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清白档案》:你的正义不是我的正义

楼主: kevin781109 (Kevin)   2020-04-21 23:53:12
“真正的正义,是找到真相,而不是把人关进牢里。”今天我要推荐的,是近期我最爱的
Netflix纪录节目《The Innocence Files》,其中借由8个遭到错误定罪的案例,来探讨
美国司法体系的缺失。共9集的节目聚焦于3个不同环节,分别是证据(evidence)、证人
(witness)和起诉(prosecution),各自检视了该环节之中的漏洞和弊病。
节目中协助翻案的律师,多来自Innocence Network,这是由67个冤狱平反非营利组织(
其中55个位于美国)组成的联合网络,台湾的冤狱平反协会也是成员之一。而节目中提到
的组织,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的Innocence Project(节目内翻译为“无罪计画”,中文维
基百科则称之“清白专案”),由Barry Scheck和Peter Neufeld两位律师创立,他们曾
参与轰动一时的OJ辛普森案的辩护团队。
在“证据”的集数中,过去常用在命案的“咬痕”证据,其背后的科学被打上一个大大的
问号。检方要将咬痕做为物证,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如何判断尸体上的伤痕是(人的)咬
痕?如何判断咬痕是被告所留下?以严谨的逻辑和现代科学观点来看,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常常经不起检验,却有非常多案件是以咬痕做为定罪的关键物证。节目中也批评了CSI
影集里面的咬痕情节。
而“证人”的集数中,则讲到被害者的指认流程以及目击者的证词可能造成的误判。最常
发生的就是当警察有先入为主的认定时,会有意或无意的在讯问过程做诱导,以得到自己
想要的结果;就连单纯的指认犯人,也会因为人类不可靠的记忆和指认程序的瑕疵而扭曲
了真实性。
最后“起诉”的集数,则关注“程序正义”,也就是针对检方在调查和起诉过程应遵守却
未遵守的规范。在节目所呈现的案件里,有检察官未遵守“证据揭露”义务(现行制度下
,警察会把蒐集的证据移交给检方,于是才有上述义务来避免制度对被告不利),也有警
察用威胁和条件交换的方式让线人出面作伪证,种种做法都让被告处于绝对弱势的境地。
前面那些错误定罪,很多都靠DNA证据才平反。而虽然核心话题是较严肃的批判,但节目
也关注到这些案件相关人士的情感面,为沉重的题材增添几分柔软。在冤狱受刑人的挣扎
和律师的奋斗之外,节目还访谈到其中几案负责报导的记者、起诉的检察官,以及决定被
告有罪的陪审团成员,让呈现出来的情感更加全面。而当初为咬痕作证的法医口腔学专家
,在节目中仍捍卫自己的立场,另外也有法界人士点出检警背负的破案压力和过去受的训
练,这在平衡观点方面已经算很难得的结果。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其中一件性侵案的冤狱受刑人被平反后,和被害人见面打开
心结,一起巡回演讲、投入司法改革运动。这一段真的让人心中五味杂陈。
介绍正文就到这边。我所讲的这些,绝对只是表面,有兴趣的人一定要亲自点开来看看。
我认为除了纪实,这个节目的意义是告诉观众,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未必为真,而应
该要被信任的制度其实值得怀疑。秉持这样的态度,才能拉近我们和正义的距离。
-
补充:以下是美国境内错误定罪相关的数据,都来自Innocence Project的网站,其中几
点在节目中也有讲到,想看原文的人也可以直接到网站中翻阅。
https://www.innocenceproject.org/
*从1989年第一起由DNA证据平反的案件开始,已有2588人的冤狱被平反,其中超过半数牵
涉到检警的不当行为,而狱中的无辜者估计仍有数千人。
*由DNA证据平反的案例(共367案),被定罪时的平均年龄为26.5岁,平均已服刑年数为
14年,其中近7成涉及目击者的错误指认、超过4成涉及鉴识科学的误用、近3成涉及虚伪
自白。
*节目中没有非常强调种族议题,但以目前的数据来看,黑人被错判谋杀罪的可能性是白
人的7倍。上述由DNA平反的案例中,超过6成是黑人。
*虽然没有特别谈到废死,但节目里被平反的其中几案确实是被判死刑的,而研究估计约
有4%的死刑犯是被错误定罪。
-
延伸观赏:
*若想了解其他鉴识科学的疑虑,可参考《Exhibit A》这个节目。
*导演Ava DuVernay的纪录片《13th》探讨黑人被罪犯化的历史和美国目前大规模监禁的
成因,她的剧情影集《别人眼中的我们》则改编真实的冤狱事件“中央公园五罪犯”。
*电影《不完美的正义》。
-
欢迎追踪粉专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ing.notes/
作者: APNA ( )   2020-04-22 23:53:00
好文推
作者: Iceascool (艾)   2020-05-01 19:00:00
看到辛普森案蛮感慨的,他虽然无罪但不代表他是清白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