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了一下,我再完整阐述一次想法好了。
首先先确认昨比赛几个可观察到或推测正确机率较高的点:
1. 一到七棒不太容易换代打。(除了张志豪那棒较有可能以外,如 G2)
2. 承1,因为差一分,吴复连对于上来打的棒次,会有一棒过墙追平的期待,
若有此想法,即使轮到张志豪,他也不一定换。
3. 赛前对代打群的掌握状态,应是林威助最高,
总冠军赛前受伤到昨天只打一打席的陈子豪次之,
苏纬达剑鱼之类的应该更次之。 (尤其是苏,他连在二军都还没完全证明自己过)
4. 七上换代打前,当时没人对蓝斯佛上垒过,被完全压制。
现在的争议点在七局上,优先用林还是用陈 (或其他人好)?
我个人还是认为用林好,除了他近况也许最好应最早上,
另几个也许吴复连考虑到的点,就是更晚的战局是否还有用他的机会?
(考虑到前面的1,2点)
有人说堆垒包后再来用他,但真实状况是1,3~7这几棒很难换代打,
2棒就是看战局发展。 (如 G2)
另外就是有人说七局最后一人随便换谁都好,八局没人出局再换王牌林,
没人出局的得分机率永远是最高的,这个论点没错,
但其实也没法反驳“所剩出局数越多,得分机会永远越多”这个球场上的定律,
棒球比赛正常状况下就 27 个出局数,
紧握有限资源求效益(得分)最大化是教练所需精算的事,两点逻辑没冲突,
说什么 27 个出局数又不是一次用完的,并没有完全了解我想表达的。
当然也可以把林威助摆八局上,但问题,那时是否还是“一分差?”
(当然以结果论来看不是,差两分的客队其实心理压力应更大)
打者在七局要追分,跟在八局要追分,感觉是否一样?策略是否一样?
就像许基宏那个满垒打席,若已是平手,又或者不是在八局而是在前段局数?
他会不会更不追打坏球?
我想吴复连应也是有考虑到越后段比赛追分的压力度,才在七局就用林,
而非留到无法预测战局的八上,
或者垒上有人又可以换代打的时间才把林推出来。 (因为真能换代打的棒次不多)
他当时想的,应就是能追平就早点追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