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混沌少年时Adolescence(雷)

楼主: ueiwei (盲羊)   2025-03-31 10:47:18
这部剧在Netflix刚上架第一天,就听到室友弟弟的推荐,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陆续在不
同平台上看到人讨论。因为预计要看,所以大部分都快速滑过去,只留存了一篇关于《失
控的焦虑世代》的一篇短文(因为自己刚好正在读这本书)。
《失控的焦虑世代》读完,接着马上看《混沌少年时》,一书一影集的内容,在我脑中互
动得极为激烈。虽然书是以美国为主(也有拿其他国家的数据,毕竟全书重点“手机为主
的童年”,并不是美国独有的状况),而影集是以英国为背景的故事,但看的时候会强烈
感受到影集主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与《失控的焦虑世代》作者非常一致。
《混沌少年时》四集,核心故事没有太过戏剧化的翻转,但每一集看完都改变观众对事件
与角色的看法。核心故事即“少年刺杀了一位女同学,警方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他所为”
,第一集很简单,就是呈现一个警察拘留青少年罪犯的过程。由此留下的问题是:他为什
么要这么做?(家庭问题?恋爱关系?在第一集我们只看到少年否认犯罪,而无法确定问
题出在哪里)
第二集警察进到校园,在各年级请学生提供线索。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校园的状态与警方
期望的差异极大,校园里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机并且所有学生都已经知道案件,警方追查的
方向完全错误,因为事件前因后果都不在现实世界,而是在手机互动的网络之中。
第三集也是公认拍得最好的一集,全部几乎就是心理师与少年的对谈。从友善家常对话开
始,很迅速地切入到一个令少年紧张的问题“爸爸和爷爷”、“阳刚”,心理师追问而少
年不愿回答,在少年混乱爆怒之后, 心理师离开现场再次回来,仍追着这个问题,慢慢
看见少年自我形象与期待之间的落差、在学校处于较边缘的状态、社群上由密码组成的霸
凌(及背后原因)、对亲密关系的想像(13岁的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两性身体经验)、无
法控制的情绪崩溃与愤怒,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道德认知异常(无法接收到他人死亡
的严重性)。
看完后与较早看完的室友讨论少年说“那个影片中的人不是我”是说谎吗?虽然“说谎”
是比较直觉也比较合理的一个看法,毕竟在第四集时,少年说要认罪,表示他确实知道自
己是那个影片中的人。但我看时一直有一种觉得少年犯行时处于一种类似“解离”的状态
,接着在读《心灵的伤,身体会记住》谈到作者在治疗发展型创伤者“分裂的自我”时,
当事人会有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在遇到危险时出现成为保护者。这并不是说少年一定是人
格分裂之类的状况,而是在极端状况下无法产生连续性记忆(失去那段记忆)。然而在与
心理师谈话的过程,少年的记忆应当时慢慢拼凑起来,只是仍是无法接受,持续否认(记
忆停留在他持刀但未对女孩做身体上的侵害)。这里的想法,或者不一定精准,但剧组保
留的空间,我想应该也可以如此理解。
第四集发生在第三集十三个月后,聚焦于少年家人生活受到的冲击,尽力维持日常的同时
,必须面临外在突发的各种压力。结尾反回去强化第二和第三集留下的一个问题:少年的
家庭有状况吗?他的行为是家庭造成的吗?剧组给出的是警世之言:少年的家庭也许有它
的状况,但那状况可能就是一般的状况(爷爷与爸爸可能都是“阳刚”的典型男性,而爸
爸受过肢体暴力,却尽力阻止自己复制暴力行为),并没有像各种影剧或早期研究那样“
残暴的家庭”,反而是可以互相依靠和支持的“好家庭”。由此剧组提出的观点显然是“
虚拟世界正在隐性地侵入到现实中”,暴力如此不明白地发生在肉体世界,即使生活在有
一定安全度的现实中,仍可能在看不见的虚拟世界中发生影响心灵的重大事件。
虽然最后一集我感觉有点太大白话,回想全片难免会感到“片中的大人都不手机成瘾,只
有青少年与孩童手机成瘾”有点刻意,但整部片让我对《失控的焦虑世代》所描绘的世界
有更为具像化的理解,因此仍是今年到目前为止Netflix最佳。
***
这里是我的乐园:
https://tzuyang1222.blogspot.com/2025/03/adolescence.html
作者: kangkang87 (东湖摩斯)   2025-03-31 23:30:00
推心得
作者: wholehearted (全心)   2025-04-01 16:22:00
这部对话写得很厉害
作者: echoo (回声O)   2025-04-05 04:39:00
一开始没想到少年发展出解离型人格保护自己的机制 后来慢慢借由临床心理师抽丝剥茧拼凑出他人格 才呼应初始 这段很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