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创作] 幕间-17世纪末东北亚国际关系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2-11-26 22:04:39
前情提要:幕间-己亥和议始末记
就在明清结束战争后,东亚各国对于明清两国的态度成为了重点所在,毕竟明清两国一时
之间都无法压倒对方,因此外部援助便显得格外重要。
朝鲜
朝鲜在明清之间呈现一种极为矛盾的态度,朝鲜本身极度崇明,然而政治现实却让朝鲜只
能选择以清朝为宗主国。此时朝鲜国王为孝宗,后为显宗。两位国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
度,孝宗坚持古训:“胡人无百年之运”,在内部积极备战,期望有一天南明可以再次光
复北京。然而在1659年即位的显宗则不同,他对于清朝的态度更为实际,这让明清和议后
,朝鲜在官方上偏向大清。
然而国王偏向大清,大臣们可不这么想。朝鲜内部党派斗争严重,其中最大党为西人党,
西人党便是死忠于明朝的派系之一。其中西人党首宋时烈更是朝鲜反清复明思想第一人。
他到处讲述反清思想,培养党羽,这让显宗感到不安。1659年,围绕显宗生母慈懿大妃的
服丧问题,朝鲜爆发己亥礼讼,西人党主张为做为庶子继承王位的显宗应对生母慈懿大妃
服孝期年,而南人党主张服孝三年。最终对于西人党势力感到不安的显宗裁决南人党胜利
,结束西人党长达50年的当权,为南人党的掌权奠定基础。
民间方面,秦藩、晋藩与文芳商号都会与朝鲜官方的漠视下与民间私下进行贸易,朝鲜主
要出口人参至南明与东南亚各地。而移民方面,朝鲜在1670年爆发庚辛大饥馑,使得大量
面临饥荒的朝鲜居民在南明各藩王的接纳下,陆续前往东南亚并结成拓荒社群,这些人将
成为朝鲜裔明乡人的祖先。
江户幕府
17世纪时江户幕府甫成立,内部政权尚未完全稳定,因此对外关系偏向保守。不过南明当
中晋藩与文芳商号都没有想要特别与江户幕府交流,只有秦藩对于与日本交流有极大兴趣
。而日本也对这位出身日本的藩王释出不少善意,在郑成功进封秦王时,萨摩籓便派人经
琉球向郑成功祝贺。郑成功也多次向江户幕府进行贸易请求。
在郑成功具有日本血统的加持下,江户幕府先后开放平户藩与大阪供郑氏集团贸易。其中
平户藩透过与郑氏集团的贸易大大改善了藩政,另外郑氏集团与大阪地区的贸易则透过一
个名为“明义馆”的学馆,以交流朱子学的名义进行贸易。另外由于此时的日本内依然有
大量浪人,因此在时任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的建议下,允诺浪人在幕府的同意下,以不再
回日本为前提前往秦王藩就职,将江户幕府内部的不确定因子向外转移。当时的日本浪人
主要落脚在万年县的打狗地区,他们筑村并建设打狗地区,而打狗也在日裔居民的进入后
,名称也被改为日文的“高雄”。
琉球王国
自从被萨摩藩入侵后,琉球成为了明朝与萨摩的二重朝贡国,这让琉球的财政陷入极大困
境。而雪上加霜的是,1651年,琉球的尚质王考虑与清朝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653年,
琉球向顺治帝祝贺登基并归还明朝所授予的印绶。然而在这之后战况急转而下,南明势力
多次击败清军,立足于东南与西南一带。在明清合议后,南明便把目光放向背叛明朝的琉
球王国。
秦藩与晋藩在1660年合作,派出二十艘船只前往琉球,缺乏海军的琉球很快就被秦晋两藩
的舰队控制。尚质王派出使者向宗主国萨摩藩求救,打狗还需看狗主人的脸色,秦晋两藩
的联军在与萨摩籓达成共识后便速速撤军。萨摩藩接着便逼迫尚质王退位,由尚贞王继位
,而奉行亲清政策的大臣则被斩首。由于被斩首的人包含王舅向国用(北谷亲方朝畅)、英
常春(惠祖亲方重孝,因此又被称为“北谷惠祖事件”。
在这之后,琉球只能奉行对清、明与萨摩的三方朝贡政策,这让琉球王室的财政状况进一
步恶化,直到向象贤改革后才改善琉球王国的财政。
作者: liuyushyr (数字先生)   2022-11-27 00:50:00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22-11-27 09:26:00
琉球本身应该能从朝贡获利?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2-11-27 21:51:00
琉球的朝贡国彼此都有贸易管道,所以琉球的朝贡没办法带来太大的商业利益虽然朝贡的赏赐会有获利,但是萨摩藩会再剥一层皮
作者: NurgleJason (NurgleJason)   2022-11-27 22: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