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好莱坞的“怀旧进行式”IP文化敲响丧钟了吗

楼主: zkowntu (冰封冷雁)   2022-02-11 10:53:33
※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Y1S-R01 ]
作者: zkowntu (冰封冷雁) 看板: movie
标题: [新闻] 好莱坞的“怀旧进行式”:无止境重开机
时间: Fri Feb 11 10:53:13 2022
好莱坞的“怀旧进行式”(上):无止境重开机、拍续集、搞多元宇宙
汉斯黄
07 Feb, 2
当你在手机点选“本周新片”,看见最新一集的《蜘蛛人》、《骇客任务》、《惊声尖
叫》、《魔鬼克星》出现在时刻表上,或点开串流平台,发现推荐字段出现《欲望城市》
(Sex and the City)、《小鬼当家》(Home Alone)、《花边教主》(Gossip Girl)
的衍伸或重制新作,你并没有搭上“时空机”回到过去,现在依然是肺炎疫情、元宇宙、
NFT当家的2022 年,只是好莱坞吹起浓浓“怀旧风”,把经典IP全部扫回今日,成为如今
电影、戏院、电视与串流营运的“万灵丹”。
无止境的重启、翻拍,种种“借尸还魂”复兴的续集,80、90年代的经典IP回归,还有无
限扩展“影剧宇宙”的衍伸作——是否显示好莱坞原创故事缺乏,只得“黔驴技穷”地故
技重施,还是观众“取暖心态”深信“熟悉的味道最对味”,致使“怀旧”成为好莱坞的
未来?娱乐产业百花齐放的年代,发展IP依然是影剧圈的唯一解方吗?
“怀旧风”你买帐吗?翻拍、重启、重新想像与复兴“影剧”
好莱坞正从他们已经拥有的资产,一次又一次商业化获取利益。
——《电影重启》作者丹尼尔赫伯特
回顾过去五年的全球票房榜单,《侏罗纪世界》、《星际大战》、《野蛮游戏》、《哥吉
拉》、《美女与野兽》榜上有名,验证好莱坞的“怀旧风”并非一时半刻。疫情前的2019
年,重启(reboot)的《蜘蛛人:离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重新诠释
(reimagining)的《狮子王》(The Lion King)、《阿拉丁》(Aladdin)动画翻拍版
在全球皆破十亿美元大关,前十名电影也无不皆为续集、漫改作品,成为“IP电影”大获
全胜程度达到顶峰的一年。
不过,娱乐产业如此“没创意”,也早已非新闻。早在 1905 年,由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
公司(Edison Manufacturing Company)发行无声默片The Whole Dam Family and the
Dam Dog,即是基于广泛流行的家庭图像明信片、石版画为灵感,创造出一个“明信片动
态版”作品。电影学者阿曼达安克莱因、巴顿帕尔默,曾合著文章提及:“复制艺术作品
的成功公式,直到他们不再赚钱为止,这就是全球电影制作的起源,以及它成功的基础。

影视文化取材于书籍、漫画、舞台剧、电玩等艺术或娱乐形式,从中获取“养分”而改编
,也是行之已久的常态。然而,好莱坞开始回头“重复自我”的滥觞,始于90年代末期、
千禧年初的种种翻拍(remake),《神鬼传奇》、《瞒天过海》、《偷天换日》、《金刚
》大量改编老片推陈出新,或者购入非英美电影版权翻拍的《香草天空》、《七夜怪谈西
洋篇》、《神鬼无间》等,皆可视为英美电影圈创意枯竭的“警讯”。
上述这些“翻拍”部分电影表现亮眼,也有不少票房或评价失利的案例,例如:《1999惊
魂记》、《决战猩球》、《恐怖拜访》等。著有《电影重启》(Film Reboots)的作者丹
尼尔赫伯特曾表示,千禧年间有众多翻拍之作:“但并没有获得很多正面回响。”
于此同时,第六任“007”丹尼尔克雷格担纲主演,推出剧情归零“重启版”的《皇家夜
总会》(Casino Royale),叫好叫座全球卖破五亿美元大关,为该系列创下当时的票房
顶峰;华纳则是找来当时的潜力股导演诺兰,再度重启“蝙蝠侠”系列,三部曲共计席卷
全球24亿美金,连同索尼的《蜘蛛人》(而后也经历两次重启),成为“英雄电影”蔚为
主流的开端。
不过,迪士尼于2010年推出的《魔境梦游》(Alice in Wonderland),才真正把好莱坞
推向无以转圜的“复古浪潮”。该片取材其自家1951年的经典动画《爱丽丝梦游仙境》,
经鬼才导演提姆波顿巧手添入奇幻美学,融入原著再改编并加上现代观点,再网罗强尼戴
普、安海瑟薇等知名演员演出,全球开出亮眼的十亿美金票房,更胜《哈利波特7》(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全面启动》(Inception)等片位居亚军
,迪士尼从此开始大量“重新诠释”翻拍旧作。
不论是改由反派观点呈现、具明星加持的《黑魔女》(Maleficent)、《时尚恶女库伊拉
》(Cruella),或者融入少量新元素,剧情、构图与配乐几乎原封不动的《美女和野兽
》、《狮子王》,或者由盖瑞奇执导更加娱乐化的《阿拉丁》,“怀旧风”皆为米老鼠吹
来大把钞票,未来更有十部以上旧作翻拍计画正在开发或制作。影评人查尔斯布拉梅斯科
表示,这些成绩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有些电影不论内容或评价,人们永远会买票进场,
观赏那些他们所记得的事物。”
经典人物重披战袍,“借尸还魂”的怀旧回归
我们找到全新的方式,盗墓、榨干那些已逝的明星!
——《河谷镇》演员迪伦史普洛兹
2010年代起,各家好莱坞片厂相继效仿迪士尼,善用自家IP“重复再利用”,华纳发行好
莱坞版《哥吉拉》、女版《瞒天过海》,以创造“DC宇宙”再重启《超人》,《一级玩家
》(Ready Player One)与《安眠医生》(Doctor Sleep)不约而同致敬与延展《鬼店》
(The Shining);环球原想靠新版《神鬼传奇》拓展“闇黑宇宙”,预计翻拍《科学怪
人》、《黑湖妖潭》等经典片,然而由于《神鬼传奇》票房、评价双输,导致宇宙“提早
崩解”,但前年仍推出反应不俗的女版《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被迪士尼并
购前的大众亦再推出新版《猩球崛起》(Planet of the Apes)、《惊奇四超人》(
Fantastic Four),皆展现将近十年以来的“重启盛世”。
然而,将“怀旧风”推展极致的方法,其实是“续拍”阔别已久的旧作,让演员“从操旧
业”,再度批上战扮演经典角色。因此,尖叫女王洁美李寇蒂斯化身“最强祖母”回归《
月光光新慌慌》(Halloween),“干话搭档”威尔史密斯、马汀劳伦斯睽违16年回归《
绝地战警 FOR LIFE》(Bad Boys for Life),“基哥”基努李维以“地表最强爱狗人士
”颓废大叔之姿,返回“母体”演出《骇客任务:复活》(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皆是召唤死忠老粉买票进场,缅怀青春回忆的“不死金牌”。
若电影的“借尸还魂”还不够有力,让老牌明星“返老还春”、派出已逝影人“真的还魂
”,想必更惊心动魄。《星际大战外传:侠盗一号》(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便以CGI技术,透过动态追踪、脸部数据库,重新模拟“年轻版”莉亚公主,更让已故演
员彼得库辛饰演的塔金总督“复活”。近日的《蜘蛛人:无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同让年近70岁的艾佛烈蒙利纳回归演出“八爪博士”,《魔鬼克星》初代演员
哈罗德雷米斯,也在最新集《未来世》(Ghostbusters: Afterlife)以“CGI鬼魂”之身
,守护新世代“捉鬼队”成员。
已逝影人以“特效”借尸还魂,多半确实能令粉丝老泪纵横,但其表面“服务情怀”,实
为创造商业利益的作为仍引来非议。影评人查尔斯布拉梅斯科便形容这是一桩“科学怪人
般的事业”,人们需好好审思背后的科技伦理:“这明显道德上侵犯死者权益——它以商
业利益的‘啦啦队’为出发点,往后我们还会走上哪条不归路?”
此类“还魂”事件屡见不鲜,2019年曾有制作公司动念要让《养子不教谁之过》(Rebel
Without a Cause)传奇影星詹姆斯狄恩,演出越战动作片Finding Jack,甚至取得从演
员家属取得肖像使用权,引来不小反弹身浪,“美国队长”演员克里斯伊凡更发声批评:
“这就像我们让电脑画张新的毕卡索名画、写几首约翰蓝侬的新曲,这种无知令人羞愧。

近年的《STAR WARS: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即将上映的《
黑豹2》(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制作方,也皆曾表示不再以特效重现过往
角色,“消费”嘉莉费雪、查德维克博斯曼等已故影人,作为对演员与经典人物的尊重。
“星际大战”后传三部曲监制、最终集导演J.J.亚伯拉罕曾言:“我和所有星战迷是如此
深爱嘉莉费雪演的莉亚公主,不能让真正的她离开我们,绝不会用CG来取代。”
彩蛋满满的怀旧“新片”——“服务粉丝至上”的时代来临
(好莱坞)必须对观众有深刻的理解,电影推出的时机点要对,作品的基调更需要完
美,才能拍出一部特别好的怀旧片。
——Screenrant评论家寇特妮梅森
(此段落将有《蜘蛛人:无家日》完整剧透)
同时,自2008年“漫威宇宙”展开后,将录影带、DVD时代幕后花絮的“彩蛋文化”发扬
光大,每部系列作皆穿针引线“埋梗”,为未来续作铺路,令粉丝从不轻易错过任一集,
也成为漫威得以缔造惊人吸金力,建立广大粉丝群众的一大因素,让它稳居全球影史系列
电影票房冠军,迄今以27部电影累积超过两百五十亿美元(仍在持续上涨中),短期内仍
难有人望其项背。
同时,当整个娱乐产业发展更加蓬勃,串流影视音、Youtube、Podcast、TikTok、电玩或
手游竞争之下,人们皆可轻松在家中以手机、平板、电脑获得娱乐,再加上COVID-19疫情
搅局,驱使大众进入电影院必须有更强大的拉力,因此把怀旧元素“许愿”成彩蛋,让电
影成为“粉丝至上”的顶级服务,索尼与漫威合作的《蜘蛛人:无家日》即是最佳例证。
《无家日》早早宣布前两代版本的反派八爪博士、电光人及绿恶魔都将回归,更屡次传出
陶比麦奎尔、安德鲁加菲尔德两任蜘蛛人皆会于电影现身,甚至曾“意外”流出片场幕后
照,都让本片在上映前便在社群热议不已,种种八卦、谣言、迷因无限广传。索尼更透过
TikTok等新媒体行销,与连锁电影院AMC合作“买预售票就送NFT”,皆透露一个讯息:快
在首周看《蜘蛛人》,否则你的彩蛋会被“暴雷”。
因此,《蜘蛛人:无家日》在疫情后的电影界,获得空前绝后的成功,上映至今已在全球
累积超过十七亿美元票房,已经超越《复仇者联盟》首集并闯入“影史十大卖座电影”行
列。此片已将漫威的客串“彩蛋文化”,直接翻转为电影主要剧情,描绘汤姆霍兰德饰演
的年轻蜘蛛人,意外打开“多元宇宙”大门,令各时空“蜘蛛人反派”入侵,让他得与前
来“神救援”的陶比麦奎尔、安德鲁加菲尔德两代蜘蛛人并肩作战,才得以维持纽约市与
此时空的秩序。
Variety便分析电影的怀旧成为最大“悬念”:“它如此有效地利用粉丝,对过去《蜘蛛
人》电影二十年来的迷恋和喜爱,没有任何漫威迷会拒绝在大银幕见证这一刻。”不论是
三代同堂惺惺相惜“聊干话”,较量谁的蜘蛛丝比较好用;二代蜘蛛人加菲尔德抢救MJ,
弥补当年没能救赎女友关的遗憾;或是梅婶那句出现在每一代版本的经典台词:“能力越
大,责任越大。”都令《无家日》宛若成为粉丝“安慰剂”,得以缅怀每版《蜘蛛人》的
精华。
即便电影本身情节的空乏明显,角色的心境转折也略显生硬,但就票房来看观众显然不太
在意。然而,Forbes影评人史考特门德尔森便批评,《无家日》把原本得以写实批判媒体
嗜血、猎巫文化的故事,缩限为取悦粉丝的“大型复活节彩蛋”,更相比三年前有类似情
节的动画《蜘蛛人:新宇宙》来得更为浅薄:“人们相对不在意主角,更在意客串。”
IndieWire首席影评人David Ehrlich则一语道破好莱坞操作“情怀”的手段,写道:“漫
威太擅长把敦促观众掏钱看电影的行为,包装成一种‘爱’。”
索尼也曾于2016年推出另一部IP新作,由凯特麦金侬、玛莉莎麦卡锡等影星主演的女版《
魔鬼克星》,为80年代经典系列暌违27年的新作。但却也因全女性的选角,让电影发布预
告片时,招致原作粉丝与厌女网民的骂声、洗负评,甚至一度成为Youtube上“最不受欢
迎的预告片”。最终,虽影评评价反应不俗,却也间接导致票房不佳,《好莱坞报导》更
指出电影含行销宣传的亏损达七千万美元,让原先欲打造的新IP系列直接“腰斩”。
因此,索尼再度“重练”的续作《魔鬼克星:未来世》,直接由首集导演之子、《鸿孕当
头》(Juno)导演杰森瑞特曼执导,更曾直言新作是“为该系列粉丝量身特制的电影”。
剧情围绕已逝的初代“捉鬼队”成员演员伊根,其后代女儿携伴孙儿女归返伊根生前居住
小镇,三人与居民身上发生一连串“鬼事”,令他们重新披上伊根的“捉鬼队”战袍对抗
恶势力。
除了片中伊根以“CGI鬼魂”方式现身,纪念现实已去世的演员哈罗德雷米斯,作为“怀
旧情怀”奋力一击的召唤,更找回比尔莫瑞、丹艾克洛德、厄尼哈德森等首集主演客串,
安排四人“另类同框”对抗恶鬼,甚至模仿漫威做了两个片尾“彩蛋”,服务粉丝情怀(
首集女主角雪歌妮薇佛也现身),也预示《未来世》的宇宙观将持续延展。
同时两位年轻新主演,孙女菲比继承爷爷伊根古怪的“科学家精神”,孙子崔佛则延续片
中的“大男孩捣蛋特质”,即便角色间连结不足、情节破碎而风格并未整合,仍让《未来
世》获得影评与票房双赢局面,验证“赢得粉丝的心”比“翻新故事模式”更为重要。
Screenrant指出《无家日》与《未来世》成功在于,具有怀旧之情,但仍具新元素融入:
“他们也了解他们的观众,并用热情和努力,把这些元素转化成电影。”
然而,电影有意将场景从过去的纽约城市,搬移至仍具有广大田园、山壁的乡村,以及庞
大霓虹登招牌、服务生穿溜冰鞋的快餐店,藉以方便置入各种怀旧流行元素,加上选择由
撷取80年代影视精华的《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演员芬恩沃夫哈德演出崔佛一
角。BBC专栏作者Jack King便指出这已经操作“怀旧”到做作、令人费解的程度:“它朝
向‘往昔’的观点,超越了所有细节,涵盖住电影的所有情调。”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83/6080448
好莱坞的“怀旧进行式”(下):IP文化已经敲响丧钟了吗?
汉斯黄 07 Feb, 2022
自嘲怀旧IP文化的经典系列续篇——反思“怀旧”意义何在?
好莱坞已经没有好题材,我们就给它新的题材。
——《惊声尖叫》(2022)
现今,好莱坞也开始嘲弄消费IP的自己,但充满“后设意味”的《惊声尖叫》第五集、《
骇客任务:复活》则有相异命运。前者系列自90年代起,早充斥自嘲“虐杀电影”的玩笑
,甚至从第二集便由片中记者盖儿的著作,衍生片中片《惊声杀机》(Stab)嘲弄好莱坞
的种种商业模式。直至第五集,片商索尼刻意不取名为《惊声尖叫5》,采用和首集完全
相同的片名,藉以吸引未看过系列前作的观众(暗示他们可视为全新电影来看),也作为
电影回归首集精神的象征。
虽然电影复刻首集“陌生来电”虐杀开场,故事场景也同样设定于首集的伍兹柏勒小镇,
并找回首集三位主角同框演出,但剧情仍聚焦于新一代主角间:姊姊珊曼莎久别回归小镇
,抽丝剥茧试图找出杀害妹妹的凶手。片中即有一场后设感极强的场景,众人猜测著凶手
身份,必定为《惊声杀机》系列的疯狂粉丝,不满这部“片中片”已在电影世界观中,翻
拍到第八集、并已偏离原作,认为凶手的杀戮行径是“他们在拍一部自己的续集。”试图
导正IP精神。
殊不知最终揭露的结局,还真如片中的“后设猜测”,凶手是两位《惊声杀机》粉丝所为
,其中一位为自己辩驳:“粉丝之情怎么可能会有毒?那是我们对作品真正的爱,你他妈
的不可能了解,这些电影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惊声尖叫》既是好莱坞操作“粉丝情
怀”之产物,但又延续该系列的“后设精神”,加码嘲讽自身“消费IP”的举止,让这部
25年前的经典之作续篇,仍在北美首周开出破三千万美元票房,以低成本恐怖片来说反应
不俗。
更为激进的则是《骇客任务:复活》,该系列被影迷奉为科幻经典(尤其第一集),成为
华纳年年央求导演华卓斯基姐妹再拍续集的“潜在摇钱树”,直到几年前姊姊拉娜终于点
头回归。然而,《复活》即便找回基努李维饰演尼欧,但已再次囚禁于“母体”的他,把
断简残编的回忆改编成“骇客任务”系列电玩,不仅销售长红令他成为名设计师,并在华
纳游戏公司相逼下推出“第四代”。正当他焦头烂额时,为游戏集思广益的同事们讨论著

《骇客任务4》不是《骇客任务》的重复、翻新、重启!
为什么不?翻新很卖座阿。
片中的尼欧仿若成为“IP世代”创作者的化身,“母体”就是好莱坞,不断要求创作者再
拍续集、授权重开机,而被母体“喂养”思想的,就是银幕前观赏电影的我们,正如片中
台词所述:“他们正把你的故事,变成某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这就是‘母体’。”《复活
》并非粉丝或片厂渴望看到的《骇客任务4》,甚至反思、调侃“怀旧”于当代的意义,
正如基努李维访谈所述:“怀旧能给人安慰,但也能提出疑问。”
因此,《复活》“反乡愁”地不再重现过往颇具电影感的视觉,取而代之呈现宛如套上IG
滤镜的虚假现实,甚至连“子弹时刻”都不再酷炫,而是令角色深陷泥泞般的“慢速子弹
”间奋力拼搏。片中再次唤醒男女主角尼欧、崔尼蒂,更像是导演拉娜华卓斯基渴望在母
体式的好莱坞,追逐怀旧与IP创造商业利益的文化下,拾回自身原创作品的掌控权,以实
践她对该系列收尾的想像,而非仅是呈现“借尸还魂”的情怀,或想着再大赚一笔的IP延
续。
结尾,当反派嘲讽生活在母体的人们未必想“觉醒”,因为他们只想享受怀旧式熟悉的舒
适感,并不渴望自由解放,但男女主角不领情准备离去,回应道:“谢谢你给了我们从未
拥有的东西。”以及“另一次机会”,宛如是拉娜华卓斯基感谢华纳“开恩”,让她制作
“反乡愁”的《复活》,把尼欧、崔尼蒂两个经典角色救出了“IP文化”的圈套,徒留下
观众思索,是否该吞下蓝药丸,继续深陷怀旧式的“母体”?
如《独立报》影评所述:“《复活》令人仔细思量,观众是否还能从电影中找到任何价值
,也像探问人们是否仍对这种纯粹、颇具野心的商业大片仍感兴趣。”目前《复活》的反
情怀操作,显然影评与观众皆不买单,因此该片真有可能是此系列的终点,拉娜华卓斯基
宁愿亲手让它“终结”在自己手里,也不令《骇客任务》成为片尾彩蛋中,游戏公司讨论
该把游戏“第四代”做成更吸睛的《骇猫任务》,似乎已经是可喜可贺的结局。
“怀旧”的心理机制,最终真的会杀死好莱坞吗?
想减轻焦虑就来点怀旧!
——《骇客任务:复活》
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与精神学家的报告已证实,人们对于青春期、成年初期获得的记忆
,比其他时期更生动清晰、刻骨铭心,被称为“记忆突点”(Reminiscence Bump)。神
经科学博士迪恩柏奈特曾于《卫报》文章写道:“小时候,我们受吸引和喜欢的事物,往
往能产生持久影响力,比我们生命遇到的许多其他事物来得更重要。”这些回忆往往是“
快乐”的,所以往往是人们在此段时间所接触的影剧、音乐、书籍,得以被“内存”留
下不流于遗忘。
人们往往渴望回味这些记忆,“怀旧风”才能一再吹起,让人们再度重温旧梦。迪恩柏奈
特提及,这些回忆给予我们“掌控感”,因此当作品被改造、翻新,以非熟悉的方式被重
启,他说:“这会让你感觉地位矮了一截,降低你的掌控感,增加你无法应对的未知感,
这些都是我们的脑袋无法处理妥当的事物。”因此,怀旧必须怀旧得精准而对味,否则会
正如女版《魔鬼克星》、《骇客任务:复活》一般,招致粉丝负评反弹。
好莱坞也正是抓准这股“怀旧心态”,大张旗鼓运用IP,一再把观众带往回忆,票房上也
验证确实它确实能获得商业利益。《呆瓜情人》(Trial and Error)编剧格雷格伯恩斯
坦曾表示,不论你热爱或憎恨怀旧,终究它都会得胜:“对于主流片厂来说,不去资助一
些原创、小型制作的电影,而是为下一部翻拍或续集电影提供预算更有意义,因为这就是
市场最终的反应。”
这也导致好莱坞的困境,如同《蜘蛛人:无家日》的彼得持续“妄想许愿”,让电影一再
掉入怀旧漩涡的结果,便是主流片厂逐渐不愿意制作原创、没有IP支撑的作品。例如:去
年由莱恩雷诺斯主演的《脱稿玩家》(Free Guy),为迪士尼并购大众后首批发行的大众
电影,也成为迪士尼三年来唯一的“原创真人电影”,然而却因其反应不俗的成绩,也即
将成为发展成新的“IP”系列。
不过,《脱稿玩家》本身灵感也发源于《侠盗猎车手》等NPC电玩游戏,也颇具“怀旧意
味”,并“借用”《美国队长》盾牌、《星际大战》光剑等迪士尼自家的武器作为“彩蛋
”,俨然也是IP时代下的作品。导演薛恩李维也证实,迪士尼、华纳、派拉蒙、索尼与狮
门影业皆在积极争取续集发行权,更有人称《脱稿玩家》是IP大战的最后一架“逃生机”
。他说:“我确实感觉是如此,但也希望事实并非如此。”
小萤幕面对怀旧浪潮——IP文化是影视产业的唯一解方?
串流平台发展IP的成效未必不佳,但它还是得和传统片厂一样撒钱投资。
——Forbes影评人史考特门德尔森
近年来,小萤幕也成为好莱坞的“新战场”,美国传统电视台同样祭出“怀旧牌”,重启
80、90年代的《威尔与格蕾丝》(Will & Grace)、《胖妞罗珊》(Roseanne)、《为你
疯狂》(Mad About You),以利对抗串流、电玩等新式娱乐,就连《X档案》(The
X-Files)、《CSI犯罪现场》(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等经典犯罪影集也皆
再有续篇。电影学者杰森史考特以情景喜剧为例,只要有罐头笑声、类似的角色形貌,并
且宣扬传统家庭价值,影集很容易“衍生”:“节目的品质未必很重要,只要它能唤起你
童年的感觉就好。”
同时,早已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串流,更在后疫情时代战况越发猛烈,纷纷以IP吸引新订阅
户。早在90年代大量于电视部门,制作经典动画续篇电视电影的迪士尼,以相同招式运用
于Disney+上,大量制作自家动画、漫威及星战的各式衍生剧、重启电影,去年推出的十
余部“原创影集”,几乎皆为回收或延展自家IP的“非原创内容”,并且也运用并购的福
斯IP再造《小鬼当家》(Home Alone)新篇章,瞄准其品牌一向关注的家庭收视群众。
同样具有大量IP的 HBO Max 重启《花边教主》(Gossip Girl),为《欲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策划《华丽下半场》(And Just Like That…),更接连上架《六人行》
(Friends)、《哈利波特》欢庆周年的特别节目,召唤“铁粉”意味浓厚;慢上许多步
的Paramount+将于今年推出《星际争霸战》(Star Trek)、《欢乐一家亲》(Frasier)
、《爱卡莉》(iCarly)等IP新作;Amazon则除了去年以90亿美元钜额收购米高梅,获得
“007 庞德”系列版权之外,其耗资四亿美元拍摄的《魔戒:力量之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ings of Power)影集,也将于其串流平台Amazon Prime Video上架。
早已开发《欢乐满屋》(Full House)、《吉尔莫女孩》(Gilmore Girls)等旧IP的
Netflix,除了持续推出具浓厚怀旧意味的《怪奇物语》、找来《欲望城市》班底炮制《
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去年也以4.5亿美元天价收购《锋回路转》(
Knives Out)两部续集发行权,更传出今年续集将同步于院线上映,并且将于秋季电影节
亮相首映,同时也买下《巧克力冒险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作
家罗尔德达尔的所有作品版权,有计划开发成各式真人、动画作品,完全可见其抢攻成人
、家庭市场,甚至瞄准奥斯卡奖季的企图心。
然而,积极搜罗IP的Netflix去年也在《星际牛仔》(Cowboy Bebop)跌了一跤。其原作
为日本导演渡边信一郎90年代的电视动画,由于角色形象、爵士配乐带有浓浓“洋味”,
被视为日本动画向西方文化致意的经典。因此,《星际牛仔》翻拍为英语发音真人版影集
乍似合理,但推出后却因选角错误、剧情拖延、不符原作精神屡遭批评,《帝国杂志》影
评更直言影集仅是动画版的“空洞重演”,Netflix也在影集上架后短短三周,宣布直接
“砍剧”取消往后计画。
当好莱坞还沉浸于怀旧的“万灵丹”,透过并购企业、购买版权获得IP,无止境翻拍、重
启与复兴时,Forbes却指出《星际牛仔》的失败,揭穿了“IP神话”的假面。好莱坞尝试
把每个曾经成功的影剧套用在串流上,却忘记就连《蜘蛛人》都得重启两次,才能获得《
无家日》巨大成功,验证经营、复制或延展IP并非简单的事,近日Disney+《小鬼当家:
甜蜜之家》(Home Sweet Home Alone)、Peacock《庞姬布鲁斯特》(Punky Brewster)
同样也都以失败收尾,皆是怀旧失灵的警讯。
去年,Netflix推出由巨石强森、莱恩雷诺斯与盖儿加朵主演的《红色通缉令》(Red
Notice),短短28天内累积全球超过七千万观众收看,轻松成为平台上点阅次数第二多的
电影。此片主打动作喜剧爽片,加上知名影星携手助阵,验证Netflix不需要IP仍能生存
,正如Forbes影评人史考特门德尔森所述:“对于那些守在家里的人来说,电影明星仍然
是品牌,明星加上类型电影仍具有特权,他们(Netflix)拥有好莱坞正在失去的东西。

同时,Netflix近年也以“去美国中心化”策略开发在地节目,因而缔造出西班牙《纸房
子》(Money Heist)、德国《闇》(Dark)、日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等影集,尤其去年韩剧《鱿鱼游戏》(Squid Game)更
引发全球观影风潮,再度验证IP与怀旧并非唯一解方。即便原创作品开发更加不易,但他
们仍有如《红色通缉令》、《蒙上你的眼》(Bird Box)、《夺命鸳殃》(Murder
Mystery)等传统类型片能收服观众。史考特门德尔森写道:“它们可以等到下一个《鱿
鱼游戏》、《怪奇物语》出现。”
结语:IP怀旧文化与未来?
演艺界的历史,就是反复以新的表演形式、新的表演者,重新创造故事的过程。
——电影学者杰森史考特
2022 年,好莱坞仍有大量怀旧电影回归,《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夜路》
(Nightmare Alley)、《尼罗河谋杀案》(Death on the Nile)、《捍卫战士 : 独行
侠》(Top Gun: Maverick)、再一次重启的《蝙蝠侠》(The Batman),还有摸不着边
际的数个“宇宙”,以及各自的系列续作要推出;小萤幕方面《德州电锯杀人狂 2022》
(Texas Chainsaw Massacre)、《魔戒:力量之戒》、《权力游戏》前传House Of The
Dragon也都即将上架,IP文化暂且仍是好莱坞“应付”观众的招式。
然而,正如编剧格雷格伯恩斯坦所述,好莱坞经营IP并不是因为喜爱“怀旧”,而是关心
是否能创造商业利益:“它们只对一件事感兴趣,那就是钱。”当观众某天厌倦怀旧,对
于IP文化感到疲劳,从而转向观赏其他作品之时,好莱坞也会如《骇客任务》尼欧般“觉
醒”改变商业策略。因此,作为观众的我们,要继续选择“蓝药丸”沈溺于怀旧之中,还
是吞下红药丸,相信影剧仍有其未来呢?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83/6080452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2-02-11 14:51:00
虽然END,但是推一下
作者: earldunn (yes)   2022-02-11 15:51:00
错了,一切皆因钱,因为用新ip找新顾客要花更多行销费用
作者: Lording   2022-02-11 17:49:00
金庸迷:first time?
作者: dantes1013 (dantes1013)   2022-02-11 18:54:00
日剧也偶尔有以前某剧的SP,不知道是不是相同原理?
作者: BF109Pilot (德軍王牌飛行員)   2022-02-11 19:58:00
非常同意,但老实说我还是END了
作者: episold (episold)   2022-02-11 21:39:00
超同意 看电影新片还以为现在是1990
作者: Abre (任愉悦)   2022-02-11 22:59:00
昨天也在看骇客任务复活 真的觉得满满悲伤
作者: tinmar (tinmar)   2022-02-11 23:13:00
怀旧一直存在 只是化整为零 截取某个经典巧思
作者: g3sg1 (ACR入手!)   2022-02-11 23:30:00
笑死 还想替女版魔鬼克星洗白啊 那部问题根本不是女性主角群 你把主角换成男的还是一样难看 烂剧本不思检讨只会说都是观众厌女 躲在性别主义盾牌后面拍烂片叫大家吞 不吞就是厌女 道德勒索真好用
作者: exyu (yue)   2022-02-12 00:05:00
就剧本就没什么新意啊 无论是搞SJW还是黑人平权 效果就那样就算换黑人去演 也没有比较能爆红
作者: egg781 (喵吉)   2022-02-12 01:36:00
说是怀旧~但是能卖得好怀旧的根本没几部
作者: kimisawa (杨)   2022-02-12 09:09:00
服务粉丝总比女版魔鬼克星嘲弄粉丝好马的这什么烂文章
作者: chiro1982 (together)   2022-02-12 09:49:00
有用就会一直用
作者: tengfan (鲁蛇 活该~)   2022-02-13 13:35:00
先停止找丑的当男女主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