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台去年夏天拍摄年底播映的 1950s战后剧 Ein Hauch von Amerika,今年上架串流平台 ARDmediathek 可惜日前下架了,它谈二战后重建时期美军驻军与西德人民文化相遇的故事,豆瓣上有人将剧名译作《烟硝过后》但我觉得直译《来自美国的气息》更加贴切,且听出身小镇农家的女主角 Marie开宗明义写信给闺蜜 Erika:“妳曾告诉我,是美国人解放了我们带来了自由,而今我终于知道自由是什么,希望有天妳也能得到。”这就令人好奇了:这美国所带来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故事就从这开场口白的“一年前”话说从头:1951年夏天,位在德国西疆 Rheinland的传统教区小镇“冷石镇”Kaltenstein ,战后已经过了六年的刻苦生活、战场清理大致完成还不时有未爆弹、许多东线子弟还在苏联战俘营、小村“去纳粹化”才刚经历一整波考核、人们已经绝望疲累过一日算一日时,美国驻军进驻小镇带来全新气象!这“来自美国的气息”一开始是处处刺眼的:美军征收土地破坏了农村、坦克不长眼睛碾坏了农田、美国大兵夜夜笙歌破坏了宁静、德国女孩倒贴美军更败坏了道德... 令教会市府与市民农民人人敢怒不敢言!谁叫德国发起战争还战败了呢?
https://www.degeto.de/wp-content/uploads/2021/10/1_Ein_Hauch_von_Amerika_HP.jpg
不过人人也很快发现这只是“时代变迁”的转型阵痛,且别那么斤斤计较挂著过去乡愁不放,放开心胸融入新时代其实处处是机会与活水:美军大搞建设虽破坏农村土地、但交给德国人承包有钱大家赚,美军生活风气虽破坏了德国传统文化、但钱与物资源源不绝民生科技令人惊叹,美军虽败坏风气带坏了德国好女孩、但德国女孩反而学会了享受人生向往“自由”... 甚至对一开场就被美军征收土地破坏农田还弄死小狗的最最可怜的女主角一家来说,他们找美军兴师问罪时美军也不多计较,大方给妳新工作新生活与超乎想像的美金高薪!
是呀有钱大家赚有什么不好?世界弱国都很习惯当人殖民地、强如过去法国今日德国也要体验占领,如果真要委曲求全被人占领那被谁占最好?比比看铁血威权的苏联、冷酷极端的纳粹、虽做生意但贵气傲慢的英国、与也做生意但随性麻吉的美国,不论要被军事占领还是被经济殖民恐怕都“还是美国好”XD 尤其我们影迷们总透过强势放送的好莱坞电影想像美国勾勒的世界,闭塞的农家女主角 Marie就被开放的闺蜜 Erika拖去电影院看了《绿野仙踪》心眼大开: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少女小狗草人锡兵不论各自出身与外表如何、都能找到一个不分你我的大同世界!
https://www.filmbesprechungen.de/wp-content/uploads/81fRzjzhRTL._SL1500_.jpg
德美两国过去战场兵戎相见分了赢家与输家,但如今还不是可以放下成见携手重建、可以截长补短共创繁荣、更能同聚一堂欢笑享乐?的确回顾历史应该绝大部分德国人都同意冷战归为美国阵营算是跟对了,不但快速重建还享受自由经济的善果,过去虽有许多罪疚未解但只要还能贡献繁荣自可轻轻放下 (!)... 本剧这拍在德西城堡古镇 Stolberg 的 Kaltenstein,的确城市景观与生活场景乃至配角衣着与主角脸庞、都可在 E01-E06一集集看出从破败惨澹到欣欣向荣的快速进步!但对“繁荣”的向往与执著、对“惨澹”的害怕与拒斥,也曾经是德国人拥戴希特勒的心理弱点。
耳听 Marie的农夫老爸一开始还忿忿不平:“我们农民安分守己什么也没做,过去(一战后)法国人压迫我们,如今(二战后)美国人来剥夺我们。”这个德国创伤是从一战战后经济毁灭式的《凡尔赛条约》开始的,这种不平等条约激起了战间期德国愤懑也滋养了纳粹崛起,史实也告诉我们美国人在二战后有记取教训好好和西德合作抗共解他们愤懑,果然这次德国人为了对再次“惨澹”的恐惧与再次“繁荣”的庆幸,可以放下敌我忘却过去一齐展望未来。只是上一次希特勒许诺的“繁荣”,要牺牲的是斯拉夫与犹太等“次等民族”,那这次美国许诺的“繁荣”又将牺牲谁?
https://bilder.fernsehserien.de/sendung/hr2/ein-hauch-von-amerika_659041.jpg
就是海报上醒目的“黑人”!而且黑人还和白女挥洒烈爱想当“罗密欧与茱莉叶”?也不照照镜子其实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本剧每集片头字幕都有“本剧含有言语与其他形式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发源于 1850s至今依然存在。”那我们 2020s观众看到“白女配黑男”还会感到刺眼吗?本剧当下 1951 美军驻德小社会里仍然是很敏感的:黑人,即使爱着美国效忠美国参加了美军建立了功劳,在美军中仍与在美国内遭受同样的“歧视”,只是一来军纪严明生命还算有保障、二来对德国人来说“美国”不分黑白都是占领者、三来弱势的德国人与弱势的黑人有那么一点共感。
当然理论上文化相遇可以相安无事、文化交流可以欣欣向荣,只是实务上文化相遇必有的摩擦与“冲突”、以及繁荣大业必有的牺牲等“罪咎”,当每一方都很悲情也很神圣必须要完整保护时,那就必须启动“猎巫”找个替罪羔羊啦... 想想过去希特勒的“生存空间”计画牺牲的就是斯拉夫与犹太等次等民族、那现在美国的资本繁荣计画如有意外要牺牲的就“黑人”!没办法,美军白人劳苦功高犯点小错不应断前程、美军官方带来繁荣不能伤了威信被拔官、德方官员忍辱负重维系社会功不可没、德方人民配合美军权益不可被侵犯... 可以牺牲的就是食物链底层的“黑人”!
https://i.imgur.com/OAIKeb5.jpg
于是就像美军到来给予德国女主角 Marie一次次全新视野般,本剧六集的剧情走向也一次次带给观众全新的期待:
E01 美军来了横著走路破坏小镇生活,犹如黑人男主 George 开坦克车毁我家田园?E02 但美国带来富裕与自由欣欣向荣中,这体贴负责又敞我心扉的 George 将给我带来全新人生?E03 Marie 等待六年的未婚夫 Siggi竟刚好从苏联回来,难道意味着我们德国人民与德国女孩都应认份知足守候土地别为“自由”所诱惑?E04 承平已久“罪恶”终于降临,只见保守自由两边阵营争相诿过其实没一边正直!E05 一个美国电影美国文学都向往的大同世界,难道其实并不存在美国而要寄望他方?E06 也许这承诺“自由”的大同世界从来不存在,而要由我们在堕落的当下自己打造?
两集两集看,本剧三阶段有三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分两集正反辩证:(1) E01-E02 基本是农家女儿学习解放拥抱新生的“爱情”剧,前集封闭己心拒斥外人与爱情、后集渐渐敞开心扉拥抱新生与爱情;(2) E03-E04 则转为教会长辈叮嘱玩开女孩的“道德”剧,前集诉求收心守分守候传统承担责任、后集才发现传统与责任有其创伤不愿走出反而将化作新的压迫;(3) E05-E06 则回到核心探索自由平等的“大同”哲学:前集犹在勾勒一个全球尺度的流离,被压迫的人们一次次迁徙逃难终能找到应许之地?后集则痛定思痛认清,没有一个地方真大同,大同存于你心等你就地实践。
https://i.imgur.com/OfWkEvC.jpg
这所谓“大同”,普世来讲当然就是“四海一家”不分你我、没有歧视凝视等文化壁垒与排除;具体而微落实在剧情上,则是美德两方文化交流中欣欣向荣中造成的冲突,能否放下“繁荣”包袱戳破“光鲜”表象大方说出真话揭露真相、而非为了繁荣而维权维稳粉饰太平找替罪羔羊?替罪羔羊,在本剧主线的美军政权中就是“黑人”,还有一条支线提醒过去纳粹时代就是“犹太人”,可说不论纳粹德国还是资本美国打造“繁荣”的背后机制都异曲同工!本剧没人是坏人、人人都有创伤也都有使命,只是人人面对不为人道的罪咎时、总是相忍为国互相 cover交给黑人去牺牲:
一、美军小军官 Bill 是一切源头:美军在此驻地首先带来了享乐文化,大兵夜夜笙歌路上吹口哨,德国妹子人人穿起丝袜参加舞会当个花蝴蝶,崇拜美国时尚向往美国生活更期待有个大兵带我走!这在教会与长辈眼中叫“不守妇道”、女孩们却理直气壮叫“前卫自由”,谁知保守规训是一眼就知的明显压迫之余、那所谓前卫自由的背后竟是毫无道德的“始乱终弃”!不但异国女子的身体玩玩就好别当真、如果怀孕拿钱堕胎别造成麻烦、甚至驻地美军反正权力很大面子重要尽可“强暴民女”不用负责任!
二、女主角闺蜜 Erika则是受害者:她身为德国女孩在传统社会保守家庭与宗教规训下已经受够了,看到自由帅气的美军心花怒放投射想像整个贴上去!相较之下女主角 Marie静定自持放慢脚步才真得到了爱情与自由的善果。她背后的传统规训残酷压迫,但眼前的美军帅男也毫无真心用过就丢,但她惨遭强暴后会勇敢作证争取真相与正义?那也绝不,因为比起真相与正义她更迷恋表面的“繁荣”:我知道错了以后回归教会当个圣女也是另一种繁荣、美军带来繁荣当然不能牺牲美国大兵、尤其自己市长爸爸与美军上校做生意面子都要顾... 指认哪个凶手可让多方皆大欢喜呢?
https://i.imgur.com/so4dUP9.jpg
三、女主闺蜜的市长爸爸 Sturmm 看似好好先生:他们 Sturmm 家多年前本与女主 Marie的农家是邻居、但十几年前孩子还小时突然有天住进了小镇最大宅、成为市长治理市政陪伴市民度过风风雨雨十几年、如今更代表全镇百工与美军合作有钱大家赚!只是他人这么好这么热心对各方都打通关节,为的又是什么呢?多年前的发迹又有何缘由呢?眼看镇上每次来了新人他都紧张忐忑地去访察,难道这一切市政治理的“繁荣”背后亦有不为人道的过去?而当自己女儿惨遭强暴时,为何不敢理直气壮挺身而出要求美军交出真凶?难道掩盖真相维系建设比自己女儿的冤屈还重要?
四、美军指挥官 McCoy上校看似开明公道:从第一天来此驻地,这就不是横行霸道予取予求的美军、而是守望相助军民共荣的美军,尤其这上校倾慕德国文化娶了德裔妻子还学一口美腔德语、待人随和亲民从无官架子、美军出钱整个小镇人人有工作、整个希望军民携手建设发展共创美好西德!只是当与自己合作治理的市长女儿被人强暴时,能在美军当中秉公调查抓出凶手吗?这位上校本来还是一路秉公的、也极为接近真相呼之欲出了,只是当“真相”可能动摇统治被迫改变自由作风、向保守教会输诚严管军纪让弟兄压抑、甚至被高层转调而中断小镇发展,岂不是多输?
五、指挥官夫人 Amy看似自由理想启发女主角:Marie 家土地充公农地被毁时,找上校兴师问罪上校竟慷慨给她工作,当个帮佣领美金不但收入十倍不止、还能亲炙美国中产生活现代家电处处开眼界!更棒的是同样出身德国小镇移民美国的夫人 Amy,看到 Marie如同看到过去的自己:欧洲不是只有希特勒的极端欧洲、也不是传统教会宰制生活的传统欧洲、德国还有表现主义与青骑士画派妳竟不认识?何不靠妳画画长才负笈柏林学习艺术?不但女性实践发挥自我还能与黑人情郎自由恋爱!只可惜,可以自由恋爱的是共产“东柏林”,指挥官夫人敢这样想岂不是亲共?
https://i.imgur.com/bIZhmiq.jpg
六、女主角 Marie,宛如“德国阿信”般是忍辱负重多方担待的苦命角色,但娇小身躯坚强身段与硬气面容,总令观众不由自主敬佩又怜爱:她战后努力照顾著惨澹的小农家庭、包容著每天哀叹的愤怒老爸、硬学一口破英文代表家里向美军争权、自己不爱社交却要守护闺蜜 Erika的社交冒险、等待未婚夫 Siggi六年不敢谈恋爱、好不容易被黑人大兵 George 打开心扉未婚夫又刚好回来、自己“白女配黑男”却饱受凝视与威胁... 但看过《绿野仙踪》想像过彩虹之上、还读过指挥官夫人借她契诃夫与杰克伦敦而能想像希望:就算西德容不下我们、他方某处一定还有个理想国?
七、黑人男主角 George Washington则很早就明确告诉 Marie“没有理想国”:我们祖先就是黑奴被美国奴役、被解放后成为美国人还是处处受限、在美国直至 20 世纪中还是每天受到歧视霸凌甚至小命不保、如今来到西德遇见了妳能看见我就已是天堂!妳觉得充满歧视的西德已是我此生去过最自由的土地!我们真的还要冒着失去当下幸福的风险前进未知的“东柏林”乌托邦?而当我被集体诬陷成为强暴犯时、美德彼此 cover相忍为国都要牺牲我、妳还以为真有“坚持真相”的理想存在?相较于天真的 Marie还是他懂得世故现实、但相较于现实的他还是 Marie能坚持超越?
八、女主角未婚夫 Siggi,在苏联战俘营挣扎存活了六年,其实也是饱受迫害的创伤心灵,只是相较于饱受压抑的 Marie与饱受歧视的 George 他却走上了极端,也惊悚代言受害者若一味自怨自怜封闭己心、亦可能走向极端成为新的压迫者:他回来后变了个人 Marie已不识、花了两集耐心抚慰重建生活他却不买帐、只想着凭什么“我在苏联受苦妳们却在家爽”还认识新男人!而当新男人都是有权有势的白人美军时、唯一可发泄愤懑的出口就在弱势的黑人、继过去纳粹排犹后马上进入排黑新时代!至于诬陷黑人入罪岂不违背良心?“唯有存活者值得活下”就是受害者的入魔。
https://i.imgur.com/ukjnkMr.jpg
真没想到此剧由刚开始心花怒放的“爱情剧”、演到最后竟默默变成仿佛纳粹排犹再现的“平庸邪恶”与“转型正义”剧:我们送走了靠迫害犹太人与各种低等民族而争取生存空间的纳粹后、如今也会为了美德携手欣欣向荣而打造集体谎言牺牲黑人吗?很遗憾地全剧每一个本来或努力或热情或开明或前卫的正向角色,在这最后的“集体诬陷”中统统撤守良心翻脸不认人,只剩唯一一个不计一切仍心怀理想坚持真相的 Marie在力挽狂澜!难道为了害怕“惨澹”眷恋“繁荣”所有人都能蒙蔽良心牺牲一个人?难道这个小镇人心通通都如镇名 Kaltenstein般“如石头冷酷”?
回顾季初片头旁白那“自由”的启示终于明朗:“美国人解放了我们带来了自由”,那自由不只是大兴土木刺激建设的国家发展自由、也不只是人人有钱赚过上好生活的经济自由、亦不只是开趴跳舞调情享乐打砲堕胎的男女关系自由、甚至不是知书达礼谈文论艺的知识份子自由... 真正关键的自由还存乎己心:妳能否超越一切压力与一切诱惑、坚持真相有话直说也坚持理想实践大同?Marie 能够“虽千万人吾往矣”坚守良心坚持做对,就已是绝对的自由。而本来一起向往新生活的闺蜜 Erika?已在道德路上分道扬镳的 Marie只能祝福“希望有天妳也能得到这自由。”
https://i.imgur.com/bgT4XL0.jpg
当然这“心”的自由非常轻盈超越、仿佛此生一切物质与福祸都已不重要,那最后男女主角 Marie & George 可以历劫重聚手牵着手得到“异族恋爱”的自由吗?直到最后一分钟都令人紧张揪心!饰演 Marie的 Elisa Schlott继两年前的《我们的美好年代》Unsere wunderbaren Jahre后,这次已是第二次演出“战后重建”剧的担待女子了,相较于上次演工厂家族的担待女儿面带愁容、这次演全身脏污的农家女儿一脸硬气更引人认同!记得 2000s我一度以为这世界谈起恋爱已无种族壁垒,但现在 2020s好像又有某种莫名愤懑正悄悄滋生中?推荐喜爱德剧关心转型的观众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8hXpHwt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