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uyi
历年来投手一直都是中华职棒各队头痛的问题,早期因为投手不敷使用,先发及牛棚两头
跑并不稀奇,投手定位不明的情况十分常见。后来因为二军的发展,各队必须扩编球员,
加上选秀会报名人数年年爆满,要签下足够的投手已经不是难事,各球团的投手数量也早
已经从个位数变成超过30人以上的大军。
投手一般在非赛季时就会确定下一季的角色,除了先发投手及牛棚投手外,有一些中继的
投手则是可能在季中被赋予救火队的角色,平常多待在牛棚,但必要时可以加入先发轮值
。不过在美国大联盟,如果先发或牛棚有长期空缺,多数是由小联盟球员支援,因此不会
有太多球员有两头跑的纪录。若是球员要季中转换定位,也多会在小联盟进行,而不会是
竞争激烈的大联盟。
会针对投手有定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体能及投手型态的不同,先发投手必须有较好的续
航力,他需要负担单场100球左右的实战投球。牛棚投手则是需要快速热身,他不一定会
有较多的用球数,但需要卯足全力在短局数发挥,体能调节上与先发投手不同。像是旅美
投手陈伟殷,原本是先发投手,因为伤愈复出从牛棚出发,就出现热身时间过久让教练团
头痛的问题。
一直为投手所苦的黄衫兄弟,自从2014年中信接手以来,已经损耗6位投手教练及1位投手
出身的总教练,而且美国、日本及本土教练都有。目前阵中也还有4位投手教练,包含来
自美国的锐威及霍尔、14年日职经验的许铭杰及台日职都有经验的林恩宇,也算维持三国
职棒都有的教练团。这样费尽心思,无疑是希望带来更多不同的经验,并提升投手能力,
导正以往中职错误的调度迷思。
不过令人讶异的是下半季中信兄弟做出大胆的举动,原本固定先发的郑凯文调往牛棚,终
结者陈鸿文及中继洪宸宇转任先发。在季中出现大规模变更球员定位,可说是十分罕见,
即使在定位不明的中职,应该也不曾出现。而且锐威教练来台后,本土投手四位先发候选
人,并不包含这两人,甚至陈鸿文更是最早被定位为牛棚投手的球员。
虽然陈鸿文曾是兄弟的固定先发,但他已经超过两年没有先发纪录,也已经是球队的终结
者角色。郑凯文虽然在日职多是后援,不过都是数年前的事情,去年也曾一度转至牛棚,
但在球队调度不当的情况下,台湾大赛也未对对战成绩最好的义大发挥压制力。至于洪宸
宇,虽然他业余时期是二刀流球员,但在成棒时期也只有春季联赛的两场先发,而且是7
年以前的往事,他更是今年才以投手固定出赛。
这样大胆的调度,并没有让中信兄弟有新气象,反而让他们的投手调度更吃紧。主要原因
是洪宸宇跟陈鸿文,都只有对富邦悍将投出不错的表现,还没有办法面对统一狮队或Lami
go有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因为体能尚未完全调整得宜,两人目前共计出赛8场,
仅贡献31.1局,平均不足4局,最多也仅投满5局,而且防御率高达8.04。郑凯文今年先发
则是平均贡献约5.2局,防御率5.62,比两人都优异。
而且他们两人先发的场次,共计耗费牛棚32人次,平均需要4位以上的牛棚投手。且他们
上半季多是担任布局投手及终结者,被挪往先发后,这两个位置出现空缺,必须由其他投
手轮流担任。尤其林克谦、吴哲源等球员,7、8月份出赛数也暴增,成绩都有上修的情形
,已经明显造成牛棚非常大的负担。
虽然他们都有潜力及能力成为先发投手,但实际上他们确实也需要时间重新调整及调适,
毕竟这是他们近几年没有的经验。但是这样的时间,不应该出现在一军的例行赛中,应该
是二军或是休赛季,毕竟职棒如战场不是训练场。
在国外的职业棒球,我们并不会看到因为田中将大或查普曼(Aroldis Chapman)不稳,就
被更改定位。但台湾一直以来都对这个概念非常薄弱,国外教练来台都会被期待能够引入
这样的想法,也避免投手的操劳。要改善投手问题,目前看起来季中这样的安排是不可行
,反而造成投手更多负担。中信兄弟应该更明确定义每位投手的定位,或许才是改善投手
状况的首要条件。
来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2684959?from=udn-catelis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