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创作] 18世纪初期至中叶东北亚开发史-松辽运河(二)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3-04-06 20:35:30
前情提要:18世纪初期至中叶东北亚开发史-松辽运河(一)
工程延宕
虽然清廷在1707年时完成松辽运河第一段工程,然而随后清廷内部随着后续的夺嫡风潮,
因而导致清廷暂时延宕了针对松辽运河的第二段工程,也就是将运河从长春一路延伸至吉
林的部分。由于清廷过往将黑龙江的造船厂设于吉林,因此这个运河的建设也与后续的黄
海舰队成立息息相关。
1712年,康熙第二次废太子位,人称九子夺嫡的政治斗争在清廷上演。各皇子都开始打起
算盘,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下一任大清帝国皇帝。在政治风暴的席卷下,四皇子雍亲王胤禛
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先是尊儒释道学,而后又与朝廷内部的大臣隆科多、年羹尧以及在
明清战争中因为准葛尔汗国作战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封为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的托利.阿里
贝库利来往密切。(先前的哈密亲王因准噶尔战争而遭杀)
另外一方面,胤禛在多年前考察并监工济春河建设的经验也让他多次受康熙之命造访济春
河,胤禛在这段期间将济春河沿岸的驿站修筑完善,并且为了使河运的漕工可以顺利运作
,他特别至过往京杭大运河一带考察,将先进的漕工组织方式带至满洲,而这些都为后续
的松辽运河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松辽运河工程
1722年康熙去世,遗诏由四皇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帝。当遗诏颁发时,另外一位皇位的
热门候选人十四皇子胤祯刚好在青海,会同托利.阿里贝库利护送贝准噶尔汗国驱逐的拉
萨汗回到拉萨。雍正帝上任后便命令十四皇子守卫康熙陵寝,借此稳妥的继承皇位。
雍正帝在上位后,先前搁置的松辽运河第二段工程也立即重新展开。第二段工程的主要重
点在连接吉林与长春,吉林拥有造船厂外,同时也在松花江上游,由于河流的流量更大,
因此松花江的结冰期也更晚,所以第二段工程的开通将使清廷可以更加有效的强化黑龙江
—松花江—辽河段的运输。
外满洲地区运河开发
除了第二段工程外,雍正也打算进一步开发外满洲的资源。在以皇子身份考察松辽运河的
期间,雍正发现在外满洲的区域也有区域极为适合作为新兴贸易港口,那就是旧时被元朝
所具有的永明城(今海参崴)。雍正决定将这里建造成外满洲的另外一个新兴城市,并将其
命名为永清城,由于大量的海参贸易,因此民间通常将永清城称为海参崴。
为了更进一步强化永清城的贸易、商品流通,雍正也规划了新的运河,那就是将乌苏里江
源头的凯兴湖与注入海参崴所在的阿穆尔湾。雍正的规划是利用海参崴控制日本海的相关
贸易,其中包含对日本的虾夷地、朝鲜东侧清津、咸兴与釜山等港口的贸易。等到这段运
河完工,清朝的船只将可以从辽宁一路开往海参崴,并且彻底掌握满洲地区的货物流通。
黄海势力介绍
1725年,雍正在完成第二段运河后,清军的辽宁舰队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今清军的辽
宁舰队已经不仅可以完成在近海护卫船只的任务,也以具备可以与郑军—朝鲜义军一战的
能力。此时朝鲜适逢英祖即位,朝鲜英祖作为前任国王景宗之弟,王位并非稳固,因此急
需一个立威的契机。而在皮岛、长山群岛盘据长达30余年的朝鲜义军变成为了清、朝双方
针对的极佳目标。
此时在皮岛盘据的郑军—朝鲜义军以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这些队伍以反清为号召,并自
称为忠义营。虽然称号中有着“营”字,但是事实上这些队伍早已演变成武装商人集团。
他们来往于黄海、日本海进行官方许可的正规或著走私贸易。另外他们也会定期向秦藩与
明廷献上透过贸易得来的白银,作为回报,明廷与秦藩需要保护忠义营。
最早在郑克臧离开黄海后,忠义营就开始推举自己的领袖。在忠义营占据黄海后,康熙一
开始便在山东、河北与辽宁沿岸实行海禁令。然而海禁令反而使大量走投无路的民众加入
忠义营,加上1690年的朝鲜乙丙大饥荒以及日本东北地区在1691-1695年爆发的元禄饥荒
都更进一步使忠义营的人数急遽上升。同时忠义营的活动范围也扩展到日本海地区,他们
甚至利用对马府中藩财政的困境,交纳高额贿赂,让对马府中藩默许忠义营以朝鲜贸易的
名义在壹岐岛驻扎。
也因此随着时间过去,虽然依然会推举领袖,但是依据不同的势力范围,人员组成,忠义
营逐渐分裂成大大小小不等的集团。而这个错综复杂的势力也让清廷有了可趁机而入的管
道。
下一篇会先跳到南明三藩的政治情况,接着才会再接回来讲清廷攻夺黄海的过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