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 石头S7使用所感 & iRobot i7 实测比较

楼主: khpr1007 (姚子)   2021-07-03 10:08:44
是否明白商品挑选文或推荐需提出两样以上商品供讨论:是
是否明白不可征求厂商或商家推荐:是
是否明白不可征求单一品牌的无型号之心得分享:是
上述三项问题未回答或者删除任一内容会直接删除文章并水桶七日。
冷暖气系列文章请使用[冷气]标题,并注意回复置顶问题
征求厂商/商家,水桶14日。 上述三项问题请置顶,勿放置文中其他位置。
以下正文:
厂牌及名称、型号:
商品1:石头 S7+
商品2:iRobot Roomba i7+
(请至少两样以上商品)
使用环境 : 测试环境 3坪木地板 以及 7 坪塑胶地板
预算   : 30,000
其他  :
因为这两台都是借测的 由于没办法提供购买凭证所以没办法用“心得”
但这里大概把 S7 会使用到的问题和心得都列举一下
1) 台湾定价太贵了 比对对岸 T7s 其实现在早鸟价才算合理
2) 扫地导航从石头惯有的弓字 改成宫格形 覆蓋率真的强
3) 拖地能力真的多亏震动 实际测塑胶地板跟超耐磨 磁砖
结果塑胶地板的咖啡渍没问题 奇异笔被咬进去地板擦不掉了 T_T
超耐磨和磁砖就都很 OK 如果用边吸边拖模式 间隔会大一点 精细拖地(只拖不吸)
就比较密
4) 集尘底座很大声 人还是不在家的时候扫比较好 大概 73 分贝
5) 自动升降功能侦测到地毯和抬起的时间稍微慢了半秒 所以地毯还是有湿的可能
而且它是用光学和超音波判读 我在拖超耐磨时判读很正确
但是在塑胶地板时 就会有颜色不一导致误判升起拖布的状况
6) LDS 第一次就把地图画好 系统功能就石头那样
7) iRobot App 很可爱 但路径不会显示
8) 导航就笨呆得多 需要 3-4 次重复跑 才能把地图画好
9) 会自动划分房间这点跟石头相同 可以记录的地图比较多 10 组 (石头 4 组)
10) 强项就是遇到脏污事件会反复噜三次 这个功能算是补强它导航不行的漏洞
11) 其实多跑两遍 覆蓋率还是可以到 9 成 不过电力消耗是很快 1,800mAh 太低
12) iRobot 的集尘座满有质感的 不过我在清空集尘盒麦片时遇到一次塞住状况
要清就比较麻烦 要从底部拆螺丝 把导流管拆下来清 (这点石头构造差不多)
13) 石头的集尘时间比较长 大约 10 秒 iRobot 5 秒就清完了 (都很大声)
14) iRobot 的边刷比较会喷溅 石头的在转弯处 或是脏污前其实会放慢速度不喷
15) iRobot 不能调档位 距离 3-4 公尺吸尘约在 52-53 分贝 跟石头“标准”吸力相同
16) 脱困能力两台差不多 都跟 IKEA 摇椅奋斗约 5-8 分钟然后跨过去后绕来绕去
17) 线材部分也不会执著 被稍微缠卡住就往后绕开
18) iRobot 的集尘盒精致满多 大灰尘先被第一层滤网挡住 接下来才 HEPA
不像石头 HEPA 直接就当第一线灰尘接触者 千万别洗 拿起来抖一抖就好
19) iRobot 和石头都玩定价溢价高 之后靠特价优惠回归原始价格的游戏
除非非常急 不要照定价去买
iRobot 整组优惠看过约 NT$32,000 左右 石头目前早鸟约在 NT$23,000
影片实测:https://youtu.be/bxgl8LWZNUk
在我看来集尘座确实方便 但是太吵会吓到人 石头的拖地功能总算开始发挥了
之前测过 E4 和 米家 G1/1C 没有压力 不会震动 都是拖个心安而已
iRobot 也不坏 虽然用视觉导航比较不是 3 万机型的表现
但是 App 一样有虚拟墙 判读房间 个别排程的作用
吸力算堪用 颗粒麦片都吸得起来 缺点是电力太弱 以及覆蓋率很低
每次扫都建议出动扫两遍
集尘盒构造精致比石头好 但是卖那个价格我是不会买啦...Orz
以上 希望给大家观望石头 S7 和 iRobot 的人帮助
我这里测试环境 是围起约 3 坪大空间 撒上一杯马玉山无糖麦片 和一杯麦茶颗粒
观察他们的
1) 清扫路径
2) 脱困方式
3) 边缘清扫
>> 家里有容易卡住的家俱时 会严重影响他们清扫的时间和覆蓋率 建议都移除
>> 边缘上因为都是单边刷 还是会有所遗漏 这个没办法 墙壁角落和边边还是要靠自己
>> 拖布还是要自己洗 而且建议有食物残渣还是要先捡起来 不要那么胎哥
以上 科技狗伊森报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