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赛后访问,叶总讲了一些。我所关注的一句话是:
“而且比赛战术都是由首席教练刘荣华下达。”
这句话不禁让我重新思考,首席教练的功能是什么?
义大从G3开始做了调整,目前看起来影响战局最大的是两个层面:
1.后段棒次用速度(盗垒、短打、跑打等战术)掩护打击较弱的问题,尽可能用一个出局
换一个垒包,甚至达到堆垒包让胡金龙、林哲瑄当扫垒打者。
如果没有记错数据,郑达鸿抓了七次都没抓到。
(这个问题可能和调度有关)
2.林哲瑄拉到2棒。把胡金龙和林哲瑄不只是当比赛开局的一、二棒,更是扛下着要把垒
上的跑者扫回来的重任。
(林哲瑄G1、G2第三棒打下1分打点;G3-G5第二棒打下6分打点)
假设义大可以拿到总冠军的话,就目前的表现而言,我一定投给林哲瑄。除了目前打击率
高达0.455外,中外野的美技、在垒上的破坏力等,最重要的是他整个鼓舞义大的气势。
(不确定是否和旅美有关,从G1、G2林哲瑄就没有放弃,用手势表现不断激励队友。)
假设,这两个调动都是由刘荣华所建议。那么比起兄弟的李安熙呢?
赛前大家一致公认义大牛棚比较强,撇开赖鸿诚、黄胜雄、倪福德三大牛棚要角不谈。
这次最惊艳的牛棚绝对是罗华韦。
(目前已经上场四场,多半担任的脚色是接在SP后面。直到现在累积成绩3.2局,ERA0)
在投手调度上,义大和兄弟出现截然不同的选择。不确定是否可以称为对于牛棚投手信任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调度。
义大的调度很明显是:
SP→罗华韦/赖鸿诚→中继(林晨桦/蔡明晋/张耿豪等人)→黄胜雄→倪福德。
(郭胜安很明显不在调度内的选择,对于会带郭胜安仍是感到疑惑。)
PS:尽管G2黄亦志有中继两局,但仍视为SP。
兄弟则是因为投两场SP吃到七局→郑凯文→陈鸿文。
(G1林煜清、彭识颖未解决一人次,导致G2领先七分下,8局仍上郑凯文)
G3的调度SP4局→中继→7、8、9(郑凯文→陈鸿文)、
G4调度SP6局→郑凯文→中继。
G5比赛后段感觉是吴总想放掉,或者是郑凯文太过疲累等因素而有不同调度。
这里可以大致看出兄弟规划理想蓝图是:
SP7局→郑凯文→陈鸿文。
但是到后来变成SP→郑凯文→有机会抢胜→陈鸿文
→没机会抢胜→中继
这样的调度下,不禁怀疑郑凯文是否从五局后就要开始热身?
(不确定是否因为兄弟在季赛的打击火力,让吴总太有期待感而造成
SP→郑凯文→再决定要抓这一场还是放这一场?)
太强盛的火力,导致教练团变阵的时间太过缓慢以及出现一些较奇怪的调度。
王胜伟、郑达鸿两位低迷的打击表现下该如何处理?
冠军战强大的张力之下,郑达鸿竟然连续先发五场。
比起义大调动林哲瑄、林威廷、李宗贤等人棒次后的良好效果下,
兄弟总算在G5第二次面对罗力时对于棒次进行调动。
由于蒋智贤季赛对于罗力对战打击率高达0.429(没记错的话),
拉到3棒与周思齐放置5棒。
既然会看对战打击率,那么为什么季赛对战罗力成绩优秀的陈子豪没有拉上先发?
第二为什么G5并没有使用陈家驹取代劳累的郑达鸿?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兄弟教练团使用两次林威助代打时面对到倪福德。
(关于这一点,我现在不敢确定是否是正确的。如果有误望请见谅。)
没有去查两人的本季对战纪录,但是以左打面对左投的调度真的十分罕见。
G6兄弟的先发排序以及投手调度上是否会和G1-G4相同则是观战重点。
(G5比赛后段调度可能是吴总要放掉这一场抓G6、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