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hUtopian (It's my Life)
2016-04-19 13:51:11【完整影音图文版】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8379
※利益揭露:每1000次点阅70元
本周兄弟战报的内容依然是笔者对于每场比赛的赛后感想所集结而成,那由于赛后感想都
是在比赛结束时所写下,可能语气、数据跟一些状况,和专栏日期都有所落差,也请各位
读者海涵!
一、0412对义大
输得很彻底的一场比赛,当然还是要满怀感激地在北风北,又一次地延续了球员的纪录,
先谈谈罗力这场比赛,我觉得说起来他直球的控球跟球威,跟前两场并没有差太多,真正
差的是进捕手手套的位置,上一场跟罗力交手我们有提到兄弟打者锁定了他的外角低球─
即便是控得位置很好的低球─来进攻,这场比赛很明显地他的直球就屡屡地进攻打者的内
角,再加上捕手在使用罗力的指叉球,很大胆地让指叉球从比较高且比较内角的角度落下
,刚好罗力这场的指叉球落下的时间跟幅度也都很棒,兄弟打线被投捕之间的合作完全封
锁。
谈完罗力,回来谈魔力,魔力这场的表现印证了我上一篇战报说的,哪怕你觉得欧文再软
再差,他还是扎实地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作马(而一个合格的工作马本季都快变成麒麟了),
魔力上场比赛固然对义大表现出色,但是洋投在前几场总是会有些陌生感的优势;不过也
没有要否定魔力,从他的球速跟尾劲看起来,确实他能给出的压制力应该会比欧文好,这
场比赛的失分,说真的大部分也都是许多的错误跟意外结合在一起,第二局的安打也有一
些都是被挤压到打出去的,加上保送跟内野守备上的问题。只是,应该可以同意至少再观
察魔力两场左右,再来决定他跟欧文谁先谁后的顺序。
说说其他投手吧,王梓安今天像是绳子突然松掉一样,当然全队的都一起松了,我不会因
为这场比赛就认为他之前牛棚出赛的表现是假的,而这场比赛让许铭杰、官大元乃至于潘
韦辰上来练练,也对球队有益无害;而希克在二军的调整进度似乎已经慢慢赶上来了,跟
悍德的日子应该要倒数了。
王胜伟因为膝盖不适下二军,由潘萣翔顶上先发,拉上了本季在二军打击三围
0.364-0.475-0.424的张志强上来担任陈江和之外的中线野手替补,潘萣翔算是九局上半
之前兄弟打线中唯一的亮点,第一次的安打是将外角的变化球给推向三垒方向形成安打,
第二次的安打也是将外角的变化球带向中外野,反而是在对上控球较差但直球较强的潘力
的打席上吃鳖,在球数落后的时候被变化球吊中,前两个打席跟第三个打席的差异,大概
是在于潘萣翔对上罗力时,在对于内角球的选择跟反应上都比较迅速,但潘力的内角球却
压制潘萣翔,让潘力取得球数上领先,这周笔者会把握潘萣翔顶上来先发的时间,来花多
点时间观察潘萣翔。
二、0416、0417(午场)对Lamigo
首先这两场比赛,从史密斯、罗曼到悍德跟索尔,每一个洋投都无法压制打者,而很多人
认为这代表找洋投的管道出了问题,但实际上你以去年的克拉帝、今年的罗曼,他们本来
在台湾职棒都是极具主宰力的投手,而如果以初来乍到的洋投观察他们的资历,也都是越
来越完整,当然像本季的布鲁斯、罗力跟其他人之间还是有适应程度跟实力上的落差,但
整体因素来看,并不是在投手这个群体发生很大的变异,个人觉得除了很多人提到的打者
实力随着先进重量训练观念引进,像是周思齐、林智胜等打者明显受益良多,能够再创或
保持巅峰、提高自身水平外,在于两个,第一个是旅外归国,第二个是各队对于打击教练
的重视。
过往洋投来台湾总是会有一段藉著陌生感而取得优势的甜蜜期,因此一开始会展现出很强
大的压制力,或是在被熟悉之后改变投球型态,但是近年来不仅能够在台湾职棒长期(整
年或跨半季)保持压制力的洋投越来越少,例如上季的克兰顿,甚至于很多在一开始的传
统甜蜜期,就提早遭到砲轰,例如今年的族繁不及备载。原因呢?
首先,高阶旅外打者的归国,不只拉高了打者水平,高阶旅外在国外便时常有常常面对陌
生投手的经验,甚至是有升降级的时候,更是会必须要去试着适应,因此对于他们来说,
只要适应了台湾职棒节奏之后,例如林哲瑄跟陈俊秀的第二个球季、蒋智贤的最后几个礼
拜,去适应几个新洋投,应该是一块蛋糕,而如何适应、调整,他们也会对其他本土打者
有所传授;其次,旅外打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来对抗,而打击教练,尤其是外籍打教
,就有更多对付洋投的经验,可以来让打者们去领会,这几年来大部分球队都有本土跟洋
打教交错或共存的状况,一些后起、年轻的打教应该也都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到不少。
回来谈谈这两场比赛,之后应该会利用这段难得苏纬达、潘萣翔可以固定先发上场的期间
,来做他们的观察报告,所以打者的部分就先略过,不过4月16日对上Lamigo的比赛,2局
上半潘萣翔安打之后,张正伟没有短打,打了一个普通的二垒方向滚地球,却也靠着自己
的脚程跟左打优势没有变成双杀,希望这个play能够让教练团更多思考张正伟短打的利弊
。
投手的部分,郑凯文在比赛一开始的球速跟球威有让我惊艳,但是到了第二轮之后,原本
第一轮都在144上下跑的直球,变成138上下,而郑凯文只能说完成责任地吃完6局之后,
兄弟在4分的差距下换上彭识颖,显然兄弟还是把彭识颖当成胜利组方程式的第七局投手
,而他只解决了一个人,就掉了3分,在4月17日这场比赛,他连续两天、又是在第七局,
然后领先1分的情况下上场,结果连续的安打让他掉了2分;投手的疲劳可以分两种,一种
是短期的,可以透过控制用球数跟休息天数来回复,而另外一种是期间、长期的,这就是
必须控制球季投球数跟投球局数的部分,而在后援投手的部分,更是需要加入牛棚热身的
。
为什么之前笔者即便在黄钦智好像会控制休息天数的情况下,仍然建议将彭识颖拉到较前
段的中继、或是做对左专门,跟王梓安、邱品睿等人分担工作,拉江忠城到第七局?这无
关乎实力,而是毕竟江忠城已经经历过完整职棒球季,他在肌力强度的方面,比较能够应
对长期的疲劳,而比较不会出现疲劳累积,导致后半球季失速、甚至受伤的状况,但彭识
颖却没有;而以本季兄弟的先发投手来说,有4场投不满5局、4场在5局(含)以上未满6局
、6场在6局以上未满7场,2场有投满7局,我们假设未来在这样的频率下,先不考虑是否
大比分落后或领先、直接交给吃局数的投手,用较粗糙的判断,在先发投手最后一局的投
球时,该局的责任牛棚就会开始热身(例如投手投满7局,但应该第6局时负责第6局的投手
就会开始热身)。
彭识颖如果调成笔者建议的角色在先发投不满5局或未满6局的状况下会需要上场的次数是
50.0%,会热身但是可能不会上场的投手投满6局有37.5%,而比较不会热身、投手投满7局
的状况则是12.5%,但他如果维持现在的第七局投手,那除非已经刻意排休,不然他有
87.5%的机会会上场,剩下的12.5%他也都会热身,当然到后段局数有大比分差时,胜利组
有机会被省下来;不过这本来就是个比较基础简略的举例,只是用来让大家了解这两个角
色的工作量上的差异,但从彭识颖这两场的中继表现来看,我们在牛棚伤兵逐渐归位下,
应该要开始调整角色、减轻他的负担,避免他的未来成为One Season’s Wonder,绝对不
是杞人忧天。至于连续两场都用掉彭识颖、谢荣豪跟陈鸿文的兄弟,而第二场还多附上了
王梓安、江忠城跟官大元,如何在晚场运用牛棚,也值得好好观察。
三、0417(晚场)对Lamigo
先说结论,这是个对于兄弟来说非常不应该的周末,一切都从4月16日的七局下、8比4派
上彭识颖开始乱了调,彭识颖那局掉3分,导致兄弟必须在隔天有双重赛、而且还是悍德
先发的情况下,用掉胜利组;为什么要强调悍德先发?因为悍德先发你大概就必须提早准
备牛棚上班,而除非你已经提早放弃,或是认为兄弟可以超级大比分领先到最后,本季其
实屡现危机、疲态的胜利组,在隔天的午场几乎肯定会有需要派上场的机会。
而当你真的逼不得已在4月16日的比赛用掉胜利组之后,第一个个人的疑问是能不能调换
午场晚场的先发,让至少通常都能吃到5局的欧文丢午场,避免午场烧光牛棚,也让胜利
组有更多休息的时间─哪怕只是4到5个小时,在这种隔日赛,也是非常珍贵;结果,4月
17日的午场,兄弟提早打爆了罗曼,在3局上取得了9比3的领先,但是悍德也不怎么让
人意外地,在3局投完下场前就几乎全部吐回去,让剩下除了潘韦辰、许铭杰外的牛棚全
部都再上来操练过一次,偏偏遇到对面的Lamigo有一个郑承浩横空出世吃了4局多。
因此这里个人第二个疑问就是,当然你单纯看4月17日午场,7局下、领先2分,确实该是
胜利组牛棚出来的时间,但是如果考虑到前一天晚场彭识颖、谢荣豪跟陈鸿文都出来过,
考量到疲劳状况,这三个人仍然是牛棚当下最好的三个投手吗?谢荣豪跟陈鸿文先不提,
光是彭识颖的部分,就不该让他在前一天晚场已经表现下滑的情况下,隔天午场再在如此
高张力的局数上场,也可惜了王梓安、江忠城跟官大元在4到6局联手守成的结果。
到了晚场,欧文投5局失4分无论如何说不上优秀,看得出来整个配球上,他很希望能够尽
量精简球数、Pitch to Hit,让自己投球局数拉长,减轻牛棚负担,但午场开始也是整个
火烫的Lamigo打线虽然没有造成重伤害,却让欧文的投球数很扎实地被消耗,不过投完5
局留着8比4的领先,也算是勉强合格;接着换上潘韦辰一个人都没解决就狂掉3分,这个
调度本身没错,但问题可能是为什么剩下那个可以换的人是他,接着官大元上来守住一局
,然后午场表现不错的江忠城上来掉2分、比赛逆转。
接着教练团硬撑著让许铭杰投完最后的局数,至少守住底线,没有让胜利组再上来这点还
是该给最起码的交代,但是回到前面的疑问,你与其让胜利组在午场贡献出很没有效率的
局数,倒不如让他们有正常一点的休息,让其他的人稍微多担待一点局数,而保留一组完
整的胜利组到晚场?本来看起来该是三连胜收场的周末三连战,变成了1胜1败1和,上周
连续两次在比赛后段追平甚至获胜的运气,似乎在这周全部吐了回去,虽然我们跟义大的
胜差只剩下2场,但说真的上半季也才打了3分之1,千万不要把下周三连战搞得像天王山
之战一样,燃烧殆尽,而终于,我们跟悍德说再见,而希克也拉上来一军,球团也很快地
又再找了第四个洋将来准备替换,不过这个洋将到底是为了替换谁而准备的,恐怕还很难
说。最后,看到许铭杰在胜败关键的时候对决陈金锋,对于跟我同一个世代的台湾球迷来
说,无比地感动跟感叹。
四、再谈谈球员轮替
两个最近因为伤兵而有了较多上场时间的潘萣翔跟苏纬达,前者守备上有出现瑕疵,这是
无可避免、养成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但是差别在当他是因为王胜伟受伤而上场,并非因为
夹带养成需求的调度上场时,你有没有把他换下来的空间?当王胜伟还健康时,如果仅仅
只是让他坐板凳休息、让潘萣翔上场赚经验值的时候,你的板凳战力还是充足的,有着胜
龟当中线替补,至少无论如何都还有这两个可以压阵上场,可以因应年轻选手一些不稳定
的状况,而不用担心板凳就没人了,这对于年轻选手在自信心上面的建立很重要,这也是
为何笔者一直建议该更积极地透过阵容安排,让年轻选手上场磨练,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先
发选手受伤或疲劳、状态下滑。
至于苏纬达,他对于变化球现在的问题在于判断、而不是挥击,当他能够判断出变化球时
,他带往中间方向的挥棒功夫很扎实,但问题是他常常太晚才判读出是不是变化球,导致
被许多根本挥不到、转向大外角区的变化球给引诱挥空,也因此要让他成长,恐怕只有在
一军吃PA才有机会,到二军大概比较不会有高品质的变化球可以让他打。
因此,回过头来,怎样给这些球员上场时间呢?如同前述,这不仅仅是“等到先发受伤或
累了”再来解决就好的问题,正因为兄弟现在的打线整齐而且深度够,你让一两个球员下
来休息一场,并不会影响到整体打线,尤其你换上去的球员又不是什么全然未开发的,而
是那些技巧上已经准备差不多、只需要经验值来升等的,甚至是本来打先发的,像是陈家
驹、陈子豪、潘萣翔跟苏纬达;而只要把握一定的战力互补,像是如果潘萣翔守游击时,
可能左半边的防线需要加强,那就是让周思齐打DH、由陈子豪或张正伟守左外野,而如果
是张志豪下来休息时,内野中线就要防守好点,例如由潘萣翔跟王胜伟把关,让林智胜去
打DH,又例如从打线连贯来说,像陈家驹或苏纬达有一个上场时,他们相较于轮替掉的打
者可能打击上较不稳定,那在其他位置上就可以寻求打击优先。
此外,被轮替休息的先发球员也不是那场就不打了,他们还是可以在场下担任代打或代守
的角色,因此球队的深度并没有因为轮替而减损,而且让他们适当休息更能够延续他们的
职业选手生命,也保留体力到季末,我想这并不会让选手有什么不尊重或从神主牌位下来
的疑虑;说了那么多,个人提出一点关于轮替频率的小建议,可以让下列球员依下列的频
率来休息:
(表格请详见网页)
作者: sjlee1127 2016-04-19 14:00:00
推
作者: Kobe524 2016-04-19 14:03:00
最近看下来 先发一定要称住吃完局数 才不会让牛棚崩盘..
作者:
kkmark ( )
2016-04-19 14:07:00先发称完5局我觉得是基本要求
作者:
ll8833 (183)
2016-04-19 14:10:00洋投希望至少要6局
作者: dsauqt (dsauqt) 2016-04-19 14:26:00
洋投连5局都吃不完根本没效益
作者:
yungwena (你今天银魂了吗?)
2016-04-19 15:16:00专业
作者:
can8393 (阿辉)
2016-04-19 16:21:00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