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公孙策】
2014.06.18 06:08 am
自晓事以来,就一直听到“升学主义之害”,我们这一代深受联考之苦,因此教改之声始
终不绝。可是,从十年教改到十二年国教,越改却越考越多,免试却试更多;从前“一试
定终生”遭诟病,现在变成“一科定终生”!
多个家长与教育团体指控“十二年国教已经被百分之五的菁英家长绑架”。我理解他们的
意思,可是却无法同意他们的说法。
简单说,人生而不平等,除了财富、阶级之外,还包括智力、资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
莫不是靠五%的菁英,来造福全体。我不敢想像,如果台湾的下一代菁英,通通被教育成
“一般”,那台湾还想进步,还有未来吗?
《韩非子》的寓言:一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以木兰做外盒,用桂、椒为木盒薰香,
再缀上珠玉,再用玫瑰装饰,更粘上翠鸟的羽毛。郑人买了那外盒,却退还那宝珠。
韩非子写这个寓言有其取义,但我们对之另有领悟:五%的菁英意味着台湾的未来,他们
才是宝珠,而升学制度则是外盒,切不可成天只吵闹外盒该如何如何,却使得宝珠遭废置
。
换一个角度,家长团体所指控的,若不是那“五%菁英”,而是指五%的“菁英家长”,
那么,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家长是菁英并不代表他们的下一代是菁英。若因为“菁英家
长”的声音大,以致非菁英家庭的孩子被埋没在社会下层,那可比八股还糟糕。
清康熙时,发生江南科场舞弊案,江南士子大譁。有人把考场大门上的匾额“贡院”二字
,涂改成“卖完”;有人将财神泥像抬进了孔庙。这件大案最后闹到康熙皇帝亲自召集“
干清门御门听政”,痛斥六部九卿之后,裁决:涉案官民一律处斩,护短的两江总督噶礼
(旗人)革职听参,举发弊案却被奏请革职的江苏巡抚张伯行为“天下清官第一”,即行
复任。(后来累升至礼部尚书,等同教育部长)
那时候是八股取士。考八股是不好的制度,可是它至少可以维持公平,让天下寒士与世家
子弟有平等的竞争机会。
自从废联考、行教改以来,弱势家庭的子弟竞争力大减。一位台大教授告诉我“台大已经
找不到家长职业是农林渔牧的学生”——不知已经埋没了多少人才!
既然教改不能减少学子负担,不如改回联考制度算了。至少可以维持公平——除了防弊,
更让弱势家庭子弟有公平机会。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476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