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5 21:24:33东宁铁路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从欧洲开始建立铁路系统时,做为商人国家就敏锐的感觉到铁
路这种交通方式都巨大可能性。所以1845在皇室的支持下,东宁皇家铁路公司被建立起来,
并于1848-1852年建立了打狗(瑷璃)至承天府的营运段,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解决了
承天港淤塞而缺乏港口的问题,连带带起了东宁钢铁、东宁机电两间公司。
然而好景不常,1855年的守旧派政变直接叫停了承天到二林的铁路计划,保守派甚至考量关
闭东皇铁,甚至还有多名保守派重臣联名上书,但是当这群保守派重臣拿发现东宁铁路实在
太能赚钱,然后每个人的宅邸都突然出现一笔钜款后,废除东铁才变的不了了之,然而东铁
的兴建还是宣告停摆,并且大量东铁的管理职和技术人员被守旧派根本不懂如何营运铁路的
人士所取代。包含东皇铁的总裁郑星、总经历林建兴这两位留英并且有在英国铁路公司任职
过,并且为东铁建立都创始人物皆被革职。这件事可以说是东铁公司史上几大错误,因为东
铁后面的最大竞争对手-稻华铁路就是这两人在被革职后,于1857被稻华钜商林本源所雇用
,并在1859建立稻华铁路。
https://i.imgur.com/as653sD.png
上图为将大员的铁路建造以三期为时间划分。
红色为1845-1870东宁铁路公司所建立的路线、蓝色为1859-1875稻华铁路公司所建立的路线
、棕色为1870-1891两公司互相竞标所建立起来的路线。
其营运模式为竹南以北瑷璃以南为稻华铁路获利,其余为东宁铁路之获利。并且有东铁出资
50%、稻铁出资40%、其余集资10%,来组建大员铁道公司进行营运,其获利主要为扣除车资
收入的部分。(这也导致大员铁道公司后来又被戏称为大员便当公司铁路课。)
同时除了台湾本岛,1881年稻铁跟东铁有为了金厦铁路的建造权大打商业战,双方最大的分
歧点在于用什么方法和路线横穿金厦,将厦门的金融中心、金门的深水港和造船业务跟福建
本土串联。
东铁提出耗时15年修筑三条大桥(厦门大桥、金厦大桥、金门大桥)的雄伟计划,稻铁则提
出修筑厦门港站、慈湖港站和加码投资料罗深水港,并且修筑厦门大桥、以铁路接驳船直航
金厦。东铁1881/5/15买下厦门日报、承天时报和稻华先锋报的头版,批评如果金厦的连接
还要要用船,那根本不需要盖铁路。5/16则是伟大之国要有其伟大的进步象征,百年工法、
百年伟业,并附上三张桥梁的照片。
在各路吃瓜群众等著看稻铁要如何辩护时,5/17全国发行量10万以上的报纸都刊载了斗大的
八个字,百年工期、百年负债。然后副标为,惊!16亿经费、恐全民买单。直接列出经费、
工期和维护成本,渡轮计划全面低于大桥计划。经费为1/8,工时只需4年,维护成本为大桥
的一半。舆论也因为此篇报导,开始往稻铁倾斜。最后9/25的议会表决,已稻铁取得标案跟
20年营运权。东铁和稻铁的第一轮铁道战争由稻铁胜利,然而接下来的数十年这两间公司的
战争将永无止息。
https://i.imgur.com/339lwXw.jpg
红线为金厦铁路,为第一个采用铁道渡轮的路线,同时其所带来的利润,于第二年来到3000
万/年,只营运8年就达成成本收回,开启了东宁铁路狂潮。
蓝线则是由厦门王所倡议的福漳铁路,这条路线标志日后东宁往全江南铺设铁路换取盈利的
铁路梦之起点。
作者:
TETUO (鉄雄)
2020-07-15 21:44:00原来有铁道渡轮这一招!
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5 22:16:00我查了一下,走跨海大桥,同年代最大的大众桥都要盖三座才有办法,然渡轮这招日本用到197x年然后中国现在主要往返海南的铁路跟丹麦往返岛屿间都铁路目前都还在用
作者:
xikless (成田空港盗撮怪物)
2020-07-15 22:40:00长知识了...我还真的不知道有这种东西不过这个世界的台湾不会叫formosa呢 东宁的国号是formosan empire 大员就只能叫taiwan囉然后关于地名 我原本是想说大稻埕+万华=稻华的 但是忽略了那世界根本不会有万华这名字(连发音都不像)看来我这部地名还是取得不太好呀 船名我自己倒很满意XD
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5 23:02:00改那张图就花了不少时间了地名太少,又不是很想乱创(望向吕宋眼神死
作者:
xikless (成田空港盗撮怪物)
2020-07-15 23:08:00我之前有想做一套吕宋地名中文化 大概就是像日本把台湾地名日化一样 主要是意译成2-3字像是马尼拉=>白色的花=>雪英之类的 不过太多没办法考察的地名了只好放弃
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5 23:09:00其实演用当地土语是一个好办法
作者:
JUNstudio (agGREssion)
2020-07-16 11:58:00可以假设艋舺初期有万姓与华姓家族一起开发,所以此地后来被称为万华。或者是有封在这里的亲王或者贵族,甚至冒出一个华太师也无妨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07-16 12:23:00先搞马车铁路 再推出蒸气火车比较好,减少科技与传统冲突刘铭传建铁路遇到的问题东宁或许会在国家主导下减轻,但事情不会消失不见,一个以城内轨道马车,让百姓习惯,再进而升级城际蒸气运。就跟当年捷运被反对,但建成后人人争取
当时马种不太适应这气候慢速牛车铁路比较容易实现引进好一点的轮子技术取代板轮然后其实海岛先搞海上运输比较简单当时主要是缺1个hub 对外转运点农产土产销售欧美 常常是各小港口运到福建的大港口 才有远洋船舶这样不利成本竞争力所以步骤应是先搞近岸舟艇定期航线港到港 ,再改良牛车运输,港到村县再汇集近岸航运到某处打造对外港口能自主出口欧美,产品不用绕到外国转运进口也是一样,直接海船到本土这些搞定以后有足够产业利益后再来考虑局部用火车换牛车别忘了产业不行的话 铁路会惨赔欠下大量外债,甚至铁路业倒闭潮(当年美国就遇上了...)K路发展之前的前置铺陈可参考上面
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6 13:11:00其实最早期的铁路是为了解决承天港淤塞问题然后海港其实在这个假设我是默认1750-1845已经发展很多另外从1845-1860铁路只投入台南到高雄,后面是因为这条够赚(台南港口也快速被高雄取代)暴发炒作潮,1890-1915才是铁路泡沫大吹特吹我基本上是参考英国跟日本的铁路史在跑的然后东铁跟稻铁后面其实都满复合的,本身都有炼钢+银行+机械+营建的企业站队,然后从1895开始吹的是一条广州到上海、厦门到武汉、跟贯穿吕宋的铁路大泡泡利用资本滚动资本搞诱拐隔壁中国低价劳力来盖铁路另外中国的铁路其实需求是一直在的,所以要说是泡沫吗?也不太算,反正我会在一个时间点让铁路泡沫破裂,原订铁路会惨到战后重建才回复
要注意是铁路当时进步飞快日本是1870年代才靠外资搞定第一条再往前几十年 铁路能力就很弱有水路的地方 很容易打趴早期铁路所以较适合平原内陆无靠海的环境尤其初期诉求港到港的话 应该会挂掉
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8 16:02:00其实我是有点把安平到打狗当成利物浦到曼城来设定因为安平港大概这个时间也挂了然后后期的台湾也是偏山线,毕竟台湾的海运在有蒸气船之前海运都有风险,而且火车在客运比海船快然后我记得英国的火车其实1850左右就已经有规模,我设定1875盖好应该没太过头(毕竟这个世界东宁西化比日本早了很多,从郑经之后没停过)
作者:
aclahm (aclahm)
2020-07-19 17:20:00丹麦往返德国的渡轮今年就停了喔 再来要盖跨海隧道
楼主:
otis1713 (segayu)
2020-07-19 19:36:00是啊,其实我原本是想写跨海大桥,然后发现1890应该盖不了那么长的桥,要盖隧道也没那个技术
英国1840年代有疯狂铁路类股投机泡泡热钱狂炒该类股 直到股价崩溃毕竟它是世界金融中心 吸金方便美国之后50年代也是复制类似模式但较惨是美国工业产业竞争力不如英国英国能货出去钱进来英国发大财美国铁路股灾后是导致经济危机
作者:
aclahm (aclahm)
2020-07-19 20:44:00英国和美国现在都废了一堆线 真是不胜唏嘘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07-21 13:57:00铁路是比道路需要更多维护经费的,即便电车王国的日本 都因为维护问题也放弃了大量乡村路线