08 10:59:00
推推
作者: protect6090 (山茶花)   2017-09-08 15:56:00
专业文推!!
作者: qazxswptt (...)   2017-09-08 19:44:00
怀念呀 我的pce第一款游戏 但实在太难了 没破过当年这款的画面与动作 让我首次感受到pce的威力虽然是pce早期的简单游戏 也是我留下不少回忆当然pce中后期表现好 让我惊艳到的游戏更多了
作者: xiue (蘇)   2017-09-21 02:40:00
好像有一集有野的挑战是打这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