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开观课不是教学观摩,全教会破3大迷思

楼主: bb53211 (平凡人)   2018-07-17 01:37:25
公开观课不是教学观摩,全教会破3大迷思。
https://reurl.cc/e5ppR
作者:亲子天下ꀠ2018-07-06
12年国教新课纲上路后,每名教师都必须公开观课。但是许多人以为公开观课就是教学观
摩,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澄清3大疑点,推出《观议课实务手册》,希望公开观课可以
真正成为教师间的教学专业对话。
作者:张益勤
12年国教新课纲将在明年8月上路,未来每位校长、老师都必须在1学年进行1次公开观课
。根据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全教会)统计,全国有70%以上的教师赞成公开观课,但
是仍有不少人对公开观课的概念似懂非懂,也存有许多迷思。譬如,观课时可不可以拍照
?议课时又该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的回馈?
全教会理事长张旭政表示,公开观课不是品头论足,更不是一场表演,而是要促进教师的
专业对话。他指出,一般人常以为公开观课就是教学观摩,是错误的想像。他指出,公开
观课与教学观摩有3个最大的差别:
差别一:公开观课有事前的备课、说课
张旭政表示,教学观摩是一般人对公开观课的错误想像。但是教学观摩的双方在观摩前都
没有任何的讨论,只是透过学校公告的通知,在特定时间抵达教室看老师上课。他指出,
不仅是上课的老师不知道谁会来,只顾著卯足全力呈现出最好的表现,让观摩容易沦为一
场表演;对于到教室观摩的老师,也因为缺乏讨论,不易对焦。
“相较之下,公开观课需要非常多的事前准备”,张旭政说。张旭政表示,公开观课前,
老师们必须有共同备课的基础,建立信任感,也必须在行前“说课”,让观课的老师明白
台上老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特性、教学方法等,协助彼此聚焦。
差别二:公开观课的焦点在于学生的学习,而非教师的教学
张旭政强调,公开观课期待实质的专业对话,必须聚焦在学生的学习,而非看老师表演。
在全教会推出的《观议课实务手册》里也说到,因着许多教师开始尝试以学思达、分组教
学、学习共同体等方式教学,学生的互动与学习更是教室里的重点,观课的重点也更应该
在学生身上。
张旭政期待,观课教师可以成为上课老师的“第三只眼”,以客观角度观察学生行为,关
心学生的学习迷思?学习鹰架?甚至是身心状态等,“甚至如果实施分组教学也可以分配
观课的老师分别注意不同的组别”,张旭政说。
差别三:公开观课后必须议课
进行公开观课之后必须议课,换言之,必须全部老师坐下来讨论观课的学习,并不是像教
学观摩在回馈表上勾选选项而已。《观议课实务手册》中也提到,教师议课要尽量以观察
到的事实为讨论内容,避免空泛。举例像是,学生的互动情形、学生面对什么学习困难与
解决过程等。
张旭政则提醒,议课时要避免评论教师、不批判学生也不下结论,保持开放的提出建议,
并且学习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叙述方式,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
为了让公开观课实际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环,而非沦于形式上的业务,全教会也推出《
观议课实务手册》,为老师们一一释疑,也期待随着新课纲上路,能让公开观课成为教师
的专业对话。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8-08-02 16:39:00
摸抠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