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冷杉溪 Tannbach S01 (雷)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1-01-26 21:45:36
德国电视二台 ZDF于 2015 制播的短剧《冷杉溪》Tannbach,对岸观众咸认是同台 2013 短剧《我们的父辈》之续作,虽然两者间并无制作与剧情上的相关性,但针对德国历史的检讨议题是连续的,也是 ZDF这十年来一连串德国历史时代剧之一。它如同 ZDF一连串时代剧般采“三集短剧”(Dreiteiler)形式,第一集看似混乱松散的群戏开场、第二集开始碰触争议也让群角展开冲突羁绊、第三集正式面对德国历史上人人不愿碰触的黑暗面。这套模式轻薄短小地把德国一个争议时代浓缩在 300分钟内,很适合呈现时代景观与肖像,虽然放长线的酝酿铺陈往往快速跳过。
http://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8/01/12/14/55/5402744.jpg
本剧全名 "Tannbach - Schicksal eines Dorfes",副标是“一个小村的命运”,主标是巴伐利亚与图林根传统分界小河“冷杉溪”,横跨它的小村名为 Mödlareuth,市政上一边属 Gefell 一边属 Töpen 但生活上是共同体。这种传统农村聚落,一般沿河两岸有机展开,溪流本是地理与生活核心;然而由上而下的意识型态与政治,做计画时总悍然大笔一挥,看非洲国界与美国州界可见一斑。本剧这小村也遭遇了一次“划界”,这边的政治威权还算比美国和非洲的前人多点概念了,至少这一大笔还是照自然地理去画的;只可惜,自然地理的疆界,其实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本剧谈这 Tannbach 小村几个家庭的小人情小故事,但小人情总是被大政治悍然破坏,小人物都被当傀儡与棋子来去搬迁操弄著。时代设定从1945年春天开始、三集内经历1945年夏天、1946年夏天、1948年与1952年,就看这小村主角群的生活与人情经历一次次政权更迭、一次次转型适应、一次次理想扞格、一次次分道扬镳、以及一次次悲欢聚散。从大历史看,我们知道 1933-1945纳粹掌权、1945纳粹倒台盟军入侵、1949分立为东西德到1989年终于统一;不过此剧讲的是小历史,一切世界版图上的简单划分简单转变,对小人物来说都是一次次血泪痛苦的强迫转型。
https://pbs.twimg.com/media/B8hERpZCMAE61SN.jpg
此剧历史发展大致是:(1) 1945美军压境,村民还在挺纳粹挺美军或躲起来之间挣扎抉择,但美军并非如心战口号“解放德国”前来伸张转型正义的,而是务实动员各路资源维系治理的;(2) 1946混乱已定,美苏两军要照两国条约细分疆界,公事公办要依小溪把小村一分为二,两军虽曾有维系小村完整的法外谈判,但谈判破局真一分为二;(3) 1948小村虽分两边但只要有通行证过个关卡就可以,人人还觉得互相拜访并无问题,两边共产资本的自由与物质差异也孕育了走私与偷渡经济;(4) 1952东德方无法坐视人口流失了。终于盖起“东西德围篱”并重兵驻守格杀越界者!
看这历史,也难怪剧中美军一次次如史实以“小柏林”Klein-Berlin称之,因为它与全球观众熟知的东西柏林分裂历史如此似曾相识!只是它在史实就是个小村版柏林、甚至今日留有边界围篱博物馆,因此本剧拿来当题材由小见大拍摄东西德情结时、在空间尺度上就很小巧可爱易于掌握。此剧只须稍微象征而非写实地塑造一些极端场景、让各路政权在史实的关键时刻来这小村施展权力秀一秀肌肉、也让小村主角们刚好都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刻 XD 好死不死地集结见证承担苦果,就可以给本剧无数揪心时刻!而它的揪心只须拍日常毋须拍狗血,知道大历史的观众自秒懂落泪。
https://www.zdf.de/assets/karte-114~1280x720.jpg
此剧三集的一个个历史时刻,给角色们的群戏配置都坚守“一分为二”的悲剧精神,这一分为二也不只是外来政权的强迫、而也有很大部分是小村角色不同理想下的不同选择:(1) 1945春美军来,小村就分死战的纳粹忠诚者、期待美军的和平主义者,连军人也分叛反纳粹逃兵、与挑拨猎巫的告密者;(2) 1945夏秋美军统治,也分亲美告发者、纳粹隐藏者,以及亲美自由派、与对美存疑派,毕竟美国并没真清算纳粹而只意在务实动员巩固西方阵营;(3) 1945冬天改划归苏联占领,也分欣慰的左派支持者、忧心的前纳粹份子、静观其变的自由派、与热血沸腾的年轻改革派;
(4) 1946夏天经历苏联占领已半年,村民们实际体验高压后,也分受不了而向往西方的、觉得高压但将就度日的、守护土地不太在意的、以及对共产大业认真拥抱的;(5) 1948年美苏两军正式划定“冷杉溪”为东西德边界将小村一分为二,众人也分为赶在期限投奔西方的、决定留下委曲求全安心度日的、做偷渡生意兼当两边桥梁的、以及坚守共产阵营打造理想国的;(6) 1952经济差距扩大、越来越多人出走西德、而令东德决定铁腕筑墙后,众人彻底丧失了自由、人心却初次连在一起:我们只要安稳度日、不要战争与死亡,怎奈战争与死亡正式降临、和纳粹噩梦并无两样!
https://www.zdf.de/assets/55214-1-0022-100~1280x720.jpg
此剧有几个家庭的亲情、也有几对中年与少年的爱情,但编剧很虐地安排残酷的命运将他们一组组分离:
农村伯爵 von Striesow 一家:是普鲁士传统的德东“容克贵族”,并非传统封建贵族但在普鲁士与德意志帝国发展中扮演土地治理的重要角色。本剧小村村民传统就由他们家领导农业生产,伯爵 Georg自己上了前线当纳粹军官却不肯屠杀而叛逃、伯爵夫人 Caroline 就成了战时小村实质领导者、她企盼战争终结而在美军来时大挥白旗... 怎奈同时村里仍有许多“国民冲锋队”Volkssturm誓战到底、刚好也有“党卫军”SS前来清扫叛徒与弱者,为了保护广大村民夫人就此牺牲了。于是伯爵 Georg与女儿 Anna 开始过著互怀罪咎与秘密、相爱相依却异心的生活,终分道扬镳。
柏林难民 Erler一家:是柏林自由派家庭,有裁缝师妈妈Liesbeth、战争结束年方15的儿子 Friedrich、以及窝藏多年也已15的犹太义子Lothar。这妈妈虽已中年心态却年轻,逃到小村见有人伤亡需要扶持就留了下来,但过几年高压共产生活后毅然出走西方展开新人生!儿子 Friedrich是和 Anna 跨阶级相爱,身为底层小民对共产主义心向往之,不但在 Anna 的伯爵地产被强制充公时以农工身分替她留了一片农地、甚至当到共产政权县长的助理!这对母子意识型态壁垒分明,犹太义子 Lothar 倒是游走两边做走私偷渡的桥梁,只可惜在这诉求壁垒拆毁桥梁的社会里... (!)
纳粹份子 Schober一家:是传统父权家庭,父亲 Franz是损人利己超会生存的反派、但剧情从没有正义伸张而总是小人得志。他在威玛早期加入社民党、纳粹上台他加入纳粹党,跟着纳粹价值扭曲教养儿子为他所用、独钟英雄长子 Gustl鄙视残疾次子 Heini、还操弄私生子 Horst为赢得父亲肯定当个铁杆纳粹!然而到美军占领时他马上藏起纳粹党证贡献所长吃香喝辣、到苏联占领时讨好无用反倒给次子 Heini救家产一把;小村女子 Resi 竟爱上他鄙视的次子令他愈看不顺多所压迫、逼得 Resi 拿出党证告发公公准备送劳改... 谁知恶贯满盈前一天突然划归西德又逃过一劫!
流浪女 Voeckler 一家:从柏林逃来老家的 Hilde,年轻时和反派 Franz同为左派生了私生子,独立扶养儿子 Horst长大但儿子为争取父亲骄傲而去当党卫军官。本剧开场冲突就发生在儿子 Horst身上:美军压境他急着救妈妈避难发挥亲情、但生父一来挑拨他马上党卫军上身成为杀人机器、因而造成本剧最深远冲突“伯爵夫人之死”。苦命女 Hilde是跟儿子前来小村投靠父亲与姐姐,但美军抓走了她儿子、苏军又屠杀她全家、只因她爸还藏有希特勒照片... 但她仿佛早已看尽生死沧桑、从不哭泣也不叹气、只是默默卷起袖管帮助其他落难人、仿佛这是人生还能继续的动力。
共产县长 Konrad Werner:过去是柏林的共产党员惨遭整肃逃到苏联、现在苏联占领他终得志被派来统治小村,他满怀共产理想痛恨纳粹也要推翻旧德国建制、一来就搞资产充公平均地权大地震!无产者如 Friedrich & Lothar 很高兴困苦一生终于拥有自己的土地、但容克贵族如 Anna 惨遭剥夺都很悲愤。这 Konrad 虽代表权威,也颇有人性爱着人民,不但拔擢 Friedrich让他带着 Anna 学习适应共产生活当个自食其力的农妇、自己也渐渐与民间打成一片还和 Hilde谈上了恋爱... 只是等高压的滥权整肃与肃杀的围墙建立展开后,也无奈发现共产威权远超出他想像与掌握!
https://www.sueddeutsche.de/image/sz.1.2295397/1200x675.jpg
此剧三集的情绪曲线,第一集角色众多令观众忙认脸还在状况外、第二集各种情绪与张力渐出令人开始掌握背景关心角色、第三集事态急转直下每下愈况令人焦心又揪心!配角与路人各有令人唏嘘的发展,同时反派小人总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仿佛老天没眼独独眷顾他更令人气结... 不过最令观众关心的,应该还是本剧金童玉女 Anna & Friedrich 这两家:(1) Anna与伯爵老爸,相爱却为了土地渐行渐远;(2) Friedrich 与裁缝老妈,相爱却为意识型态壁垒分明,只剩义子 Lothar 维系那羁绊;(3) Anna & Friedrich跨阶级又利益冲突的不可能恋情,能克服万难开花结果吗?
令人唏嘘地,随着季终围墙的建立、守卫的布设、死亡的降临、整肃的扩大、以及关卡门柱冰冷落下... 我们企盼的善果都无疾而终、我们忧心的恶果都如期发生!唯一差堪告慰的,大概是金童玉女那誓言携手跨越一切的“爱”吧?核心两家主角人各有志,伯爵爸爸 Georg向往西德的资本发展、裁缝妈妈 Liesbeth 向往西方的自由多元、共产儿子 Friedrich向往众生平等的无阶级理想、犹太义子 Lothar 无欲无求只永保笑容维系人情... 倒是最惹人怜爱的 Anna 最神秘也最坚强:不论政权变迁她永远守候土地、不论悲欢离合她永远乐观坚持、不论人们如何变化她永保初衷。
饰演 Anna 的,是也演过几部德国电影、但尚未有主角戏份大放异彩的德国荷裔女星 Henriette Confurius,我追她片也很久了竟到今天才看见她最有发挥的《冷杉溪》!她的演出沈重而复杂、痛苦却坚毅,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公主、经过多层次转变演出超越一切人世执著的大智慧!难怪以此剧得到当年斑比奖最佳女主角。的确,度过乱世需要沈潜大智慧,各种美好生活的执著都可以放下、各种财产功名的追求都可以看破、甚至各种困苦挑战都能静看如过眼云烟... 人不需要度过多少书懂得多少事,面临艰难抉择时只要闭起双眼想想那最重要的初衷,一切都明朗起来。
https://www.zdf.de/assets/55214-2-0043-100~1280x720.jpg
谈德国战后转型的时代剧,西德的有设定在 1948-1953的《我们的美好时代》、东德的则有这部设在 1945-1952的《冷杉溪》,两者的角色命运、时代课题、以及剧情调性都截然不同,值得比较欣赏。但必须承认,看《冷杉溪》心情容易沉下去,看得越投入恐怕越感伤,因为史实就是如此每况愈下,德国人从 1933 忍受纳粹到了 1945 本期待噩梦结束?结果新噩梦一再复制还变本加厉、只是国家阵营与意识型态不同、其实骨子里独夫理想威权执行牺牲小民的本质都一样!更糟的是不管在哪个政权下,受害的仍受害、加害的仍加害、助纣为虐的投机份子永远吃香喝辣...
也许一切理想与救赎,此生都难企盼到来的一天?唯有男女主角的婚礼祝词“最惨的时代里、这是最好的一天”能点通苦难人们知福惜福了。看《我们的美好年代》与《冷杉溪》这两出西德与东德战后剧,挥别纳粹噩梦的新时代“转型”才没一个有正义、每条新路都鬼影幢幢、都需要严阵以待更需要批判!这比起许多德国“转型正义”电影那昨非今是黑白分明的好棒棒励志叙事有意思多了,但看这种剧的代价就是心情没法好起来... 推荐对德国历史有一定认识或关心或兴趣的观众欣赏,看完可以继续欣赏 2018 年播映的《冷杉溪》第二季、看主角们年华老去撑到 1968 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Lm37aWUiU
作者: lovefish1217 (墨鱼)   2021-01-26 22:55:00
里面不少角色和我们的父辈是同一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