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家中目前使用的橱下净水过滤器是三道式,第一道PP,第二道椰壳活性碳,第三道主滤心则是Everpure H104。家中在北部是石门的水,虽不是翡翠但也应该比很多其他地方水质状况好了,加上去年老屋翻修过,起码家中的管线都是新的。
在这样的三道过滤系统下,家中大部分成员饮用起来是没问题的,但其中一位女性成员则时常发生泌尿系统的发炎状况,求助医生时医生有表示生饮水当中的菌类也可能是造成发炎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又开始将过滤水烧开再喝;而目前虽然还没有办法可以证明两者间的关系,但开始喝烧开的水之后好像也的确很少再发生发炎的状况了。
最近,因为计划要装Voca CX-1
https://goo.gl/QGYzHZ
这种瞬热式的橱下冷热饮用水机,在讨论说既然要装这种的,当然就是要能够恢复生饮,不然再把水装出来煮实在是也太浪费这台贵桑桑的机器...因此目前朝向增加三道式过滤器的过滤强度去补强生饮水的可用性。问题来了:
前两道原则上不会更动,第三道的主滤心则是升级的主要目标,想请问的是主滤心是否过滤孔隙越小代表越有机会将菌类过滤掉呢?看了一下3M或Everpure都是0.5um的孔隙大小,自己做功课则找到了一款冷门的Sampo FJ-V1203BL,连结如下:
https://goo.gl/161gTA
过滤孔隙可以达到0.1um,加上有奈米银可以灭菌,价格也不贵,瞬间打趴原本我属意的Everpure 4DC。所以关于这部分我的观念是正确的吗?选过滤孔隙小的就对了?
再来就是,计画在第三道主滤心后面加装紫外线杀菌灯。虽然爬文的结果是有质疑水快速通过紫外线灯的杀菌效果,但我想这东西应该是有胜于无,多少应该还是有差才对?那应该要选择像这种一般常开式的紫外线灯
https://goo.gl/KqSeDw
还是另一种号称省电当水通过时才会启动的智能紫外线灯
https://goo.gl/BnmvVt
目前预计是PP→椰壳活性碳→Sampo FJ-V1203BL→紫外线灯,然后再进Voca CX-1,虽然VOCA官方回复我不可以使用自己的过滤器,一定要使用他们搭配的才有保障,但我想这应该是话术啦...而且他们的过滤设备真的夭寿贵的啊....希望大家能不吝提供任何意见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