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孟荀人性论及其教育比较

楼主: ttsung2 (宗宗)   2019-12-04 16:16:49

请比较孟子与荀子对于人性的主张有何不同?而在教育上有何不同的作法,并评析两种观
点的利弊得失。
一、孟子
孟子认为善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人性本善,人生而就有仁义礼智,只是我们遗失了善的
本性,所以人才会有恶。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找回遗失的本性,了解伦理道德(明人
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人性本善,那么就暗示着人有教育的可能性,人可以透过教育去引导出人原有的善,
因此,孟子重视启发式的教学,启发学生的领悟力,进而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找到更完整
的本性。
所以在人性本善的意义下,自学会比他教更为重要,因为自己的本性,透过自我领会是更
为扎实的学习。然而,自学的品质在于循序渐进与专心有恒,所以学习要有步调,并且要
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不会揠苗助长。
二、荀子
荀子认为恶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人性本恶,人生而就有七情六欲,而这些情欲皆是恶的
,必须透过人为的教导,使人向善。因此,教育的目的即是教化人性,使人为善。
如果人性本恶,那么就暗示著自然是恶的,但事实是人可以透过人为的介入,使人向善,
所以人有教育的可能性。那么,什么人介入就变得非常关键,故荀子重视良师益友及环境
对学习的影响。
三、比较
综合以上讨论,孟子重视由内而外的启发式教学,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且尊重其主体性
,不给予过多的成见,但学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主动性,不然遇到被动的学生,这样的教
学方式也是徒劳无功。然而,我们如何确保学生的启发是向善的?所以适时的介入可能也
是同等重要的。
荀子则是重视由外而内的灌输式教学,透过外在人为的规训与标准,将自然之恶做一种改
造,进而彰显出人为之善。但另一个问题是,外在的规训如何可能成为内在的本能?只要
透过长期的学习就有可能吗?以及学生如何拥有主体性的可能?如何避免使教育成为同一
化的工具?
我认为人应该是善恶的共同体,甚至善恶本身就是共通体,善恶是会交互行变的,所以教
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善恶不断的形变,使个体成为个体。然而,性善论与性恶论都享有同一
个本质,也就是有完美的二元默认,认为善恶是二元对反的概念。
四、补充
朋友A:
荀子主张人本身的“性”与生俱来,无从比较的。但由于人进入社会、人与人之关系下,
人的自然天性不会跟社会中“妥协”的“性”完全相符合,有troublemaker 的可能性,
所以才称作“恶”。“人性本恶”是简化后的说法,在社会脉络下的“性”某个面向可以
为“恶”、但自然之“性”打从开始就没有善恶之说。荀子认为任何价值判断都是后天形
成(经验性),并非孟子的本质说(先验性),因此透过学习达到“化性起伪”。
性是无从比较的,举例来说,小孩自己在玩玩具时,我们不会说“玩得很善良/邪恶”,
顶多是“看起来很开心/有趣”。也可以说是“本我”跟“超我”的比较?一个是做任何
事不受约束、但进了社会随心所欲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回到善恶,我认为善恶的区别是符合社会规范与否的差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